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
我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英国伦敦温布尔登中学学习。刚到学校两周,就感受到英国教育的诡异之处。他们竟然有一个“失败周”,即学校用各种难题来打击学生。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神题课”和“死亡课”。
周一,学校数学教研组推出了两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考试试题。我跃跃欲试,因为我在中国的时候,数学成绩拔尖。数学老师琼斯在发完试卷后,对大家说道:“同学们,坦白地说,这份试题比较复杂,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难。”
我心想,中学生的数学题能难到哪里去呢?然而,当我看完试卷后,惊出一身冷汗,我对大部分试题都没有思路,别说得高分,就连及格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刹那间,我的心情跌到谷底,一种对数学从未有过的挫败感袭来。
翌日,考试成绩出来,我只得了28分。令我惊奇的是,我竟然跻身年级前5名,还受到了琼斯老师的表扬。琼斯老师对我说:“温布尔登中学是英国顶级的中学,学校大多数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我们担心学生因为自身完美而产生优越感,这样会让你们今后经不起挫折或裹足不前。开设‘失败周,就是为了让你们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的思想,了解无论谁失败都是可以接受的。”
周三,班主任又通知我们,周四学校将开设“死亡课”,模拟应对父母车祸。
周四一大早,我们就在学校大礼堂集合。来自殡仪馆的艾琳女士为我们讲述了她日常工作中的一些事情,讲完后,她让我们上台轮流扮演角色,模拟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散场后,我找到艾琳女士问:“老师,为什么要开设这样的课程,在我们面前展示阴暗面呢?”
艾琳女士笑着答道:“通过这样的课程,让你们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有助于你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英国的学校中十分常见。除了这些,英国的中学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法庭参观,并旁听审讯现场。此举意在不刻意保持学生们心灵的‘纯洁,不回避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以防你们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张有军摘自《杂文选刊》)(责编 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