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现状研究

2015-06-16 12:19王建龙李明东陈虹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区域

王建龙 李明东 陈虹

摘 要: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在介绍了智慧城市由来及概念的基础上,以区域差异为视角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指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道远,存在区域间发展失衡的问题,中西部城市要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发展;区域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06-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许多城市其人口容量已远远超过了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城市中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滞后于城市人口增速的现象。特大城市正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紧缺、就业困难、住房拥挤等城市病问题的困扰。当城市被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所困扰时,势必会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城市文明的倒退。在未来如何避免和缓减城市病的发生、城市将如何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城市必须采取相应的新措施、新手段使城市管理得到升级、变得更加智能,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城市病问题的一条新途径,也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一、智慧城市的由来及概念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IBM的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先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新概念并作为一个智能项目已被世界各国当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领域。城市作为地球未来发展的重点,智慧地球的实现离不开智慧城市的支撑[1]。此后IBM开始倡导“智慧的城市”理念。智慧城市不仅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而且可以带动一些相关智慧产业的发展,因此很快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极大兴趣。

(一)IBM定义

IBM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为: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中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环保等各种需求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运行,进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IBM把城市本身看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里的市民、能源、商业、通信、环境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又是一个存在普遍联系、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未来,智慧城市意味着在城市的不同系统、部门之间实现协同作业和信息资源共享,更合理的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

(二)专家观点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网络城市。王钦敏院士指出,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环境、和谐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它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指挥中心、能源管理系统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很形象地说道:智慧城市=物联网+数字城市。

对于智慧城市的定义,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是巧妙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运营理念,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让未来城市运作更健康、更绿色、更高效、更便捷。

总之,智慧城市是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城市智慧化管理、运行,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二、智慧城市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现状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行为。乘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东风,各地方政府在各种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引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可谓是遍地开花,仅仅是住建部提出的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就达193个之多,从行政级别上看,大到省级、直辖市,小到县级、村级。从区域分布上看,分布于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各大经济区域,涉及到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但就数量和发展水平而言,东部经济区域都处于领先。而东部区域的智慧城市又主要集中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经济区域。以我国第四届(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为例,智慧城市排在前10位的城市(见表1),全部来自东部经济区,其中,有6个城市来自长三角地区,有2个来自环渤海,还有2个来自珠三角,呈现3:1:1比例。这也就是说;目前东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状况在全国来看是处于一个领跑者的地位。其他区域彼此水平相差不多,较东部而言皆处于追赶或起步状态。

三、现状思考与结论

从2014年前10位的智慧城市就可以看出,除了无锡作为地级市荣登榜首外,90%的城市属于副省级及以上的城市。很明显,这些大城市有着更多的资源来发展智慧。这些副省级以上城市无疑都是当地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区位上对周边城市起着很大的辐射作用。可见,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经济实力的关系紧密,但不是GDP高智慧城市就可以的发展好。以2014年我国智慧城市排在前10位的城市为例,在这些城市中并没有出现成都、武汉、重庆、天津、苏州这些经济强市,仅除北京、上海的GDP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符,其余城市都更好地说明了GDP只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除了经济实力之外发展智慧城市需要大量的信息基础设施、良好的政策环境、高科技人才、高新产业等众多资源要素的支撑。北京、上海除了经济实力强之外,这两个城市的科技竞争力、人才总体竞争力[2]的排名都在全国稳居前三。从表1可以看出长三角是我国杰出智慧城市第一密集区,这与各大城市之间的区域交流合作有着很大关系。在地市级城市中发展水平最值得称赞的无疑是江苏的无锡,其次较好的是广东佛山。这两座城市已经连续3届在同一级别的城市中稳居前列。以无锡为例,作为临近上海的无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产业集聚城市,之所以能够在我国上百个智慧城市中独占鳌头,不是因为它有着最好的经济实力,而是得益于其重视科技,有着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变能力,能充分发挥本身区位优势。被称作物联网之都的无锡在物联网方面拥有着核心竞争力,政府一直以来积极推进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与应用,注重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后期管理,形成了以惠民为导向,政企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独特建设模式,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在结合本地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借鉴。

每个城市都希望自己变得更智慧,中西部城市的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向东部智慧城市的领跑者学习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依托大城市积极发展以中小城市为主的智慧城市,重点突破,缩小与东部的差距,但要注意绝不能照搬东部模式,要认识到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发展模式才是最大的智慧。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区域间发展失衡存在一边倒现象,存在顶层设计缺乏、规划不到位、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安全等问题。智慧城市这项工程仍任重道远,未来还将面临很多挑战,其健康发展还需要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的参与为其发展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0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安 琪]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区域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