徐运均
仁怀是国酒茅台的故乡,历史上曾是黔北地区的通商古衢,也曾是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中第三渡的战场。如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焕发出崭新的风采。
“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在风景秀丽的赤水河中游坐落着一座历史名城,它背靠历史名城遵义,面朝四川盆地,是黔北经济圈和川南经济圈连接点,是四渡赤水战役中第三渡的地方,最为人所知的是,这里还是国酒茅台的故乡。它,就是仁怀。
三大文化符号——中国酒都的千年文明
仁怀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置县,沿袭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漫长历史,1995年撤县设市。仁怀全市地域面积1788平方公里,总人口69.3万人,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彝、白等九个民族,城镇化率达44.3%,森林覆盖率为44.54%。
仁怀的发展与国酒茅台紧密相连。早在2000多年前,茅台酒就获得“甘美之”的赞誉。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一掷世界殊”,一举夺得金奖,从此与科涅克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仁怀因此荣膺“中国酒都”。
除了茅台酒之外,仁怀还因其位于黔北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成为区域交通枢纽。“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古老的盐道见证了仁怀的对外开放和繁荣。由于四川的食盐通过茅台镇这个必经口岸进入贵州内陆,让商人云集茅台,让茅台酒的名声随赤水河顺流而下,进入中原,名声大震,所以说盐见证了茅台镇的对外开放和繁荣的历史。
仁怀还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红军在茅台镇的第三渡,实现了红军由被动向主动的大转折,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重要环节,成为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仁怀也因“四渡赤水”而列入中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传统特色产业——闻名遐迩的酱香型白酒
说到仁怀,茅台酒当然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仁怀是全球酱香型白酒的主产地,其总产量高达35万千升,占全国酱香白酒产量的64%。仁怀不可复制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独具一格的酿酒工艺成就了口味独特的国酒茅台。
深度切割的河谷、罕见的紫色钙质土壤、清亮甘洌的河水、容纳四时之妙的传统工艺、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群、产于本地的酿酒原料、恪守传统的酿酒大师,成就了神秘的“酱”香之源。实践证明,国酒茅台只能产自仁怀,因为这里有不可复制的气候环境和水土条件。到21世纪的今天,赤水河依然是国内一条水生物多样,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化工厂、梯级电站,始终自然流淌着的通江河流。
仁怀酱香酒传统工艺独具一格。经过千百年的磨砺,仁怀酱香酒形成了传统固定的生产工艺,与其他白酒相比,工艺最为繁复、毫无外物添加,并由此形成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国酒风范。以茅台酒为例,其传统生产工艺总结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30天为一个发酵轮次,分三种主体香型酒,制曲40天仓期,五月制新曲,六个月曲老熟,七个轮次取酒,整个生产周期有八次摊凉、八次加曲、八次堆积发酵、八次入窖发酵的八轮次循环,九月下沙、九次蒸烤;十大工艺特点为: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馏酒,水分低,大曲糖化率低,出酒率低,用粮多,用曲多,轮次多,辅料用量少。这一工艺,名列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常态新作为——聚力打造旅游胜地
仁怀在经济新常态下,凭借三大文化符号优势谋划发展旅游业。201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将茅台镇打造成“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示范镇的战略定位。围绕这个部署,仁怀市紧紧围绕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和赤水河流域国际旅游精品线目标,以茅台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以白酒工业旅游为依托,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酒业和旅游业“两翼齐飞”。
2014年,仁怀地区生产总值达4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3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7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8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283元和854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市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贵州省经济强县(市)第一方阵,中国西部百强县市15位,成功入选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市、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十余张城市名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正在聚势崛起,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