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到课堂: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2015-06-16 10:33张忠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6期
关键词:饥饿感闲暇老师

张忠艳

中医认为“过饱伤人,饿治百病”,一个人没有饥饿感就要生病了。饥饿感是求生的先决条件,适度的饥饿感则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何谓饥饿感呢?从生理学角度分析,饥饿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糖浓度降低造成的;从心理学上来说,饥饿感一旦来临,肌体就会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从而促使人的大脑活跃起来。

那么,学习的饥饿感是什么呢?它是指人对学习始终充满着一种兴趣和欲望,始终保持着一颗充满激情、充满好奇、积极创造的心。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孩子会缺失学习的饥饿感,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老师、家长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为应对各种考试,老师上课“满堂灌”,下课“题海战”;家长呢,唯恐孩子“吃不饱”,又在校外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老师为考而教,家长为考而辅,学生为考而学”的功利性教育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内在需求,以致过犹不及,事与愿违。

德国医生内特尔认为,在智力培养中,过多给予被动刺激造成集中、饱和状态,会使孩子出现求知活动中的“厌食症”,即对求知缺乏兴趣,求知欲减弱,从而妨碍智力活动的发展。因此,给学生适度的饥饿感是教育者应把握的教育原则与教育艺术。

如何让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呢?真正的教育应从生命的发展规律出发,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吃”什么的问题,其次是解决怎么“吃”,也就是要从课程与课堂的建设与变革入手给予学生成长的必需品,让其保持学习的饥饿感,同时赋予学生追求自我需要的权利,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世界的热情。

保持适度的饥饿感不能饥不择食,也不能凭喜好局限于一种或几种食物,要讲究营养的全面与均衡,而课程内容的设置就如同学生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早在2500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并创设了学生成长必需的六艺课程,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其中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教者将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推进。可以说,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当历史的篇章翻到21世纪的今天,适应学生成才成长需求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完善。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一些中小学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变革,实行了走班制。

首当其冲的是北京十一学校,它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创立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门职业考察课程,成立272个社团,提供60个学生管理岗位,供学生选择。所有课程都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学生可自选课程和学习时段,采取“走班上课”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安排一天的“行程”。全校4174名学生,就有4174张不同的课程表。

校长李希贵认为教育应立足于“每一个”个体的自主成长,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换个角度而言,这种“因需发展自主选择课程”的模式恰恰使学生很好地保持了学习的饥饿感。90.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94.8%的学生认为“我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我们追寻的理想中的教育不就是如此吗?

课程的设置、重构与变革解决了学生成长中“吃”什么的问题,而把“吃”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同样非常重要且必要。因为食物在肠道的消化过程同时也受大脑神经系统的调节,愉悦的饮食过程可以使营养吸收得更加充分,保持良好的食欲,使人处于适度的饥饿状态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满自觉自发学习的动力和活力。打破传统桎梏,变革课堂教与学的模式,是保持学习饥饿感的有力保障。

一、讲究色香味形的教学可使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课堂教学与“烹饪”艺术有众多相通之处,教学不应该是一道难以下咽和消化的菜肴,而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珍馐美味。通俗来讲就是要讲究色、香、味、形。如果一道菜肴没有看相,又闻而无味,食同嚼蜡,很难想象它能唤醒人的饥饿感;同理,如果课堂上老师一味地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没有考虑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没有利用语音、语调、掌声、歌声、笑声来调节和修饰,更没有用一些竞赛、游戏、展示、互动等环节来激发学生智慧的灵光,那么,这样的课堂势必是一潭死水,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为此,课堂若想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老师就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胃口,精讲精练,给课堂教学增加一些“调味剂”,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阵地,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学生唯有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充分地吸收知识的营养,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成长的枝叶。

二、凸显探究乐趣的学习可使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笔者认为,老师应尽可能地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全过程。若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就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不妨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亩三分地,让他们亲自耕耘、深求自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怎样学习的人。”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一支“钓竿”,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示范,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发问、表达、交流、质疑、批判,积极地倾听、选择、吸纳、认同、获取,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饥饿感,从而获得体验,积累经验,并在快速有效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聚餐式小组合作制度可使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合作学习就是运用小组机制,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聚餐”式小组合作更加注重、强调和培养每个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餐”在这里指的是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设计的学习内容,“聚”指的是课堂上基于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学习方式。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聚餐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一席之地,小组学习带来的是思想观点的碰撞、交流;是相互间的启迪、欣赏、补充、完善;也是不经意间的帮扶、关照。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扩展他们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学生在小组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而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深度需求也让学生对学习能够保持一种适度的饥饿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而学生的自治精神、团队精神和开放精神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拥有自由的闲暇时间可使学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也反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为什么名家、学者如此推崇闲暇呢?因为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在闲暇之时酝酿生成的。拥有闲暇的时间,才能浮想联翩,观古揽今,才能生发灵感,产生智慧。

记得有这么一则故事,说是一天深夜,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个学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卢瑟福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在做什么呢?”“在工作。”“那你早晨也在工作吗?”“是的,教授,早晨我也在工作。”学生满心期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赏,可是卢瑟福却问他:“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故事虽短,听来却如醍醐灌顶,让人深思。

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智慧的闲暇,是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是探求新知的加油站。为此,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当他们有大量空间、时间,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个闲暇也正是学生消化知识、心生智慧、迸发灵感的过程,同时又是对新知识产生饥饿感的最佳时机。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青年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饥饿感闲暇老师
人在何时最清醒
为啥晚上吃得越多,第二天早上越饿
闲暇拾笔寄娱情
养生恪守“十不过”
不饿时吃饭 血糖更高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