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育洪 俞昭英
【编者按】一直以来,有一种误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模型思想的培养,重点在初中,小学阶段对于模型思想的培养并不重视。但实际上,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本期专辑,我们来共同关注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无比重要的“模型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给数学下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上世纪90年代,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模式的科学。”把这两句话连起来就是:“数学是研究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模式的科学。”再对照数学模型的定义:“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结构、数学模式、数学模型之间的本质联系,数学教学也就是帮助学生建模的过程。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本文以苏教版三上“间隔规律”一课为例,来具体谈一谈:如何领会数学建模思想,为教学铺设一条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教材所呈现的情境图,教师教学时,一般按照由远到近的事物观察顺序安排知识探究顺序。那么这几组研究对象之间只是种类不同吗?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上是否也有着区别呢?
其实,这几组事物在知识上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兔子和蘑菇的排列方式是离散量的代表,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的排列方式是连续量的代表。数学模型有一个原则是简化原则,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与图像)模拟现实的模型。把现实模型抽象、简化为某种数学结构是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如果用△和○分别代表兔子和蘑菇,前者的数学模型可以抽象、简化成“△○△○△○……△○△”,如果把夹子、木桩看成点,手帕、篱笆看成线,后者的数学模型可以抽象、简化成“■”。相对而言,对连续量的理解要难于离散量。以夹子和手帕为例,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由现实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线段)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看成点,○看成线,那么最后,我们还可以把前者进一步抽象成线段图,这样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就统一到了相同的数学模型中。数学家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的思路。"
当然,数学模型具有外推性,原型客体的信息不止于物体,还可以发展成图形、数字、符号的间隔排列,甚至各种元素混搭的间隔排列。如果进一步拓展,还可以是“虚实相间”的间隔排列,例如“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几段?”这样的生活原型,也可以看成“一一”间隔排列,其中“一”(两端物体)是“实”的木段,还有“一”(中间物體)是“虚”的锯口,抽象成线段图是“■”,可以转换成“■”。不管上述何种对象,我们都可以用上述数学模型表示。
本课教学涉及两个层次的规律发现:首先是两种事物在排列方式上的规律,引导学生建立如线段图的数学模型,然后是两种事物在数量关系上的规律,引导学生建立如字母式“b=a+1”的数学模型。形式决定内容,有了前者在排列上的规律,才会有后者在数量上的规律。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间隔排列其实是“人为”构造的规律,并非是事物自有规律,所以建议教师在构造这种排列规律时,不妨加上前提条件“像这样排列……”,让学生明白教材例题中省略号的含义。
数学模型能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状态,也能预测到对象的未来状况。除了例题所示的两端物体相同这种情形,我们可以让学生基于“△○△○△○……△○△”,通过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发现还存在着“两端物体不同”这种情形,其数学模型的表达式变成了“b=a”。
数学模型还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优决策或控制,揭示客观对象本质,适应变化。上述模型变式,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有着相同的模型思想—— “一一间隔”,事物排列对应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图1),这样就把它们统一到了“一一对应”思想的数学模型中。也就是说,记住了“一一对应”思想,图例与公式不记也无妨。
数学模型还具有可推导原则。如果继续推导,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直线上的一一间隔排列,还有圆周上的一一间隔排列。对后一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一物两用——把情境图中的木桩和篱笆围成一周,首先让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探究规律,然后让学生用“剪一剪”的方法(像项链那样从中间剪开)统一规律,发现就是直线上头尾不同的一一间隔排列的数学模型。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楚、看明白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教师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利用板书显示这种结构关系。二是让学生借助双手来练习,首先用一只手,5根手指有4个空,如果两根手指之间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可以夹多少根小棒?然后用两只手,照这样,你认为两只手能夹多少根小棒?只能8根吗?可以夹9根吗(两手并拢)?10根呢(两手围拢)?此时,手势成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现实模型和学习工具。
如果继续推导,由“一一间隔”可以推导出“一二间隔”“一三间隔”“二二间隔”“二三间隔”等,而这些就是学生在四年级将要学习的“周期规律”。如果教师具有长远眼光,就会有意识地使“间隔规律”与“周期规律”对接。例如,让学生用画圈的方式体现一一对应思想(圈出重复出现部分)。由此可见,“间隔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纳入“周期规律”的数学模型中,是它的特殊情形。
数学模型还有一个原则是反映性原则,除了反映夹手帕、围篱笆、锯木头等现实原型,经典的“植树问题”同样具有相似性。两端都种的数学模型是■,棵数=段数+1;一端种一端不种的数学模型是■,棵数=段数;两端都不种的数学模型是■,棵数=段数-1。对最后一种方案,如果把“段”看成两端物体,那么“棵数=段数-1”就可以转换为“段数=棵数+1”,学生的认识再次得到统一。上述三种排列情形,我们同样可以反映在手势上(图2)。
手势的图像(其实也就是线段图)与公式都可以构造数学模型,但图像或图示让学生印象更深,这得益于“心理意象法”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时候,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尝试在心里用图像来描绘知识比单纯地背诵公式效果要好得多。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这节课属于“找规律”课,按照教材意图只需要让学生找出规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用规律”不作为本课教学目标,但可能有学生会追问:“这个规律学了有什么用呢?”“植树问题”就可以体现本课所学知识的用途。“间隔问题”是“植树问题”的知识准备。为了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去处”,在教学的后期,教师不妨续接到“植树问题”。当然,其中的“树”不仅仅只是树,例如生活中的“挂钩问题”同样是“植树问题”,当然也是“间隔问题”。
联想是学习与教学的实质,联想是因关联而发生的想象。学习因关联而存在,教学则是为关联而存在;教学因想象而存在,学习则是为想象而存在。在现实中,有时不用模型思想去探究解决问题,那么一个个问题可能就是相对孤立的问题;用模型思想去探究解决问题,那么一个个问题就可能只是“一个”问题。模型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会将纷繁复杂的现实事物抽象概括为同一“数学结构”,体验并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
这节课的“间隔问题”,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植树问题”,然后又联想出许多实际问题,这是把书教厚的过程,也是模型的“化开”过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构建数学模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这种构建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反过来,这么多实际问题最终都可以回到“间隔问题”,这是把书教薄的过程,也是模型的“化归”过程。笛卡尔将数学方法原理加以拓展并作为普遍的思想法则写进他的《方法论》一书中,他把建立数学模型看作重要的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从而设计了一个能解决各种问题的“万能方法模式”。“间隔问题”的数学模型虽然达不到“万能”,但运用其方法原理也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从外在的“形”到内在的“型”,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领会建模思想是一条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摇?摇?摇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