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琪
我退休以后,参与了一些单位的二轮修志工作,切身体会到有的单位工作中的难度较大,特别是缺少修志方面的专业人才,直接影响到工作进度和质量。通过参与天津方志文化艺术服务中心的工作,觉得这是弥补有关单位人员不足、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该服务中心借鉴各地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将修志编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业务,为有关单位提供服务。服务中心组织起了由十几人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一般是从各区县、各部门退休的老同志,原来长期从事修志工作或其他相关专业工作,大多是原单位部门领导、主编或主笔,有丰富的修志经验和专业知识,热衷于继续为地方志事业发挥余热。
编修地方志书是一项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文化系统工程,地方志书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当今社会,地方志工作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200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都博物馆时强调: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这些都是激励我们继续为地方志事业多做贡献的动力。
在续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中,我们这些老同志也要不断开拓进取,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创新,把握时代发展的主线,为修志单位和部门编修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力作,使编出的志书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编辑年鉴也是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业务,我们会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创新求新,吸收和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对市情、区情、行业情及其发展轨迹进行分析、研究,完整地反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使所编年鉴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实用性的统一。
天津方志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坚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举措,努力为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贡献力量。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先进文化为宗旨,以争创一流、出精品佳志为目标。集中精力,开展续修志书的编写及其他有关服务工作,确立出精品、创名志的意识和抱负,创新内容,创新体式,利用新的编修手段,提高印刷装帧质量,缩短修志周期,更好地服务用志需要。在编辑地方综合年鉴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年鉴理论创新,使年鉴框架不趋雷同,做到常编常新,持续发展,打造年鉴品牌产品,真正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天津方志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以确保志、鉴质量为第一要务。在修志编鉴的工作中,做到指导思想正确,篇目框架合理,资料丰富翔实,文字通顺流畅,地方特色鲜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为此,服务中心不断地强化志鉴质量意识,落实提高质量的各项措施,多出精志佳鉴。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文化基础事业。当前,天津市续修方志工作正全面展开,天津方志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为各单位、各部门的志书、年鉴编写和出版阶段相关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