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军
万达和阿里之间,有着向各自领域开拓的动机和初衷。一个是线下商业的龙头,一个是线上商业的开拓者,他们布局和孵化更大的产业时,竞争在所难免。
从那个为世人皆知的“亿元赌局”开始,马云和王健林两人就一直被相提并论。彼时,中国电商正逢崛起的关键时刻,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子商务,从线上开始,对传统零售模式的生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万达所代表实体商业,也半主动半被动地开始了互联网化的转型之路。
时过境迁,局势也渐趋明朗。两家巨头的转型与寻路,也代表了中国商业变局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和方向。
“亿元”赌局
时间是在2012年12月12日,一个异常好记的日子。在是年的CCTV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主办者设置了一场噱头十足的辩论,即“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是辩论的双方。
今天回头来看,三年前的这场局并没有太大的赌博意味。包括雷军和董明珠在内,央视亲手炮制了多场赌局,形式上无非就是遴选是年各个经济人物奖项的获得者,从各自的领域和模式出发,对行业的未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堪称天价数字的赌注,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喜闻乐道的焦点。于是,更多人倾向于关注他们赌局的本身。但从背后来看,这更是当传统商业遭遇新兴互联网的冲击,以及两种业态相互融合之后的商业变局。
如果不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如此迅速,至少在十年之内,二人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马云所构建的阿里生态,在电商、金融、文化娱乐等板块不断地从线上到线下扩散。而王健林的城市综合体模式,通过杠杆的作用不断地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复制到二线城市。
抛开央视的“撮合”,单纯看这场赌局,王健林无疑是输家。在此之后,王健林在不同场合数度提到这只是开的一个玩笑,而在这个赌局之后电商的规模和在消费者习惯培育方面,以破竹之势得以发展,与此同时也挤压着传统零售商业的领地。身为中国商业零售模式的集大成者,王健林不会感觉不到。
正是O2O和互联网+发展迅猛的态势,让两家巨头早早地遭遇,并在彼此转型、变革中成为“对手”。
跑马圈地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前,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堪谓长袖善舞。事实上,比王健林布局电商更早,马云已经开始了向百货领域的进军。在做大市场方面,马云和王健林有着一致的共识。
2014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宣布以6.92亿美元投资银泰百货,获得后者10%的股份。作为中国购物中心运营商,银泰的商业模式和万达商业类似。银泰方面对阿里的投资表示,这将有助于“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以创造更好的购物体验。
更早一些时候,阿里巴巴则投资2.15亿美元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Chinavision)60%的股份,后者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影视制作公司。
阿里在电影领域最近的一次并购发生在4月21日,阿里影业当天宣布以8.3亿元现金成功竞价广东粤科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影院售票系统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的软件公司,它几乎涵盖了目前在影院运营所涉及的全部软件系统。如果加上马云在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上的不菲投资,阿里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布局已经足够宏大。
而纵观中国电影市场的布局,从投资到院线,万达都无疑是首屈一指的。谈到这一点,还要回溯一下多年前马云的一次“走眼”。
就在绿公司年会召开前夕,马云和王健林这场有关转型和代价的论辩还未开始之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北京的一场论坛上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时间大概是在六七年前,马云和王健林在一次企业家饭局上探讨过王健林是否应该做影院的问题。王健林看好影院这种模式,而马云则不认同:“你别做影院,所有的电影一放在网上都能拿到,家庭影院的兴起,家庭的屏幕和音响不比电影院差”。王健林反驳说:“小马哥,你能想象两个人谈恋爱,在家里看电影,坐在家里,父母看着他们的场景吗?”
院线市场应该是马云看错的领域。从2006年万达开始布局电影市场,到这块业务在2015年上市,万达一直是领军者,且被投资者非常看好。数据显示,万达院线(SZ002739)从今年1月于深圳中小板上市至今,股价从21.35元的发行价一路飙升至4月底的逾170元,按峰值算,市值已是千亿量级。
合纵连横
就在阿里马不停蹄地打造其文化电影产业之时,万达则开始了向阿里开拓的电商和金融领域渗透。巨头万达宣扬已久的第四次转型,已经明确了布局互联网金融野心。而从市场格局来看,这无疑是BAT的主战场。在这种情形之下,互联网思维方面并不被业界看好的万达,选择的是结盟之路。
2014年8月29日,万达集团、百度、腾讯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万达电商计划一期投资人民币50亿元,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两家互联网业的大鳄,加上一家传统商业的巨头,所组成的阵营让业界震惊。一时,万达电商要做什么的疑问也屡屡被问及。就在这次签约仪式上,三位牵头者也都表达了成立万达电商的初衷。
王健林说,融合线上线下,形成互动融合的消费模式。万达电商一定不是卖商品的,而是卖服务的。成立万达电商就是要研究如何把线下的广场等变成智慧的,这个才是O2O,而不是卖东西。
李彦宏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做的是连接人和服务,当有需求,不仅可以告诉在哪里满足你的需求,而且能立刻满足你的需求。想要看电影,在网上可以一直选到哪个座位,人走进去看就行。
马化腾说:“万达电商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如何把庞大未经开发线下的经济实体,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变成智能化,变成智慧、智能的商业。”
这种定位于服务与用户体验的新型O2O模式一直是线上所擅长的,万达用如此力度来推动电商的组建。
当然,这还不只是万达在其传统模式之外的唯一布局。2014年底,万达集团与国内领先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工具快钱正式签约。在随后的万达公司年会上,王健林披露了这次战略投资协议的相关细节:万达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快钱68.7%的股份。这与此前盛传的百度以20亿元收购价格差距不小。
在快钱创始人关国光看来,二者的合作更多看重的是未来。万达的商户客户资源接入快钱之后,势必会带来支付的聚变。而背后的潜在意义,还在于强强联合之后与BAT之间的制衡。
而对于万达来说,这也是完成金融闭环的必由之路。收购快钱,将大大缩短万达金融的布局进程。
王健林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说过:“O2O真正的核心是消费的互动、体验,关键是互动,重点是体验。”从中不难看出,万达希望借助腾讯百度的力量,打造中国生活消费综合平台的决心。
对于巨头而言,所谓的互联网加就是没有他们不能做的。在其自有的用户、生态之上复制繁衍新的商业模式,异常容易。王健林看重的就是这一点,继而通过接入互联网的王者,寻求一种融合共赢的局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