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迎军
河北省高邑县大营镇前哨营中心小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崔迎军
河北省高邑县大营镇前哨营中心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组成的多边的交互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互中学习语文,在交互中培养语文素养。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开发的课堂中的交往资源,进一步密切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并且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愿望。以下是我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点滴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异质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1.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开始实施时,教师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2.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教学“不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活动,并开展小组交流反思活动;教学描写植物类文章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或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结合科学课所学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1.合理而有效的引导。
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灵活而有机的交流。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确定的问题,提交到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以求达到共识。合作结束,总结探究内容时,不能只由能力好的同学包办,其他成员漠然处之,我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回答。从而在小组内达到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的目的,并倡导组内成员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学习其他成员的闪光点。对于在小组内存有分歧的问题,再提交到集体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虚精神。需要注意的是:
(1)对那些比较简单易答的问题,学生只需经个别思考即可正确回答,如若再分组讨论、交流,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学生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想象性、创造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讨论价值,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方法、集体合作才能解决,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习好为目标。教师则根据合作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奖励。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多渗透学法的指导。教师的最终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解决”。
(1)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在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就消除了在合作学习中的权威,体现地位均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这种合作的意识。
(3)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4)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如果问题提出后,只给了1分钟合作学习时间,学生不可能得到交流的机会。
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如预习《火烧云》时,让小组成员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云的种类和形状等。如在进行《两小儿辩日》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这一课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就给了学生一定时间的个别学习,整理思维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认识,做好了与他人交流的准备。学生交流时就会有的放矢,充分交流,取长补短有所收获。又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同时还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让学生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在质疑解惑中明晰努力方向。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在交流中提高认知与技能方面的能力,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在交流学习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具体地说,教师在导学中应做到:(1)规范学生行为?在教学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交流合作,或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2)善于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出来,以备交流时展示。(3)及时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交流和讨论往往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启发,使学生打开思维,深入探讨。我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教学时,学生对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总停留在表面上,为此我引导学生阅读王维写作时的背景,以及相关诗文,再合作探究把握文章情感,学生就讨论的深入多了。
总结提升、评价合作时,要视探究的结果和课题不同,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让某小组公布自己的探究结果,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发表看法,指出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提出补充意见。若探究结果迥异,可让几个小组分别公布探究结果,其他同学选择自己支持的结果,组织辩论。也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学生每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探究结果,加上相应的分数,也可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方面,还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来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点评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保护的作用。总结评价的方式还有许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渴望再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