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套袋处理对苹果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5-06-15 12:58孙继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苹果梨果袋果实品质

摘要:以7年生苹果梨为试材,研究不同套袋处理对其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栽培可显著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改善花青苷显色背景,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减小果皮厚度、果点大小,提高果实果皮光洁度,但果实单果质量有所降低。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同,在供试果袋中以瓦房店彤乐外灰里红袋效果最佳。

关键词:果袋;苹果梨;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61.2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193-02

收稿日期:2014-06-24

作者简介:孙继军(1982—),男,吉林磐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E-mail:sjjwr@126.com。

苹果梨是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肉质脆嫩,多汁,清新爽口,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3%,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辽宁省阜新市,苹果梨生产技术较落后,管理较粗放,果实品质较差,导致其市场竞争力较弱,果农经济收入较低。果实套袋栽培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对苹果梨进行套袋试验,旨在提高苹果梨的果实品质,减少果实农药残留,为果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镇,海拔 205 m,年平均气温 75 ℃,年平均降水量522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835 h,无霜期156 d左右。试验果园面积 2 hm2,沙壤土,有灌溉条件,其他管理水平较好。供试苹果梨树龄7年生,树形为开心形,行株距5 m×4 m,选择树相一致、生长良好、结果基本一致的苹果梨树作为试验树。7种育果袋为辽宁省果树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山东内红复合袋;处理2,青岛爱农外灰里黑袋;处理3,青岛爱农外黄里黑袋;处理4,小林制袋1-LP;处理5,小林制袋1-KK;处理6,大连久松外灰里红袋;处理7,瓦房店彤乐外灰里红袋;处理8,未套袋(对照)。套袋前喷杀虫剂、杀菌剂,于2012年7月4日(盛花后55 d)套袋,每个处理套1 000个果,每处理在采收时保证40个果,重复3次。摘袋时间为9月17日(采前13 d),采收后测定果实品质。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径,并计算果形指数;用电子秤测定果实平均单果质量;用FHM-5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用PO对照ETPAL-1型液体浓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丙酮法测定梨果皮花青素含量、总叶绿素 、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1]。

果实着色指数调查。果实着色分5级:1级,着色面积<30%;2级,着色面积30%~<50%;3级,着色面积50%~<70%;4级,着色面积70%~<90%;5级,着色面积≥90%。着色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着色指数=(∑各级果数×各级代表值)/(总果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套袋处理对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影响不同。未套袋处理(对照)苹果梨果实大小不均匀,果皮粗糙,果点大,果梗及萼洼处有锈斑,部分果实果形不端正,病虫危害严重,病虫果高于各套袋果,果实外观不好。套袋果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光滑,底色变浅,果形端正,病虫危害少,套袋处理的病虫果率与对照差异较大;套袋处理的果点均显著小于对照;在果点分布密度方面,以处理7(套瓦房店彤乐外灰里红袋)最小,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处理的果点密度均比对照小,说明套袋可以减小果点密度,但不同套袋处理的影响效果不同。各套袋果实果皮厚度均小于对照,说明套袋可降低果皮厚度;各套袋处理着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7着色效果最好;套袋对苹果梨果形指数影响较小。套袋降低了果实单果质量,不同套袋处理类型影响程度不一,各套袋处理单果质量均略低于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提供的微环境使果皮发育良好,明显改善果实着色效果,利于果形端正,提高果实外表光洁度,且可降低果点密度、果皮厚度、病虫果率等,以处理7效果最佳。

2.2 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各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维生素C等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其中各套袋处理总酸含量下降较多,使糖酸比值略有升高,导致套袋果的糖酸比值均高于对照。套袋后苹果梨果实的去皮硬度和带皮硬度明显提高,使果实更耐挤压和碰撞,提高了果实耐储运性能。综

表1 不同套袋处理对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处理 果实外观 果点密度

(个/cm2) 果点

(mm) 果皮厚度

(mm) 果形指数 着色指数

(%) 病虫果率

(%) 单果质量

(g)

1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12 0.48 0.17 0.798 38.90a 5.09b 304.2

2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11 0.47 0.13 0.856 39.20a 8.11b 305.4

3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10 0.46 0.15 0.803 28.93b 4.64b 302.5

4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11 0.49 0.18 0.798 29.01b 6.32b 304.1endprint

5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11 0.51 0.14 0.805 28.81b 4.00b 305.4

6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10 0.45 0.16 0.818 28.90b 5.52b 306.8

7 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光洁,有红晕 9 0.43 0.15 0.822 41.70a 4.29b 306.5

对照 果形不端正,大小不均匀,果皮粗糙,红 15 0.69 0.19 0.855 20.60c 19.50a 310.4

晕少,果梗及萼洼处有锈斑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2 不同套袋处理对苹果梨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处理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总糖含量

(%) 总酸含量

(%) 糖酸比 维生素C含量

(mg/kg) 果实去皮硬度

(kg/cm2) 果实带皮硬度

(kg/cm2)

1 13.70 9.88 0.30 32.93 729.8 7.72 12.73

2 13.60 10.04 0.29 34.62 744.6 7.56 12.69

3 13.80 9.55 0.29 32.93 771.7 8.40 13.41

4 13.70 9.86 0.27 36.51 734.3 8.48 13.36

5 13.90 10.06 0.29 34.68 744.7 7.66 12.77

6 13.60 9.69 0.27 35.89 698.5 7.80 12.91

7 14.00 9.93 0.29 34.24 776.9 7.92 13.02

对照 14.20 11.76 0.37 31.78 792.1 7.40 12.40

上,果袋的层数、纸的密度、透气性、遮光性等都直接影响果实的内在品质。造成套袋果实内含物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套袋后袋内光照较弱,透气性较差,果实的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呼吸作用强度提升,碳水化合物消耗较多。

2.3 不同套袋处理对果实色泽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套袋对苹果梨果皮中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明显影响。套袋果实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套纸果的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对照,说明套袋抑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合成。套袋显著降低了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对照果实果皮中叶绿素含量较高,影响了果实花青苷的显色背景,且叶绿素对红色形成有一定干扰和屏蔽作用,不利于果实着色;反之,套袋一方面提高了花青苷含量,改善了果实色泽,另一方面抑制果实果皮中叶绿素合成,叶绿素含量较低,改变了花青苷的显色背景,进一步提高了着色效果。由此可见,套袋可改善苹果梨果实色泽,以处理7(套瓦房店彤乐外灰里红袋)着色较好。

从图2可以看出,套袋可提高苹果梨果皮花青苷/叶绿素的比值,但不同套袋处理的影响不同。套袋果的果皮花青苷/叶绿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花青苷/叶绿素越大,果实颜色越鲜艳,以处理7效果最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可改善苹果梨果实的色泽,使果面光亮、着色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能。在供试的7种套袋处理中,以套瓦房店彤乐外灰里红袋改善果实色泽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套袋可显著改善苹果梨外观品质,提高果实糖酸比和果实硬度,减少病虫果,使果实着色鲜艳[2],提高果实商品性能[3]。套袋可显著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能,可提高苹果梨果实糖酸比,与卜万锁等的研究结果[4]基本一致。套袋可提高苹果梨果实硬度,提高其储藏性能,与Arakawa的研究结果[5]基本一致。果实花青苷/叶绿素越大,果实颜色越鲜艳,与于年文等的研究结果[3]基本一致。苹果梨经过套袋处理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与以往众多研究结论[6-8]一致。套袋降低果实单果质量,有较小的负面影响,与李秀菊等研究认为套袋对细胞分裂旺盛的幼果不利,果实呈变小趋势的结论[9]相一致。套袋使果实变小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不同套袋处理筛选试验,在供试7种套袋处理中选出了适宜阜新地区苹果梨的套袋处理:瓦房店彤乐外灰里红袋(处理7),该处理不但可明显改善

果实品质,且果实着色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史树德.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魏建梅,齐秀东,范崇辉,等. 双层纸袋对红富士苹果果皮色素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346-350.

[3]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等. 套袋对南果梨果皮色素含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9):103-107.

[4]卜万锁,牛自勉,赵红钰.套袋处理对苹果芳香物质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8,31(6):90-92.

[5]Arakava O. Photo-regulation of anthocyanin synthesis in apple fruit under UV-B and red light[J].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1988,29(8):1385-1390.

[6]赵志磊,李保国,齐国辉,等.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1):81-86.

[7]王少敏,高华君,张骁兵.梨果实套袋研究进展[J]. 中国果树,2002(6):47-50.

[8]李丙智,张林森.苹果·梨·葡萄无公害套袋栽培技术[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4.

[9]李秀菊,刘用生,束怀瑞.红富士苹果套袋果实色泽与激素含量的变化[J]. 园艺学报,1998,25(3):2-6.endprint

猜你喜欢
苹果梨果袋果实品质
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黄冠梨鸡爪病发生的影响
巴彦淖尔市苹果梨产业发展浅析
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型便携式果实套袋器的结构设计与应用
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关系的探讨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