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现代治理结构的构想

2015-06-16 13:26钟灵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教育

钟灵

一、引言

学校是什么?在今天人们都在众说纷纭谈论教育改革的时候,静心而问,俯视而观,透过所有的理论砖墙看看纯粹的校园,学校究竟是怎样的地方?教书、育人、明理、励志?单纯的词语堆砌似乎远远不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就如同我们难用一堆词或一段话来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如果一定要找一句话来描述学校,我更愿意说学校就是一种教育生态。这种生态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内部,那是一个运转的小生态圈,还包括学校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融合,这则是一个大生态圈。如何使这个生态圈能够实现自身的良性建设和循环并产生更好的效能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关注和探索的。其建设的过程也是打破与孕育的过程,这就如同一个鸡蛋,如果当我们从外部去击破它的时候,可能把它做成一道佳肴;但是如果我们给它适宜的外部环境,这个鸡蛋会发生从内而外的变化,可能会孕育完成新的生命,这是完全不同的历程。其实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治理结构这个话题的核心就是要解放教育生产力,改善我们现在的教育生产关系,让学校能够在一个适合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唤醒其自身内部的一个变革,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这种质的提升。同时,还要关注外部环境,创造新的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构想

如何通过治理结构的变革,把这种内外环境和各种关联性更好地科学建立起来,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于学校而言,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特别需要引以关注的。

1.回归教育的本源

每个办学者都能持一颗天然质朴之心做教育,真正摆脱对教育的功利性的追求,回归教育的育人性和社会性。万物都有原点,追本溯源,这个原点就是它始终不曾更改的起点,所有的发展必然都会站在这个根基之上,所谓其规律,就是自这个点而延展的,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亦是如此,我们的教育若想改革,首先就要明确我们的原点,知道自己站在何处,来自何方,去往哪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变革,它需要从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来入手,让我们褪去那层职业的眼光,抹掉繁华与市侩,回归到最初,把学生作为人来看待,作为个体人和社会人来看待,实现教育的功能即是把两者和谐统一到轨道上来。

几年前我曾经和一个英国的教育同仁交流过,他们的机构名称叫做One Education,就是他们希望做最好的教育。他们有一个自己的核心的价值观,即Children First,就是说做任何事的出发点,一定是以孩子的成长,人的成长作为第一位的,其他元素皆为此服务,他们这种朴素的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如果一个学校它有不同的办学诉求,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它一定有不同的内部治理结构,即使你用再华丽的语言去装饰它,但渗入内心的价值取向肯定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把你的真实思想给出卖了,只有价值判断清晰的学校,愿意回归到人性的角度思考审视自己所作所为的学校,才可能在内部治理结构的这种改革过程中,去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提出“学校品质建设”。什么叫做有品质的学校?我个人认为,其实真正有品质的学校,最核心的就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并能为之坚守的学校,绝不是资源掠夺型的掐尖式学校。

提到学校发展,我们总听到这样熟悉的词汇:硬件资源、教师资源,最后一定还有个——学生资源。其实当我们这么来认定一所学校是否优质的时候,可能我们的起点就出问题了。因为这一决定意味着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已偏离我们育人的起始方向。长久以来,在各种所谓客观环境之下,我们持着冷静客观之心做着追逐功利之事,难掩期间矛盾与困扰,各种舆论熙熙攘攘,诸多办学者迷迷茫茫。现下的改革正是唤起教育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价值,今年北京市的教育改革应该说在我从教的这十几年当中是感受最深刻的,变革最剧烈的一年。不管是构建教育新地图,还是实施高等学校、社会力量支持学校特色发展,以及规范招生入学,其实最核心的就是希望构建一个良性的教育生态,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在治理结构调整过程中,去引领学校建立更加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用更长久的等待换来真正的符合人性发展和教育规律的追逐,这是我们真正该深思的。

2.尊重每一个个体

学校是一个称呼特别简单的地方,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学校里工作的人其实都可以见面用“某老师”来打招呼,这个称呼里有着对每个人尊重,不会觉得差异,也不会觉得陌生,无论从事何学科,做着何种工作,但实际往往不会这样,“校长”、“书记”、“主任”……每个称呼里都带着小心谨慎层级,或许这只是个小小称谓,但是不难感受到在学校也同样有着深入人心的官本位思想,时刻提醒不可逾越,这种浓郁的行政色彩充斥在更多领域,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学校不是企业,也不是公司,它始终弥散着育人气息,如何能正确定位好管理者、教师和学校的角色,使学校成为教师、学生生命发展的园地是办学者应着重考虑的。

回看过去,学校组织机构更多是强调以行政管理为中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一定的教学质量,但是这样一种单纯以管理为核心的学校治理结构在今天面临着更多挑战。如由于学校的这种行政化,使得很多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价值难以去自主科学地建立,只有自上而下的过程,缺少自下而上的生机;再如由于这种管理者的官本位思想,形成了一种能上不能下的人事困境,大大阻碍了其正常运转;还有管理机构比较庞大,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通畅等等,这些同时也制约了社会、家长、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久而久之,默然成规,更加失去了建立正确价值体系的根基。

时代在发展变革,作为孕育精神文化的校园决不是强调行政层级管理的园地,它应该是教师团队合作与发展的产物,应该是社会资源以及校内各类资源整合的共同教育体。它需要学校管理者怀揣着一颗尊重之心,把每位教师都当做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来看待,强调教师的生命成长,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激发其生命价值,这里面涵盖了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等等,不是学校发展的工具和机械手,他们都是团队中的一员,有思想,有灵魂,也有智慧,他们需要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需要激发其创造力,使其迸射的火花融入学校价值体系之中,形成共识,这种定位才能实现作为教育者的价值,而不是实现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这是学校治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3.强化制度的功能

经常听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经常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的领袖,是学习的一面旗帜。我想这句话,如果用来表现校长的重要性是不为过的。但是如果我们把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单独个体的发展,牢牢地衔接到一起的时候,那么也就凸现了我们的教育发展当中的这种不确定性。什么样的校长是好的领导?我还不能全面来回答,但我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如果当一个领导在位的时候这个学校发展是快速的、优质的,而当这个领导不在位的时候,这个学校就遇到了瓶颈,难以为继了,那么这样的校长一定不是一个好校长,这样的学校管理结构,一定不能称为好的管理结构。

当我们都期待着能够走上均衡优质的发展道路之际,除了要有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以外,还要更多从制度的层面去思考,逐渐摆脱依靠单纯人治的思想,这是在改革中应该尤为重视的。以前总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时代已经发展到高速铁路,高铁的设计中为了保证火车的速度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运转起来的时候每节车厢都在一个轨道上完成自己的任务,而绝不仅仅靠车头的力量,才能使车辆正常运转。同样,学校的制度设计亦是,在核心思想引领下还应该有各环节相应的制度保障,明确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明确通过何种程序让大家知晓该怎么去做,这种制度不仅是约定俗成的,还应该是客观可见的,有法可依有字可寻的,这样的话才能形成统一价值观下的方法论。我认为就治理结构应该有放有收,一方面要放权给我们的校长,因为办学需要有足够的自我空间,实施应有的自主管理的办事权力;但同时治理结构也是要约束我们的校长,规避错误,让校长能够在民主的框架内合理地行使校长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规避摆脱人治的不确定性,加强学校的民主治理。

4.区分学校和管理部门的职责

当前在学校管理,包括教委对学校管理当中,有一个中国式难题——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仔细想想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或许就是我们不清楚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说到底,这是一种角色的不清晰,执行与监督的不清晰。这种不清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管理者费心劳力,办学者懵懵懂懂,监督者圈圈点点。仔细想来,每个环节之间都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作为办学者需要上层行政管理机关的思想指引与导向,由此才能制定适合区域发展和现实环境的顶层设计,同时在办学过程中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和约束其发展,但这种支持和约束都是站在公平客观科学的角度之上,既能够保证每所学校在合法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又能够给予学校一些特色发展的空间,适时点拨,常态监督,使办学者可以排除干扰安心思考自己结构治理和发展模式,而非疲于奔命般完成所谓的上级任务。作为监督机构应该建立长效平实的监督体系,减少形式化环节,减少全面定性评价,因为学校发展是个长久的过程,非一时能够显性,可以进行有重点的跟踪性评价,为学校发展提出有效建议并提供解决途径,使监督成为在学校成长中的助推力量。

在这次改革中特别提出了管办评分离,我认为管办评分离是非常有益从源头做起的改革,这种分离既不能一味地强调学校的半边自主权,而忽略了教育行政或者督导的这种决策力量和监督权力。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强调后者的领导决策,而忽视了学校的自主管理。这里就需要合理布局,布局中应该有明确分工和职权,尽量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这种情况,从而形成一个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

三、学校外部的治理结构构想

以上谈的都是关于学校现代治理结构的内部改革问题,关注点都在学校之内,但学校的治理改革决不能仅仅只从内部进行,离开了外部环境来谈内部治理也是纸上谈兵,因而,必须重视外部环境的改革。

一说到生态就让人容易联想到植物,大家可能都熟悉盆栽植物,它们可以绽放得美好鲜艳但是生命周期却是极其短暂,因为它不能根植于大地去吸取足够的营养所以早衰;还有一种植物是成林逐片而长的,比如桉树林,它们长得都是一样的,生命力也很持久,但是桉树林里很难出现低矮的灌木和花草,单一而决绝,是一种无法与他人和谐共生的生态。这个例子其实在告诫我们,今天我们的教育发展也是如此,什么是生态?封闭不是生态,因为与世隔绝最终会寿终正寝;复制也不是生态,学校如果都成了桉树林那就失去了各自独特成长的意义,这都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的生态应该是开放多元的,是多种生命竞相成长,互为依存的。

如何打造这样的和谐生态环境?首先,在改革中我们看到呈现出了不同的模式,揭去包裹着的缤纷面纱,综合来说有两种,即“连横”和“合纵”。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时期有纵横家苏秦和张仪提出的纵横学说,用以实现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民族融合需求统一。目前的教育改革也与此有相似之处,教育集团化发展如同是“连横”,以教育优质校作为龙头,兼并和扩展教育资源,以实现优质教育的规模扩大。另一种就是教育集群化发展,即“合纵”,就是在一个区域或纵列的学校联合起来,校际之间存在不同差异,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不同学校甚至学段之间的固定位置,优势互补,纵向链接,大家彼此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共享,构成一个发展的合力,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校际发展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各有长处,但核心目的都应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均衡不是塑造一样的,打造出高低错落共生共长的生态环境,能够让人们各取所需这才是本质上的均衡。

其次,这种开放的环境不应仅仅是停留于教育内部的,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不再是封闭的、平面的、狭隘的,而应当是开放的、立体的、包容的。“一切为了孩子”使得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各相关利益者走到了一起,共同关注、参与学校的管理及发展。家庭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社区是素质教育的大课堂。作为教育的专业机构,学校有责任主动凝聚学校、社区、家庭三方力量,形成合力,齐心办学,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这是体现时代精神,实现三方共同愿望、办出学校特色的必然选择。这三者的角色在教育中发挥的力量也是不同的,学校应扩大社会资源,和社区建立紧密联系,使之更多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让其了解自己在教育中承担的责任与力量;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家长对学校的政策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更好服务于学校教育。若能做到如此,办学道路才是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开放。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期待教育生态是多样的;期待不同的孩子在同一个区域都能接受到他所需要的教育,没有所谓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己;期待办学者能够打造建设出经得起历史考量的学校。或许今天这种想法有些不够现实,但是我坚信,只要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用等待来孕育,用理想来浇灌,必将会真正走出一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之路。

(责任编辑 王永丽)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