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生荷
阅读提示:
毕加索,多么有名气的画家啊!然而,即便是这么有名气的人物,也有不崇拜、不买他账的人。这不,故事里的毕加索就败给了一个农夫,败给了“一亩土豆”。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赶紧走进故事看一看吧!
1944年巴黎解放后,旅居在巴黎的毕加索,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界的各种赞誉铺天盖地袭来,其美术作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这让毕加索洋洋得意,开始变得有些目中无人。
一天,毕加索带着几个学生,来到法国郊外的一块土豆地里写生,并教授学生们该如何发挥想象力,将天空、大地和地上的土豆苗融为一体,以创作出立体化的现代派效果。
学生们听后,随即在土豆地里支起了画架,开始写生。毕加索也抽空画了一幅。
很快,从远处走来几位农夫,其中一位年长者走到毕加索的画架前。他左看看,右瞧瞧了一会儿,然后又走到远处回过头看了看。
毕加索心里一惊,没想到这位农夫还有些懂艺术,居然知道从不同的视角和远近来鉴赏自己的画。
“看来,你也算得是一位行家,很懂绘画艺术!”毕加索对农夫赞叹道。
“哦,你搞错了,”农夫冷淡地回应道,“我压根就不懂什么艺术,之所以要来来回回地看,是想准确地目测出你们到底毁坏了我多大面积的土豆,好让你们照价赔偿!”
毕加索听后愣了一下,但很快便笑呵呵地说道:“行,我用这幅画赔偿你吧!”当时,毕加索的画,任何一幅都要值上好几万美元,堪称“天价”,他心想,农夫无非是想趁机讹走自己的一幅画,发笔横财。
不料农夫却冷冷地反问道:“我要你这些看不明白的破玩意做什么?我地里的土豆,可以保证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你这幅画行吗?”
毕加索被呛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时,他的一位学生站了出来,帮腔道:“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当今世上最伟大的画家毕加索,刚获得过法国勋章,也是为戴高乐总统画册画封面的艺术大师。”
“可这跟我一亩地的土豆有什么关系呢?”农夫反问道,“哪怕是戴高乐总统本人,毁了我的土豆也要照价赔偿!”说完,农夫从地上抓起一把湿泥,“不赔也行,”他说道,“让我用泥巴糟蹋一下你们的这些画,让你们也尝一尝被别人毁掉劳动成果的滋味。”
毕加索一听,赶紧将农夫拦住,并连连道歉,答应赔偿他的土豆,这才算完事。
这件事给了毕加索很大的感慨,为此,他曾这样说过:“不要自以为是地觉得所有人都会高看你,在有些人眼中,你的所谓‘天价作品甚至不及他的一亩土豆。”
阅读撷英
1.“水涨船高”“洋洋得意”“目中无人”:这三个成语互为搭配,相互呼应,用“昂扬”的语言风格告诉我们那个时候的毕加索有多么风光。
2.“法国郊外的一块土豆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不仅与标题呼应,而且还呈现了故事发生的场所。
3.“他左看看,右瞧瞧了一会儿,然后又走到远处回过头看了看。”:多么生动的描写,多么容易让人想到农夫对毕加索的画非常感兴趣。可是,这句话是一个容易让人误会的巧妙的伏笔。想想看你可以如何应用这样的写法。
4.“我压根就不懂什么艺术,之所以要来来回回地看,是想准确地目测出你们到底毁坏了我多大面积的土豆,好让你们照价赔偿!”:误会解除,真相大白,出乎人意料的情节让读者大跌眼镜。这样的写作技巧很是值得我们学习。
5.“笑呵呵”:毕加索的这一反应,表现出了他轻松自若、胸有成竹的态度。
6.“冷冷地反问道”:表现出了农夫不屑一顾的态度。
7.“哪怕是戴高乐总统本人,毁了我的土豆也要照价赔偿!”:农夫的这番话道出了他作为一个农民最看重的东西,也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阅读感悟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先用名人带我们走进一个无可厚非的“崇拜”和“认可”的氛围,然后又用农夫的不屑一顾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名人感兴趣,对名画感兴趣。”这样的文风让读者收获了起伏跌宕的阅读体验,更收获了别具一格的心灵感悟。新鲜的文风和主题便能构成一篇好文,希望我们在写日常作文的时候,也能够出其不意、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