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玲
大家知道,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这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正是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怎样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打造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积极转变教学思想
新课程蕴含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体现着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折射出我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思想被旧观念、旧方法占据着,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什么自己说了算。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就说明,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精神,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课时,我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没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小学是一个人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学生能否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长久,是学生这一生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我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这些新颖多样的学习方式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靠的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样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多媒体进入了语文课堂,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起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更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再现了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精彩片段;学生被声情并茂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这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改精神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新课改精神,并积极运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课改理念充实自己的课堂。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小学语文课堂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杨静珍.巧借多媒体教学平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08).
[2]俞晓璐.沐浴课改春风,描绘精彩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0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