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斯安
浅谈大数据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价值及要求
尹斯安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越来越受到关注。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和利用隐藏于数据内部未被发掘的巨大价值,揭示大数据的规律及其与自然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行为模式。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样深受其影响。本文主要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总结概括目前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出大数据对未来教育的新要求。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效用价值;要求
1.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bigdata)起源于信息爆炸学科,主要是指目标数据量的规模远远超出了一般电脑处理能力的情形。2008年,谷歌在《自然》杂志刊发了专辑,第一次涉及大数据的概念,并分别从网络经济、互联网技术、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等各方面介绍了海量数据带来的挑战。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首次明确阐述了大数据定义,他们认为大数据是规模大到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并且数据集的大小会随着技术进步和时间的推移成指数级增加。2012年,罗伯特•福莱则从“复杂程度”角度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数据源排列数量巨大,使有用的查询非常困难,并且复杂的相关关系使得排除很困难。同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从“价值大”的角度来定义大数据,认为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人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巨额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总体来说,大数据就是一种数据量巨大、来源和类型多样化的数据集,通过使用新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而形成巨大价值。
2.大数据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总体可以概括为4V,即容量更大(Volume)、多样性更高(Variety)、生成速度更快(Velocity)以及价值更大(Value)。
(1)容量更大。数据的存储量巨大,从传统的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让以往很多不可获取、计量、存储和分析的信息有了数据化的可能。
(2)多样性更高。包含的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网站记录、网络日志、图片信息、动画、视频、地理位置等,远远超过传统数据软件处理的结构化数据。
(3)生成速度更快。对数据分析的速度极快,可以根据自定义需要,在秒级时间范围内可给出海量数据分析的结果。
(4)价值更大。大数据能够发现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能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正确、准确的分析,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
1.延伸至教育核心环节
受到工业化影响,从18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对劳动经验、技术的需求,能不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衡量人才的新标志。大数据的来临,这种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教育理念可能有所改变。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中提出的“未来的教育”所预测出我们未来的教育将要面对服务、面对创新这一观点,在大数据时代,发掘知识、寻找联系、总结规律将逐渐代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再依赖能力测试教学,转而分析学生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全方位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差异,找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
2.重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搜集相关材料后运用特定的技术和手段,对是否达到教育主体要求的教育活动作出价值方面的判断。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结果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出,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大数据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终止一味追求成绩,拒绝仅凭考试成绩与排名进行教育评价。也就是说,教育评价观要具有发展性。评价的对象既要有学习者,也要包含课程、教育者和学校等;评价的内容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注重学习的过程、体验、师生交流等。
3.提供科学教育决策
教育决策要想制定的正确科学,首要条件是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高端的技术条件,准确抓住学生学习的变化规律与成长条件,形成多种预选方案并从中得出最优教育决策,以便得到最有益的社会与经济效果。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教育决策一方面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决策信息的复杂性、隐藏性、获取成本高等弊端,而对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要素加以合理的调整控制,最终得出最利于自身发展的教育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将时段相异的不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找出教育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据此来预测教育在将来发展中的变化趋势和问题。最后,运用一定的手段量化教育现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展现出最终的教育结果,为教育决策者们提供能够得出价值更大、决策更优,更有利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决策的平台。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达到上学要求的儿童或者青少年等走进校园坐在教室里接受课堂教育。教师单方面的在课堂上传授学习内容,学生被动的在底下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完成教学活动,这有利于教师的督促、随时沟通、情感交流,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一教学模式将得以改变。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将一改以往只在学校或教室等固定地点进行知识传授的情况,转而可以是在互联网上,移动通信上,可视屏幕上等。学校亦或老师们还能够根据各个学生学习兴趣的异同,比如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长短、对同一知识的点击率、学习后的反应变化等,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知识。
1.个性化教育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与日俱增。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人才,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所有创新领域的主体,我国未来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更需要这类型的人才。而学校是发现、发展人才的圣地,其培养体系是国家教育人才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学校对人才的教育培养要有个性化。利用大数据的容量大、多样性高、生成速度快的属性,教育者可以认真观察并搜集学生在平时生活与学习中,比如选择的课程、在线学习情况、与老师或同学的反馈互动情况等等留下的各种细琐的行为习惯数字式碎片,深入整合与分析这些细小的数据从而得出每个学生不同的行为模式,重新审视学生的需求,进而找到更切合时代发展的个性化教育。
2.教育评估全面升级
大数据能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多元评估,发现学业成绩背后的原因,能够让教师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弥补能力上的不足。大数据能实现过程性评估,发现学生的常态,改造课堂的流程,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议。大数据能实现对学生的日常综合评估,了解掌握学生课外学习的轨迹,根据这些轨迹积累寻找发现每个孩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措施建议,发现培养真正的学生。
3.全面提高教师素养,促进自身转型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数据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是否能够对教育数据的深度解读与运用能力,即对与学生相关的数据的进行关联性分析、整合挖掘以形成适合的教学策略,并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才能以外,还需要教师在可视化、信息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音频、视频技术,艺术以及辩证性思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养。在具体教学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解决具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4.课程模式创新,实现自适应学习
2008年的“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育模式到2013年的“小微课”(Small Private Open Online Courses,SPOC)平台的教学适宜性,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如今的大数据理念也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各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突破了学校教学的时空局限,推动学校的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上,从结构化良好的封闭式课堂教学逐步发展到半开放的混合式课程、完全开放的社会化课程教学,教学时空、师生关系进一步多元化。大数据技术能让计算机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并帮助或替代教师作出判断,且自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响应,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自适应学习技术是更高层次的创新。
未来的教育将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教育也将因大数据的广泛深入而应用迎来一场新的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会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的模式、方法等方方面面,惠及到学生、教师、研究者等诸多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人员,必将从根本上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但作为新事物,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文章主要探析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未来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647-657.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11.
[4]大数据视角下未来教育的10个问题[EB/OL]http://blog.sina. com.cn/s/bl-og_537ef1730101ltvv.html
[5]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朱坚强.教育经济学发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滨海县陈铸镇第三中心小学)
作者简介:尹斯安(1982—),男,汉族,江苏盐城人,高级教师,本科,江苏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