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同一片蓝天——农村中学外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疏导策略

2015-06-16 00:37俞红霞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中学
散文百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老师

俞红霞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中学

给孩子同一片蓝天——农村中学外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疏导策略

俞红霞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中学

我校地处富阳城的边缘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外来民工子女就读率逐年上升。外来学生的家境大都较贫寒,父母文化素质较低,物质生活的不平衡、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以及某些社会评价的不公平,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进入初中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些外来学生的心理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缺失和偏差,成了班级中“被遗忘的一族”,甚至是问题学生,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他们个人的成长必将受到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尊重青少年发展的需要,正视外来民工子女的特点,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疏导措施,让这些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健康成长。

外来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近年来,大量的外来民工涌入我们富阳城打工。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将来生活得更好,自己省吃俭用,不惜花费高昂的学费让孩子来到我们美丽的富阳,接受先进而高效的教育。

然而,事实却并没有像家长们想像得那么顺畅,这些远离家乡“漂移”而来的外来学生往往很难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来。一方面他们自己心理上存在强烈的落差,一方面当地学生、家长、包括部分老师本位主义根生蒂固,排外观念作祟,再加上父母素质以及生存环境等等因素的“侵蚀”,外来学生大都存在着或孤独自卑、或散漫冷漠、或逆反攻击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这些都成了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外来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一、外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孤独与自卑。

外来学生在当地没有亲戚朋友,同学间的来往也会因本地学生家长的阻挠而断绝,自己的父母也大都迫于生计不大会在家中陪伴,又受家庭经济的制约,很少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因此,他们的课外生活几乎是“一贫如洗”,单调的课外生活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这种长期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使他们变得内向、自卑、抑郁、敏感和脆弱,外在的行为就是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愿与别人透入自己的身世以及相关的家庭信息。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来自贵州的初二外来男生,平时他很少与人交往,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也从未主动与我打过招呼,我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有一天,临近放晚学,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教室的窗外突然闪过一个佝偻的身影,我打开教室大门去迎接这个看上去很沧桑的身影。看着他手里的雨伞,我问:“你给谁送伞啊?”只见,这个个子矮小,外貌奇丑的男人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是给我儿子送伞,不过,我儿子嫌我丑、穷,在外面都不叫我爸爸的,你也就别点破了。”我惊愕。果然当我拿着伞给这个贵州学生的时候,他故意大声地说:“这是我爷爷。”

青少年缺乏安全感主要表现为:感到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受到威胁,觉得这世界是不公平或是危险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而变的紧张、彷徨不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外来学生来自农村或者相对贫困地区较多,来到我们富裕的富阳,与当地的孩子一起学习。处在相同的环境里,但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来说要狭窄许多,其学习和生活条件也要比本地的孩子差许多,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就极易对学习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再加上考试成绩常常不理想,他们就容易走进自卑的阴影。一旦自卑心理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源,他们无法找到自信心,不愿和别人真诚交往,这样就形成一种,“孤独-忧郁-自卑-自闭-孤独”的恶性循环。

2.散漫与冷漠。

我校绝大部分外来学生家长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低,素质不高,教育子女手段简单、粗暴。还有我们大部分外来学生家长整天忙于打工挣钱,根本无暇教育子女。更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不重视,认为孩子只要能够认识几个字,长大还不是打工的料。家长的这种心态反映在行动上:与孩子沟通少、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对孩子教育投入不足。由于家长对教育的散漫,使这些学生对学习生活也产生了散漫的心理。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渐渐演变成隔阂与冷漠。

来自福建的外来学生徐某,父母在当地做瓷砖小生意。在众多的外来学生的家境里,本来应该算好的,再说他本人也长得比较帅气,他能比较完美地融合在当地学生中间。但好景不长,父母有了一点钱后,居然嗜好赌博,从此不再过问孩子的学习,而且母亲还借上了高利贷,整天胆战心惊。这样,原本心理比较健康的徐某一下子变得自由散漫起来,学习拖拉,待人接物不真诚,说谎,有时在与同学相处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拔出拳头以武力解决,同学们越来越怕他。学校通知家长,家长却不愿到学校配合教育;老师劝慰时,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不要你们管!”

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因为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和情绪,导致学习生活低效率、对他人不满及情绪低落。家庭中缺少良好教育或父母关爱,学习上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外部没有良好环境,这些因素使孩子感到无奈,感到无能为力,所以产生了散漫、冷漠的心理。在家不听父母教导,在校不服从老师教育,整天厌学,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在节假日里整天游手好闲,经常光顾游戏机厅、网吧,或和社会上一些三不四的闲杂人员交往,久而久之加剧了孩子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长。

二、外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外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与整个社会、就读学校的制度与执教老师的态度、家庭氛围教育以及朝夕相处的同伴有关联,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社会大气候的影响。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社会里,外来中学生比其他学生的社会阅历要丰厚一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让他们过早地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并时时在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为。还有现在社会上一些以偏盖全抓住特例贬低外来民工的言论尘嚣喧起,影响了大家对外来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首先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应该以更公正、客观的态度接纳这些“新富阳人”。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心理状况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发展深受早期经验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最有影响力的早期经验肯定是孩子的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经对我校外来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统计中发现,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占90%以上。

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关心、照顾和爱。而父母心情不好或婚姻状况不佳,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紧张压力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给孩子的支持和帮助有限,严重者没心事管教孩子或拿孩子出气,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心灵受到创伤,将变得孤独、懦弱、恐惧、粗暴、蛮横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有的外来学生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嘴甚至打架,有的自身有不良嗜好(搓麻将、赌博等),使得学生产生不安宁、烦躁、恐惧心理,大脑经常处于受干扰状态。

中学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家长如此放任自流,疏忽监督,缺乏正确引导,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我班的湖南籍外来学生,父母感情不合,经常吵架,最终发展到互不理睬。晚上,父母各自管自己的夜生活,每次他们回到家,孩子已经熟睡。第二天早上,孩子一早去上学,他们却还在睡梦中,一星期和孩子说不上几句话,更不用说指导学习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3.学校制度的影响。

公正的学校制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帮助外来学生改正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公平教育日益成为焦点的今天,学校对外来学生的制度已经改善了许多,然而,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和当地学生的教学管理仍然是存在着不小的区别的。例如,很多学校在制定学期末教学质量考核的时候,将外来学生的成绩排除在统计范围以外,这在对教师平时工作重心的导向性上起到的负面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与这种制度相反,有些学校又往往忽略了外来学生的特殊性。教育评价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将对外来学生的评价的起点定在了和当地学生同样的高度。由此,班级评价中表扬与褒奖很少轮到外来学生,而批评与指责却常常落在他们的头上。更有甚者,出于对外来学生的忽视,在他们取得成绩时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表扬,外来学生即使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教师也很少把荣誉给他们。

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外来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外来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得到公平的机会和更多的关爱,那么学校对外来学生的教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三、外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策略

那么,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来疏导外来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呢?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我在教育工作中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下面我谈谈自己平时积累的几点做法。

1.理性分析法。

新学期开学不久,我便发现上学期活泼好动,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外来学生王某像换了个人,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的,昏昏欲睡,有时,数学课上干脆大睡一通。我将他叫到走廊上,询问他这到底怎么回事,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了解到:原来他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由于上课讲话,被语文老师骂了几句,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地刺疼了他的心,语文老师咬牙切齿地说:“你再这样下去,哪儿来回哪儿去。”同学们告诉我,从这之后,王某就像变了一个人,什么场合都不爱说话了。于是我再次找到他,耐心对他说:“语文老师这个人向来比较心直口快,其实她自己说过也就说过了,并不是有意要刺激你的。”我还让他以后多观察语文老师的用语,过了几天他兴奋地跑来对我说:“是这样的,今天语文老师也用同样的话骂了另一个同学。”我趁热打铁,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师这样说也是恨铁不成钢,这说明老师在乎你,用心地在关注你,你应该感到幸福才对。”拨开云雾见阳光,果然,以前的那个王某又回来了,而且从这过后,耐挫力更强了。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全面,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有些学生因为性格偏激或逆反心理,在同学交往、亲子关系、学习动机、考试焦虑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出认识或行为上的偏差,容易钻牛角尖,情绪不稳定。外来学生本来就自卑,对事物的发生总是很敏感的,再加之本身心理较脆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疏导的时候努力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客观分析,改变不良心态。

2.分层渐进法。

为了充分调动外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分层”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就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比如:为了尊重外来学生的个体差异,每次考试的试卷可以分成A、B两套,B卷的难度偏低于A卷。A卷成绩不理想的外来学生可以申请再考B卷。将每次试卷分层,就是希望让平时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外来学生也能考出高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满足了各个层次的外来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这样的操作能更进一步准确把握外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更好的调控下阶段的教学。?

多给外来学生一份尊重,外来学生就会在被评价中多找回一份自信;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点激励,外来学生就会多一股学习的动力!分层评价方式,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原则。它让外来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得到了前进的动力。来自贵州的鹏鹏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这次考试感觉真好,考卷上有许多亲切的提示,就像老师在身边鼓励我……我平时还要多积累,多阅读。我想在这个暑假里一定要好好读几本书,提高语文成绩……”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老师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