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实验操作之本

2015-06-16 12:56林国登
新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音叉试管气球

林国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实验操作活动是教师设计好操作流程,学生在指令或模仿中完成的,一旦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不知从何下手。另外,虽然教师指导了大量的操作实验,但是,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是很难有质的突破,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才会有章可循,而良好实验操作习惯的养成,源于平时课堂训练的日积月累。那么,在课堂中,应培养学生哪些实验操作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效率呢?

一、培养学生明确目的再操作的习惯

如果实验目的不明确,就没有探究方向,就不能激活学生探究操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通过激疑引思,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方向。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明确目的再操作的习惯,只有让学生在实验之前明确实验目的,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知识经验,借助判断和推理,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做。如,在做“冷和热的变化是岩石变化的一个原因实验”时,一教师讲解了实验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学生按教师的提示,高兴地动起手来,把岩石加热后放入水中,重复操作了几次。实验结束后,教师问:“同学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一个学生说:“水温度升高,变热了。”又一个学生举手说:“水变浑了。”教师这时有点急了,追问:“你们有没有注意观察岩石的变化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注意到:原来的岩石裂开了,水中的小颗粒正是从岩石上掉下来的。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学生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偏离了探究的主题。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明确目的再操作的习惯,那这个实验操作效率将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

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活动时,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才能使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可是,由于儿童天生好奇、好玩、好动,再加上观察、实验、验证、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难度大、干扰因素多,往往会出现“乱”的现象,很多操作活动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探究低效。因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各种类型操作活动的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有序操作习惯。如进行一般的实验操作活动,有以下五个步骤:1. 发现问题。2. 作出猜测。3. 设计实验。4. 实验验证。5. 分析归纳并阐述。又如进行对比实验,一般需要经历这几个步骤:1. 明确实验目的。2. 确定实验变量和不变量。3. 实验分组。4. 对各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5.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在教学水变成水蒸气实验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窗台上提前准备的几块玻璃片上的水滴,让学生产生“玻璃片上的水哪里去了”的疑问,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了不同设想:升高溫度,增大物体表面的面积,用风吹。接着,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方案。而后提供实验器具:电吹风、电熨斗、电风扇、取暖器、手帕等,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形成结论,为自己的猜想提供证据。

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操作习惯

实事求是是科学的精髓。科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事实和经验的高度尊重,让学生懂得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科学教师尤其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到底。如,在做“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有的组学生没有观察到试管上的气球因试管加热而鼓起来,又因试管受冷而瘪下去的现象,在汇报实验结果时,人云亦云,“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气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时,教师应不只是满足这个实验结论,而应对细节追问到底:“试管在热水里泡多久气球才鼓起来的?试管一碰到凉水气球就瘪下去了吗?”这时,该组学生红着脸说:“我们实验时,不管加热多久,气球都没有变化。”“还有哪些小组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空气根本就不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师对结论提出质疑,引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反思。经过进一步讨论,其他组学生帮助那个小组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气球口太松,没有套紧试管口,出现了漏气。当他们换个气球以后,实验成功了。教师没有把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尊重事实,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研究点,查找原因,让学生动手、动脑,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了。同时,学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实验往往要经过数次,甚至几十次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对待科学必须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培养学生“做思”结合的操作习惯

如果学生始终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认知结构的重组,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而,教师要培养学生“做思”结合的习惯,不仅强调动手实践,更要强调操作过程的内化。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毕后,运用逻辑思维加工得出科学的结论,实现操作过程与科学结论的统一。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时,我出示皮筋、钢尺,让学生想办法让皮筋、钢尺发出声音,学生想到了用弹、敲等办法引起振动发出声音。教师问:“这些发声的物体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呢?”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了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都会出现振动。教师接着再出示音叉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让音叉发出声音,学生都懂得要用敲。教师再反问:“那敲音叉时,有振动吗?”学生的意见不一样。教师追问:“那些认为有振动的同学说一说,你能想个办法证明音叉有振动吗?”学生想到了很多办法,“把音叉放进水里,水的波纹会扩散说明有振动”“把它放在显微镜下看是否振动”“把拴着绳子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有振动,乒乓球会弹开”。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进行验证,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音叉发出声音也有振动现象。

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总之,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时,要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扶到放、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习惯,为以后的实验探究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实验操作习惯成为终生受用的法宝。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音叉试管气球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找气球
自制音叉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破坏性实验研究
共振音叉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