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文本解读

2015-06-16 12:56张依芳
新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刷墙刷子课文

张依芳

文本解读的能力和水平因人而异。受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制约,儿童解读文本具有点状、具象、单一、扁平化、由易到难等特点。教师解读文本的时候,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发现文本中点与面的联系,化扁平为立体,化抽象阅读为具象阅读,并注意适度原则。

一、从儿童视角出发,寻找文本内容点与面的联系

学生要读懂字词和句子的意思,才能读懂文章的内涵。小学生的阅读经验不够丰富,阅读能力不强,解读文本往往是盯住一点,只看一处,机械地理解,认识浮在表面。若没有他人指导,思维就难以深入和发展。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写青年人画鱼时“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如果让学生自己解读,对于“工笔细描”,他们可能会查阅工具书,得到“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的答案。由于绝大多数小学生对国画相关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因而尽管查过字典,“用笔工整,注重细节的描绘”这一说法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就要从文本中发现相关内容的联系,把点的内容和面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就易于认识到,在这个句子中,句子的后半部分“姑娘绣花”是对前半部分“工笔细描”的补充说明。教学时,就要立足于打通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面到点,反复推敲,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确“工笔细描”的画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就是“一丝不苟地画,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进而认识“工笔细描”就是非常认真、非常细致地画,一点儿都不能马虎。这样,注重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将学生陌生的“工笔细描”转化为熟悉的“一丝不苟”“姑娘绣花”,学生也就易于形象地读懂句子的意思。

二、从儿童视角出发,化抽象阅读为具象阅读

文本是由文字符号编辑而成的,在文字符号的背后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建立文字符号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是儿童解读文本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也是儿童解读文本最常用的方法。把一个词、一句话读成一幅幅生动的画画,化抽象的符号为具体的生活世界里的人、事、景、物等,建立特定语境中文字与现实世界的具象联系,是儿童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进入儿童的世界,了解儿童世界里发生的事,了解儿童的喜怒哀乐,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的难点。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中有这样一句话:“道德的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教师解读文本时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就会发现,对学生而言,这句话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富于哲理性的。那么,如何化抽象为具象,变概括为具体,形象化理解其蕴含的哲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的相关事件,比如捡到钱了,上交还是不上交?撒了谎了,承认还是不承认?错怪同学了,道歉还是不道歉?……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正确和错误是事情的两个对立面,生活中常常有这样对立的情况出现。再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面对这样纠结的事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心情怎样?这样,教师和学生一起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生活经验对应起来,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字和生活经验联结起来,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文字的内涵就能进入学生的心里,进而产生阅读的共鸣。

三、从儿童视角出发,注意适度原则

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限定了其阅读文本的广度和深度。所谓适度原则,指的是教师在解读文本后必须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和经验来确定教学的度。既不能随意降低,简单重复;又不能过度解读,加重负担。

1. 避免扁平化,实现增量阅读。

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是在原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具备了相关的阅读经验。不断重复之前的经验,既不能引发阅读的兴趣,又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影响新的内容的学习。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一位教师教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句话把小兴安岭比作什么,学着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其实,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有过练习,三年级的学生还在做同样的简单练习,其认识就停留在原来的层面,没有增量,没有提高。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是抓住花多的特点生动地写出了草地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明白句子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草地之美的,再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草地上还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因为,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把句子说得更具体一些,积累丰富的词汇量是三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阶段需要。这样,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实现了增量阅读。

2. 遵从儿童性,防止过度解读。

教师作为成年人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所以,教师不宜把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也不宜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罔顾学段目标、学生特点的过度解读,容易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困惑,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解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的:课文先写曹小三听说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刷墙的时候总是一身黑,曹小三见到他的时候,果真穿得一身黑;再写刷墙时身上却有了一个白点,曹小三怀疑起他的刷墙技艺;最后写白点原来是烟烧的洞,刷子李依然一身黑。文章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基于这样的解读结果,这位教师就把教学重心落到了对文章结构“一波三折”的学习上,强调写文章就要这样,要有起伏变化,方能吸引读者。笔者以为,这样的处理是不恰当的,这就是“过度解读”的表现。诚然,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在塑造人物形象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小说情节的变化有相当的难度。在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中,学习品读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体现人物特点的作用与方法应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才比较顺当。一波三折是小说的创作方法,用这来要求小学生,显然是拔高了要求,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课文写刷子李的刷墙技艺高超,在文中的动作描写并不多,但作者反复描写了他的“一身黑”。曹小三听说刷子李刷墙时总是一身黑,初次见他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每刷一面墙,曹小三都要搜索刷子李的全身,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都没看见,还是一身黑;刷完最后一面墙的时候,曹小三看到刷子李的裤子上出现了黄豆大小的白点,怀疑刷子李一身黑的可信度,仔细一看,原来是烟烧的小洞,刷子李依然一身黑。文章五次写了刷子李的衣着,一身黑和出现白点是曹小三不断观察后的发现,在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中,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人物形象就在反复的细节描写中刻画出来。抓住这些,引导学生体会抓住一个观察点反复描写的好处,具体可感,也便于迁移和应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上街小学学区?摇?摇?摇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刷墙刷子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潮”的旧刷子
背课文的小偷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我是一个粉刷匠
刷墙
哪些企业爱在农村“刷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