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禅
【摘 要】开头以女性到角度入手,以对话形式慢慢将故事道来。男人卖假货, 朴实的农村妇女还是想靠着自己种的玉米来维持生计,不赞同丈夫卖假货,却又无法阻止自己的男人。此时,男人和女人形成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 。文章中关于男人卖假货事件从现实入手,也触及了社会关于道德的思考,更是引起了关于当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农村与城市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女性意识;社会道德;二元对立
刘东伟的短篇小说《戒指》从现实入手,具有浓厚的寓意以及现实意义。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时间以“那天,女人正翘着肥肥的屁股堆玉米”为文章的开头,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形象。文章中的女人善良勤劳,本分朴实,她是典型的农村女人的代表。所以她在知道自己的男人卖假货的时候,虽劝阻男人不要做昧着良心的生意,男人一反驳,还是默默的不说话了。
文章中的女人拥有自己的意识,知道男人的做法不对,进行劝阻,可还是抵不过祖祖辈辈传下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夫为纲。在短文中,作者描述了女人心情的变化以及她的无奈与挣扎在女人三次“默默”中得到了体现。第一次的“默默”是在男人做完生意回家嘲笑城里人的无知与显摆中自己中默默不说话。这时候的她心情是苦涩的。第二次的“默默”是说女人的动作,她得知男人一趟生意挣了300块,可能比她晒一年的玉米还要多时,她默默地坐在床沿。此时的她是复杂的,辛辛苦苦务农的自己不如丈夫靠骗人赚来的钱,加之生活在农村经济来源的单一,只能靠自己幸苦劳作,而马上快要过年需要大笔钱,种种一起,她也只能默默地坐在床沿。第三次的女人心情不仅复杂,还多了一丝悲哀。在听到男人说:“老子卖几个假币,也算给乡下人出口气的时候”,女人再次默默地不说话了,在此可见农村与城市的矛盾的升级化,而三次女人的心情层层递进,也表明了她意识慢慢觉醒。
在女人知道男人挣钱,第二次默默之后仍然还是想起院子里的玉米,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农村女人的朴实与勤劳。当女人说:“咱庄稼人不就靠这些粮食么”的时候,作者笔下的农村女人本分善良的之美”与当今城市里的某些女人拜金炫耀富之“丑”形成了对立。
同时我们也看出了农村于城市的区别。男人出去一趟卖几个假币给城里人赚来的钱很有可能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不识货的城里人支撑着一个农村家庭,贫富的差距尤为突出。而男人说:“城里人没有几个诚实的,就许他们倒腾些假药假化肥,老子卖几个假币,也算给乡下人出口气 ”之类得话更是显现出农村与城市矛盾的尖锐。虽然男人卖假货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但我们猜想他卖假货的原因之后,我们的道德观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无法评判男人的这种行为,而男人与女人对卖假货的态度也形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社会的现实与我们的基本的道德的碰撞,值得人思考。
中国自改革开放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城市的现代化,科技化,经济化的发展尤为快速。农村与城市距离的拉大,在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越来越明显。文章中农村的男人卖假货给城里人,一是为了养家糊口,二是为了给乡里人出一口气。这两个原因正好反映了日渐严重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
文章的后面写到女人撒了一个小小的谎,她骗男人说被出了高价的戒指掉到玉米堆里去了,但事实是女人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帮着她把这些玉米晒干了,拿到集市上卖…男人信以为真,抄起一把木耙,就弓着腰,一下一下地摊玉米。女人望着男人,放佛又回到了刚结婚的那阵儿,男人还是那个勤劳热情本分的庄稼汉子,他还没有被现实所打击,也没有像现实屈服,他还是个最真实的他。不忍男人辛苦的女人还是向他说出了真相,出人意料的是,知道真相之后的男人并没有大怒,也没有责怪女人,他似乎是懂了女人这样做的用意,在沉默一阵之后,他也告诉了女人真相—戒指是假的,不值几个钱。随着两个真相的显现,我们知道他们都是善意谎言的结果,虽然谎言是对立的,但真相确是统一的。告诉了女人真相的男人,继续摊着玉米粒,回归到了最真实的他。
总述男人的变化,他的变化是如此明显。从开头的自以为是,到卖假货的理直气壮,再到最后的摊着玉米粒的他,一步一步,作者给读者展示里男人的变化。如果说女人的变化是微小的,是需要发掘的,那么男人的变化确是如此的直白以及可见的。这就像直爽男人和娇羞的女人一样,在这个小短文里,作者是如此精心的刻画。
经历了这么多,他还是那个他,保持了最本真的自我。我在高兴之余,也感到了惆怅。在作者最后写男人直到真相后还是继续摊着玉米粒的时候,我想我感受到了男人在卖假货时的无奈与心酸谁不想做个真正的男子汉?谁不想让家人丰衣足食?或许,他也曾辛辛苦苦的打拼挣钱养活媳妇,但无奈事与愿违,入不敷出。或许,他也曾正正经经的种庄稼干农活,哪知被人欺骗,买到假化肥,导致颗粒无收。
“摊开的玉米粒躺在院子里去,阳光下,一颗颗发着金属般灿灿的光”故事说到这里也完了,引人深思却又明朗化的结局更助于我去思考社会与人,人与人的关系。文章中戒指不仅仅是戒指,更多指的是现实中压力,尤其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贫富差距的拉大之后,当今社会物价,房价的过高,使人们的压力也追渐增大,经济问题从而引发了道德问题,在温饱与道德的抉择中,人们的选择是这么无奈又是如此的现实。我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去反思。
成长·读写月刊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