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宏
摘 要:《厨房》及其续作《满月——厨房2》是吉本芭娜娜文学道路的起点。两部作品中除了主人公美影,变性人惠理子可谓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而在惠理子包含的众多要素中,变性形象无疑最为突出。惠理子的变性即显示出其欲于切断过往经历重启人生的决心,也是导致其自身性别认定模糊的原因。
关键词:惠理子;变性;性别选择;性别认定
《厨房》是吉本芭娜娜1987年发表在杂志《海燕》上的小说,同年作者即借此荣获第六届“海燕新人文学奖”。之后,芭娜娜又以《厨房2》为副标题创作续篇《满月》,并与处女作《月影》一起结集出版,书名仍作《厨房》。在单行本《厨房》的帮助下芭娜娜一举获得第十六届泉镜花新人奖,并掀起持续轰动的“芭娜娜小说热”,芭娜娜也自此正式踏入日本文坛。
纵观《厨房》和《满月——厨房2》(后文简称《厨房2》),除了主人公美影,变性人惠理子可谓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她以苦难先验者的身份协助美影实现自救①,更以生死贯穿故事线索,衔接起两部小说的整体结构。而在惠理子包含的众多要素中,变性形象无疑最为突出。为了更好的理解惠理子这一人物,本文将试图从性别角度出发,对其做出进一步探索和分析。
一、惠理子与变性选择
小说中的惠理子自出场开始,其性别问题就无时无刻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例如小说关于惠理子首次登场的描写——“就在这时,门‘喀啦啦地开了,一个极美的妇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当美影得知惠理子曾为男性后)“这下,我无法继续装下去了。我张大眼睛无言地注视着他,想等着他说出‘没有的事,是开玩笑的啦。那么修长的手指、优雅的言行举止、美丽的容貌,怎么可能”。伴随着主人公美影的观察以及与雄一的对话,惠理子的形象连同一个奇异的特征进入了读者的视线——变性人。
变性人,即通过手术手段改变其原有性别的人。接受变性手术者通常在心理上存在性别身份识别障碍,希望通过手术更改原有身体结构,从而实现心理上的性别认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心理上的性别并不像生理上的性别一样差异明显。即生理上为男性(或女性),其心理上也可能存在女性(或男性)的自我认同,而这种身心上认同的差异必然会促使主体对自身性别乃至自身产生厌恶和否定。
那么惠理子是否存在性别身份认同障碍呢?首先,小说中没有任何细节显示出惠理子对曾经的男性身份感到厌恶和否定,相反惠理子甚至明确表示“我热爱我的人生,无论是作为男人的那个阶段,还是和你母亲结婚这件事”。其次,惠理子以男女爱情为基础与雄一母亲结婚。惠理子对雄一母亲的态度是“非她不娶,结果竟然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起私奔了”。如果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者的角度出发,这些都难以成立。显然,根据以上理由,性别身份认同障碍不能成为惠理子选择变性的理由。那么惠理子又为什么会选择变性呢?
对此先行研究中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比如,周阅提出,惠理子的变性显示了“男性对女性的殉道式的爱”,以及“在雄司(惠理子作为男性时的名字)看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社会上求得生存”②。芭娜娜也曾说过,“本来是把惠理子当作真正的母亲来写的,但写到一半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类似婆媳的关系当中,纠缠不清,于是只好从头来过,结果就写成了变性人”③。从这些论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惠理子是在外力的推动下选择了变性。这些力量包括与妻子的爱情、与身边人物的关系,乃至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然而,这样关键性的人物,只因外力推动就选择变性,实在有失偏颇。
根据行为主义者和社会学习者的观点,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终生的社会化过程。儿童和成人主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获得并保持性别。比如,男孩们常常对哭、玩娃娃等行为互相嘲笑。而女孩则因为喜欢照顾婴儿和打扮得漂亮而受到夸奖。④这里所指的性别无疑是心理上的性别,它区别于生理上的性别,通过后天刺激得以获得。这也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心理上的性别是外界刺激积累的结果。而转换性别行为无疑就成为抛弃过往的外界刺激,实现主体与过往人生相互分离的行为。
回忆惠理子变性时的背景。挚爱的妻子因病去世,孩子年幼,与养父母之间也早已断绝了联系。由此不难想象来自外界的经历已经对当时的惠理子形成了巨大的伤害。它们引导惠理子一步一步陷入绝望,而也极有可能成为其今后痛苦的源泉。惠理子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在生命的历程中,不彻底绝望一次,就不会懂得什么是自己最不能割舍的,就不能明白真正的快乐是什么”——“绝望”的惠理子“割舍”掉的无疑就是性别。通过“割舍”性别,进而阻断了“绝望”的来源。结合性别的社会化过程,如果把原有性别看成是一个来自过往经历的结果,那么选择变性无疑是一个自主选择今后人生走向的行为。这一行为帮助一个陷入绝望中的男子,通过切断与过往的经历、重启人生,在整体现实不变的客观前提下,获得另一个新的起点。重启人生后的惠理子整了容、开了同性恋酒吧、独立抚养儿子,迈入了另一个自主式的人生道路。
二、惠理子与性别认定
惠理子在生理上实现性别转化之后,心理上的性别即性别认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无疑成为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前文所述,性别身份识别障碍不能成为惠理子的变性理由,由此我们可知惠理子对原有男性性别不会像一般性别身份识别障碍者一样,存在自我性别厌恶和否定。同时,惠理子依靠变性,实现了人生重启、延续与妻子间爱情等多个行为。但变性对惠理子而言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并非目的本身。即惠理子生理上的变性与心理上的变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无疑导致惠理子变性身份的不彻底,从而进一步引起了惠理子模糊的性别认定。
让我们回忆《厨房》和《厨房2》中关于惠理子性别的描写。其中就惠理子自身而言,最醒目的无疑是《厨房2》中写在遗书里的总结——“我想,至少这封信要用男性用语来写,也很努力地尝试了,可是还是觉得怪怪的。觉得不好意思,羞于下笔。当了这么长时间女人,本来还一直以为在身体的某处还有那个男性的自己……是名副其实的母亲啊”。由此可知,惠理子在完成这篇遗书之前,心理上的性别认定始终处于一个摇摆不定的状态,即虽然生理上实现女性的性别转化,但心理上仍然存有男性的性别成分。
惠理子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体现于自身的同时,也通过旁人的视线反映出来。而作为旁人的视线,不能不提及《厨房2》中杀害惠理子的男子——“那个人自从在街上偶遇惠理子,便对她一见倾心,于是尾随着她,发现她在一家同性恋酒吧工作。接着,他写了一封长信,说这么美丽的一个人竟然是个男人,这使他深受刺激。此后他开始每天泡在酒吧里……那个人大叫着‘别把我当傻瓜,突然举刀直刺过去”。冈田丰就此提出,该男子由于对自身性向的怀疑,导致自身性别认同时的混乱,而通过杀死惠理子这种方式恢复自身男性性别的认同⑤。该男子拥有妻儿,在认为惠理子是女性时受到吸引,在认定惠理子是男性后受到刺激,这种源于性别认定的混乱无疑就是惠理子模糊性别认定的说明。
雄一是惠理子的亲身骨肉,但作为独立的外在个体,毫无例外也对惠理子存在着模糊的性别认定。如雄一曾多次出现“你能叫那种人父亲吗?”“我母亲……啊,应该说是父亲吧”这类判断不清的表述。按文本内容,雄一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亲身母亲,如果惠理子是纯粹的女性形象,对亲身母亲毫无印象的雄一应该把惠理子作为母亲,但通过文本我们可知雄一对惠理子的认识是摇摆在母亲与父亲之间的。而这种印象的来源无疑也是惠理子自身模糊的性别认定,即导致惠理子无法按照一个明确的母亲或父亲的角色构建家庭。
虽然惠理子的变性选择是一个自主决定的行为,但这个行为只是实现其他目的一个手段,而实现生理和心理上性别统一并不是惠理子的变性目的。同时,根据前文中提及的性别社会化形成理论,在生理上实现性别转化后,外界开始以另一个新的角度——女性角度,对主体心理上的性别给予刺激和修正。自此,惠理子在心理上开始进入女性的性别领域,而又因为其未对原有男性性别在心理上做出否定,从而导致自身性别认定模糊。由此,我们可知惠理子的变性是心理上不彻底的变性,进而导致了模糊的性别认定。这些体现于惠理子自身,也由旁人的视线中折射出来。这种模糊的性别认定也导致了其他现象的出现,比如由此构建的家庭无疑也颠覆了传统家庭的种种观念,其中作为血缘联系家庭成员的传统家庭因素也随之解体。血缘关系的解体又成为惠理子所持家庭的关键特征,所以美影作为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才能顺利的进入这个家庭,成为惠理子的另一个“宝贝孩子”,得到来自惠理子和雄一作为亲人的爱,最终实在自身的救赎。
三、总结
惠理子为切断与过去经历的联系重启人生,主动的选择了性别转换。但因为这种转化只是作为重启人生的手段而并非目的,进而导致在身体上实现变性的惠理子未能在心理上实现彻底的变性。而心理上不彻底的性别转化,又导致惠理子自身性别的模糊认定。这种模糊认定解构了传统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结构,引起非血缘家庭的顺利诞生。本文中对性别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以及惠理子引起的非血缘家庭构成在惠理子去世后又是怎样延续之问题没有做出相关讨论,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再加涉及。
注释:
①阅《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p76.
②注①p73.
③注①p77.
④人格心理学》(第八版)(Jeery M.Burger著,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9月)p375.
⑤岡田豊《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満月』への一視点:多様な性·揺らぐ関係》(『駒澤国文』,2005-02)p77.
⑥文引用小说原文部分,皆出自吉本芭娜娜的《厨房》(李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8月).
参考文献:
[1] 周阅.《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原由美子.「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と大島弓子『七月七日に』:「えり子さん」と「母様」」[M].『歴史文化社会論講座紀要』,2012-01.
[3] 岡田豊.「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満月』への一視点:多様な性·揺らぐ関係」[Z]駒澤国文』,200502
[4]李萍译,吉本芭娜娜著.《厨房》[M].译文出版社,2012,8.
[5] Jeery M.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9(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