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2015-06-18 19:36符文静
新课程·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内容

符文静

摘 要:文言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难以走进文言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隔阂。鉴于此,教师在字词含义理解上,内容理解上,字词含义与内容关系处理上应善于引导、善于联系、善于设疑,进而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文言文;字词;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距今已有十年之久,十年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是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教学仍是一幅“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仍然未摆脱低效的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难以走进文言文本,学生与文言文本之间存在隔阂。

一、“学生难以走进文言文本,学生与文言文本之间存在隔阂”之因

“语言是存在的家”,文言文再现了古代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思想情感、表达习惯等。学生要了解古代这一切就必须学习文言文,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如单从字词方面来讲,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词,而古人追求简洁明了,多用单音节词。即一个字要表达现代汉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思。如“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男子的配偶,而在古代汉语中“妻子”为两个词,“妻”是指“妻子”“子”是指“儿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于时代久远,又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理解文意就存在问题,更别谈走进文本。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么重“言”轻“文”,要么重“文”轻“言”,甚至“文”“言”剥离进行机械讲解,这种混沌的教学状态致使教学无效。

二、走出“学生难以走进文言文本,学生与文言文之间存在隔阂”困境的途径

正因为文言作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教师的无效教学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隔阂(字词隔阂、内容隔阂),导致学生很难真正走进文言文本去读懂作品内在的情思,去发现作品无穷的魅力。面对这种困境,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在字词含义理解上

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言语体验中深入挖掘,进而感受字词的含义。语言学习必须遵从语言认知规律。文言文距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其词的含义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中字词的含义,联系学生已有言语体验就成了必要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联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储备来推知未知领域”以利于学生理解字词含义。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进而感受字词的含义。文言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语言世界的构建必须通过言语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才能建构起来。离开语言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即使是表面建构起来的语言世界也必然是苍白的、空洞的。通过字形的分析,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不但可以指导学生感受到字形背后的生活印记,找到言语世界跟生活世界的关联之处,

而且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字词含义的理解。

2.在内容理解上

教师要善于联系现实,彰显文言文的现实意义,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古为今用,古今思想有共通之处。教授文言文應该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对接现实,让学生从文言文中感受到一种时代感,尽量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观念的对接相融。在这一过程中,巧妙落实文言知识,做到文言统一相生,可以改变文言剥离、偏颇不一的现状,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在字词含义与内容关系处理上

教师要强化学生生疑,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每况愈下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之一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生疑、解疑。“生疑、解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笔者认为,做个细心人,积极引导,结合实际需要强化生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文章写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在教材中,注释注解为“知,通‘智”。教材中有注释,而且有翻译,似乎没有疑问可以问,但仔细推究,仍然有可“生疑”的地方:为什么此处的“知”就是通“智”呢?如此而来,分析它与前后句子结构上的相似性,进而明白所以然,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对义互解”有了较真切的感受。如此而来,加深了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丰富了学生

的知识积累,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学生兴趣也得到了

激发。

参考文献:

[1]陈新国.高考文言文训练应强化三种意识[J].语文建设,2013(05):57.

[2]王俊鸣.无疑而问,激趣阅读[J].语文建设,2014(05):34.

?誗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文言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主要内容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