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团队衔接促进学生成长

2015-06-16 12:07王娜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王娜

摘 要:以《共青团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议》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为理论依据,结合实际,探讨了少先队与共青团如何更好地衔接问题,并就如何引导、启发、培养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具体实践中,尝试建立“少年团校”、“推优入团”、“退队仪式”等团队活动,促进三者衔接,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构建新知、发展能力、提升水平,帮助他们完成好“两个过渡”,实现团队工作的一体化,确保教育措施、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团队一体化;团队衔接;推优入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085-02

告别少先队,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是迈向青春的第一步,是少先队组织向共青团组织过渡转变的过程,也是少先队员积极向共青团组织靠拢,并加入团组织的一个重要转折过程。多年来,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彼此“独立”的,其活动大多由不同人员来组织实施,彼此之间缺乏过渡和衔接,处于“脱节”状态。所以,应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各自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青团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健全少先队组织的各级工作机构,支持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向共青团组织靠拢,做好中学团、队衔接工作,改变学生由少先队向共青团过渡阶段的“脱节”现象,使学生从被动的“离队”转变为积极的“入团”。

一年来,我们本着“全团带队,推优入团,团队共兴”的指导思想,在优化团队衔接,促进学生成长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组织机构

初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初中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并向青年期过渡;二是初中学生也面临离队和入团的选择,在组织身份上由少先队员向共青团员转变(过渡)。尤其是进入中学的少先队员,为了让这部分少先队员尽快入团,举行以“对团的认识”、“我心目中的共青团”等为主题的座谈会。通过学习,增加了团员间的联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同时,我们要健全组织机构。具体做法是:1.新生一入校,在军训期间就成立少先队大队,加强少先队员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2.成立“团队一体化”领导小组,由校团委书记任小组组长兼辅导员,实现团队工作领导一体化;3.选派优秀的青年党员教师(班主任)担任辅导员,这样就为今后“团队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二、开展团队活动,做好推优入团

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全面育人的广阔课堂。队员进入中学后,对少先队集体和活动产生了种种新的期待,渴望活动能满足他们求自主、求新、求知、求美、求乐等内在需求。因此,中学少先队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要求到措施都要按照队员少年期的年龄特点及其成长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体现少年化的特色。中学少先队活动应具有更深刻的理论思辨性、更丰富的社会实践性、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性和更广阔的知识包融性。

在教育内容上要强化少年立志教育、少年成才教育,要有计划地进行新一轮、高一层的少先队铭言、队礼、队名、队风、队纪等组织教育;开展“新世纪少年形象大讨论”、“对历史的采访”、“青春奠基礼”、“登高观日出”等富有时代气息、少年情趣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少年团校”、“推优入团”、“退队仪式”等关键节点,以提高团队一体化的凝聚力,达到团队衔接,团队共兴的目的。

(一)活动引路,拓展社区团队一体化工作新空间

一是开展少先队社区“雏鹰争章”活动。围绕社区绿化,创卫、安全等中心工作,少先队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把社区活动和少先队“雏鹰争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开展体验教育。根据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开展“新世纪我能行”夏令营、“当一天家”、“当一天小交警”、“环保卫士”等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体验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增强在社会上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三是积极开展团队“手拉手,心连心,共进步”活动,有学生团支部与少先队组织的手拉手,有推优入团的团队员与队员之间手拉手,有老队员与新推优入团团员之间手拉手,拉近了团员与队员的距离,使他们在学习等多方面共同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团队一体化工作新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的整合。依托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络,以社区为基地阵地,充分调动青少年教育工作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参与到团队一体化工作中来,共同关心少年的健康成长,如红领巾警校。

二是财力资源的整合。通过与社会各界联合举办活动,有效地调动社会财力,如与公司联合举办“快乐成长营”活动等。

三是工作阵地的整合。争取社区、科技、教育、企业等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了社区教育阵地、科技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少先队组织不仅善于“借台”,也善于“搭台”,采取与其他组织合建、合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少年活动阵地,同时将一些活动阵地推向社会,使其发挥综合效益,壮大实力,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少先队工作的良好环境。

(三)健全机制,开拓团队一体化工作新模式

一是开展团队一体化活动,做好团队衔接工作。团队衔接是中学少先队的特别任务,一方面是由少先队与共青团的组织属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学少先队员自身进步和成长的需求。所以,要做积极开拓团队一体化工作新模式,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共青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座谈会,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等,激发、鼓励学生认识共青团,进行“推优入团”工作。建立活动小组,分组讨论活动后感想。组织交流得出结论,逐步形成队对共青团的认识。

二是建立“少年团校”、“推优入团”、“退队仪式”的良好机制,不断为共青团组织输送大批优秀后备人才,使少先队真正成为共青团的后备队。

三、转变教学观念,搞好团队衔接

目前,有很多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根深蒂固,开展活动还比较陈旧。要搞好团队衔接,首先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否则就会使课外活动穿新鞋走老路,名为主动实为被动。因为在实际活动中,学生究竟能不能发生思想应有的转变,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帮助,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以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前提。只有教师站在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入团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观念,才能使团、队有效衔接在课外活动中得以实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化,共青团、少先队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模式,迎接新挑战,让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团队自身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使初中团队工作在双向延伸、双向渗透的过程中得到加强,并不断完善。围绕培育“四好少年”做好团队一体化建设,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对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不足,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例如,如何使团队一体化建设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何评价“团队一体化建设”?怎么量化效果?还有待在今后的课外活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走在前

列的决议.中青在线,2014,(1).

[2] 共青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中青在线,2014,(1).

[3]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新华网,2013,(5).

[4] 任飞.共青团基础知识教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