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记者 岳 振
新常态再塑新形象
——从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看贵州经济的增速与动力
文丨本刊记者 岳 振
立足贵州正处于后发赶超、全面小康重要阶段这个基本省情,新常态下的贵州经济,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确保增长要适当快、不失速,二是保持动力、活力不衰退。
以增长减速、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趋势性变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粗放发展方式支撑的高速增长旧常态不可逆回。新常态包含着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在经济预期中的忧患意识。其所蕴含的政策建议是,摒弃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观念、措施,发展策略更能体现市场规律、符合人类长远利益。
2014年12月召开的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就如何适应新常态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勾勒了贵州经济新景象。对贵州来讲,发展还是主要任务。立足贵州正处于后发赶超、全面小康重要阶段这个基本省情来认识新常态下的贵州经济,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确保增长要适当快、不失速,二是保持动力、活力不衰竭。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常态下,快速、高效发展,信心很关键。贵州省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是发展信心带来的成绩,同时也为继续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支撑。增强信心的一个前提,是对贵州经济发展实际的充分、正确认识,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怠慢。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贵州经济发展实际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总量迈上台阶、增速平稳较快、位次持续靠前”,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投资增长、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财政收入放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根据这个判断,观察贵州经济趋势,可以选择两个视角。
第一是从表象与实质角度看发展态势。表象上,贵州经济的困难不少,比如宏观经济下行带给贵州赶超压力大、投资增长任务重、基层政府为保证发展速度导致负债严重以及市场活力欠缺、创新不足、人才匮乏等等;从发展的内部实质上看,贵州经济也在发生许多积极的变化,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发展质量都正在朝着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向迈进,特别是“两条底线”的发展思维,为贵州经济增长从观念与方式上树立了正确导向。
在“慢”下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贵州强调的还是要“快”,也即“确保经济不失速”,这里有制度建设、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动力支撑;同时,把“杜绝在生态环境上欠新账”以及多还生态“旧账”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高度,绿色发展已是贵州新常态。
从发展方式的变化来看,注重效率提升、生态保护、走多元化产业道路的理念与具体措施,在贵州已被干部群众熟知,比如园区建设的集中化、便捷化以及功能定位的精准化,都有效率、效益和环保的考虑;从结构调整方面看,更加注重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平衡协调发展,保税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为补齐出口短板开凿了渠道,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新”这个要素,以大数据产业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业、大健康医药产业、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的现代高效农业、新型建筑业和建材产业,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是贵州跨越发展的新希望所在。
第二是从稳定与突破角度看政策重点。2014年,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总基调。国家层面,稳是经济发展的重心。贵州的情况也一样,克服内外部不利因素,保持经济增长的相对较快速度,各项政策的总体目标是维持经济不减速、不下滑,是为贵州的“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以及“运行平稳”等是2014年贵州经济的特征。
进入2015年,“稳”依然重要,但可能应更加偏重“进”,其原因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各项改革需要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看改革开放、法治民生等有多大新进展,贵州经济总量的“万亿目标”能否在“十二五”末期实现,要看2015年“进”了多少。
新常态下,各领域的大变革是大势所趋。成功的改革,就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在贵州,行政审批、价格机制、企业体制以及政府考核等,都有较大的改革动作,并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为释放市场活力打下长足基础。
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是贵州“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其目标是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谋划建设全国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凯里贵州中科汉天下物联网科教产业园,总投资11亿元,致力于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及解决方案研究。图为园区互动体验区一角。(本刊记者 傅泊霖/摄)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和“进”的内涵有明确阐述。“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有的地区可以高一些,有的地区可以低一些”,对发展速度的考评,不搞“一刀切”。
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界、企业界人士,对新常态下贵州经济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进行了热烈讨论,大数据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旅游业等是与会人士热议话题。事关“风险与机遇”的产能过剩、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债务和开放新格局等也是与会人士讨论较为集中的议题。
企业界人士对产能过剩以及市场监管效率表示关注,认为在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这说明投资方向与效率需要改变与提升;如果对低端产能的重复建设不加以控制,新兴产业就起不来;对企业的监管也需要规范,不能“选择性监管”,使本该被严格监督的企业反而不受约束。需要为企业解困,减轻企业负担。
政府债务需要重点关注。地方债有不容忽视的严峻风险。与会人士认为,政府负债要在可控范围内,对负债形成的资产质量要有评估办法,探索建立政府性基金等方式化解债务问题;贵州需要研究新的投资方式,一些重大基础项目的投资,从以政府平台投资为主,转变为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并重。
激活微观市场主体与民间资金活力也是企业界人士关心的重点。目前,贵州“投资主体还不活跃,投资环境还需改善”,需要重视推动民间投资,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城乡居民投资愿望;“重视土地和农民”,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业上游产业,使农民愿意回到土地上耕耘;建议借鉴众筹模式,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具体化,积聚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在一些公共性质的项目上,采取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引进社会资本。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给贵州带来的新机遇,为“西南腹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新契机。“一带一路”为贵州“打开了南北两扇大门”,长江经济带为贵州享受国家区域政策及“黄金水道”发展红利带来契机,与东部地区产业、资金、技术和市场进行有效“嫁接”,实现资源的互补互动,特别是对贵州亟需提高的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而言,更是机会难得。
上述所及,有些是很有代表性的短期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与政府债务,就需要尽快解决,不能久拖;更多是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比如新兴产业发展、新技术发明、融资制度变革等,需要突破。经济发展始终是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相协调、相融合的过程,对决策者而言,这也是一个策略平衡的过程。短期着力消化风险,长期着力全面改革,根本都是保持发展动力与活力。
综合看来,贵州与全国的形势基本一致,短期而言,是保住增长底线,采取灵活稳重、切实有效措施阻止经济持续下行趋势,及时发现、判断、遏制“断崖式”快速下滑苗头;长期来看,改革不能停止,步伐要稳、快、准,企业、民众创新活力的激发需要改革,体制机制、商业模式、技术创造与升级,甚至消化风险,都需要改革。
当前,贵州有一些“标志性变化”,“初步改变了贵州在外人眼中的形象”,这些变化包括: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贵广高铁正式开通,每个市州都有机场,贵阳、遵义、安顺三市电话并网升位等,这些也都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贵州经济的新形象,源自贵州人思想上的新理念、发展上的新方式、体制上的新突破,“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空间,向创新要动力,向法治要秩序,向市场要效率,向民众要活力”,新常态下,这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选择。(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