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5.36.178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纳,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境也有了相应的重视。为此,该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道当中的护坡进行分析,以提高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的混凝土护坡结构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并为城市注入自然美景,加速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生态护坡在整治城市河道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 生态护坡 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V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c)-0178-02
在以往的城市河道整治案例中,通过修建河道护坡,可以实现城市的防洪抗涝能力以及水土保持能力的提高。然而以往的城市河道整治当中,对于护坡的设计主要在于强化其防洪排涝的能力,将河水同流域周边的土壤进行完全隔离,严重破坏了河道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为了解决这一生态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护坡理念逐步被社会大众所认可。
1 传统城市河道护坡现状分析
传统城市河道的护坡无论是结构设计亦或者是功能形态都相对单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与河流之间的矛盾,甚至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所面临的洪涝问题以及水土流失问题,但是却严重的破坏了河流本身的内部生态环境,并且往往会由此而引发极为严重的生态破坏效应,从而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1]。
以往的城市河道护坡在进行其结构设计时,多会采用混凝土进行护岸的加固作业,而在在形式的选择上多会采取倾斜或者是垂直这两种形式。并且在进行河道护坡的材料选取时多会以质地较为坚硬的材料对整个河道的表面进行封锁,从而在河流的水体与流域的土壤间构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将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阻隔,导致无法完成内陆水循环,这也导致了干旱期,城市的地下水无法从河水当中得到应有的补充,而在雨季期里,河水也难以渗透混凝土的阻隔进入地下水流域使水位降低,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压力。混凝土渗透进入地下水而使水位降低,这样排水就主要靠城市的排水系统,增加了城市排水压力,并进一步影响了城市可利用的水资源。由于以往的城市河道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生物生存环境,导致其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环被打破,城市河道丧失了应有的净化能力,导致水质极为恶劣。鉴于此种情况,国家专门提出生态建设观念,倡导水利工程向现代水利转变,建设生态型河道护坡水利工程[2]。
2 现代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设计
2.1 生态护坡的理论概述
所谓的生态护坡,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解决城市洪涝问题的层面,而是应该站在统筹考虑生态和谐的协调角度上进行护坡的设计工作。在进行生态护坡的设计时,首先便是要保证河岸的稳定与安全,并在此前提条件下充分发挥河道所拥有的天然特性,实现河流与土壤与生物这三者之间的循环与稳定,从而保证生物的正常生长,以达到仿自然的状态。生态护坡的建设应当建立在工程学、生态学以及植物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要重视护坡工程与周边的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相处相协调,并尽量维持河道原有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2.2 关于生态护坡的功能设计特点
由于生态护坡能够与流域内的众多子河流共同组建为完整的水生系统,因此对于整个流域内的水文调节具有极高的生态利用价值。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是稳固与安全,在河道护坡的设计结构中,其最基本的能力便是抗洪排涝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这也是任何水利工程最为基本的目的。其二则是协调性,由于在进行生态护坡的建设时,往往会采用具有亲水性、以及对生物不会造成严重危害的材料,以尽量维持该河道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因此不会破坏河道原有的生态循环系统,使得河道本身拥有的自我净化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河流水体与土壤与生物三者之间的正常循环。其三则是美化,由于生态护坡的建设能够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促进人文技术与自然景观交互融合,使城市更加具有自然美的气息[3]。
3 生态护坡建设当中的常用类型
3.1 植被型护坡
这种护坡方式通过人工种植植被的方式进行护坡建设,取代了原先的混凝土工艺,是较为常见的护坡类型之一。在进行建设时,通过采用较为简单的播撒草种以及平铺草皮的方式两种。虽然理论上播撒草种作为一种相对简单并且成本较为低廉的方式。但是所适用的河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适用于对于坡度较缓的河流岸边,并容易受只与植被种植类型的影响。同时也会由于在进行人工播撒时,草籽的播撒不够均匀,播撒的位置浅显而极为容易被流水冲走,从而不利于植被护坡的规模化,甚至会导致护坡区域的表层水土流失,进而威胁边坡的结构稳定性。而平铺草皮的护坡方式则是在人为坡面通过进行天然草皮的铺设工作以进行植物防护的一种有效措施,有利于解决在草籽的生长期间,河道的护坡出现了一定时期空白问题。
3.2 构筑三维土工式植被网
三维土工式的植被网主要是依据河道地形地质以及气候水文特点,通过将树脂进行化学处理,从而完成土壤的填充工作,并及时种上相应的植被从而完成三维土工式的植被结构网络。这种工程往往会由于树脂的网延展率过低以及强度过高的原因而不容易产生形变,并且在填充了土壤以及植被之后能够形成很好地固定效果,从而减轻了雨水的冲刷能力,摒弃在当植被的根系进一步长成后又能够对土壤进一步进行加固,从而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三维土工式的植被网护既融合了土工网格以及植被护坡优点,同时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对于植物生长也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廉价的成本以及施工简单方便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河流整治的护坡工程中。
3.3 植被与混凝土有机结合的生态护坡建设
所谓的植被与混凝土结合的生态护坡工程,是在多种护坡模式的基础上逐渐衍生而来的一种新颖的绿色生态护坡技术。通过对护坡的位置、土壤土质以及实际的绿化要求进行混凝土成分的确定,通常情况下护坡当中往往会使用碎石水泥以及其他植物能够生长的材料组成,在提高护坡的强度以及抗冲刷能力的同时,有效避免混凝土层的龟裂。同时由于混凝土所受的水位影响相对较小,因而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即使处于北方的寒冷地区,也可以有效减少其中所含有的水分,有利于降低冻害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当地原有的植被层被破坏而导致当地无法种植植被,又或者是由于气候因素、生物因素等影响时,这种护坡结构也可以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以降低环境和气候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生态平衡的恢复与重建。由于植被与混凝土有机结合的生态护坡可以保证河道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不受影响,并且有助于促进河流修复能力的提升,加之施工的工艺相对简单,科学技术运用合理,因而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被广泛运用[4]。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因而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也更加重视。相较于以往河道的护坡工程仅仅注重于边坡的稳定而忽视了河道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而言,新型生态护坡更加注重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城市与河流能够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岳亮亮,齐奇.生态护坡在辽宁省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5(4):34-36.
[2] 王均豪.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中国水运,2012(7):151-152.
[3] 秦亚丽.浅谈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J].陕西水利,2013(4):133-134.
[4] 郑丽丽,王斌.浅谈河道生态护坡设计[J].陕西水利,2015(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