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田 原
实现同步小康要保住绿水青山
文丨田 原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秀美的多彩贵州,是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安排部署。我们要正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在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在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尽管一些国家也出现过先发展经济后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但都从曲折发展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视和着力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对我们国家、尤其是贵州,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到2020年,全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伟大战略决策。贵州省委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提出在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地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策。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重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是“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位一体”建设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根巨大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渗透经济和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五位一体”建设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引擎。
生态文明是基础,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的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从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而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等地位着力建设好,做好“五位一体”建设一起抓,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一起要。
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嘱目的巨大成就,但也确实出现过重蹈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建设、后治理,先发展经济、后重视生态的曲折路径,在贵州更是如此,教训极为深刻。
首先是庞大的人口规模对资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在贵州较为突出。
其次是资源形势十分严峻。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广,贵州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损害后非常难以修复和恢复。贵州资源虽然丰富,但几十年来的开发利用,许多资源濒临枯渴境况。“八山一水一分田”,说明贵州耕地少,水资源较为紧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交通运输旅途建设的加快,对土地、耕地、山林的需求在增加,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减少,仅土地一项,据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2014年9月22日公布),贵州全省土地资源大约26416万亩,其中耕地约6844万亩,林地草地约16199万亩,城镇乡村工矿占地681万亩,其他土地约2694万亩。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占用土地和耕地将继续增加,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由于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形势,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达110多个。水资源有限和人们对水资源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我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又一瓶颈。贵州虽有较丰富的水资源,但山高水低,农业占用水资源约85%以上。城镇生活用水定额比全国偏高,但仍处予粗放用水状态。贵州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土污染也大,石漠化也很严重,水使用功能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势在必行。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在加快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背后,一定要坚守住生态文明这条底线,不能以牺牲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为代价,尤其是以牺牲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土地和耕地资源为代价。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发展与生态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他殷切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发展和要实现的重要目标。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同推进。要书写好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贵州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中既要重视发展,又要重视生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两手都要硬,两个不能丢。
我们要始终站在战略和全面的高度牢固地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文化素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省上下都要齐心协力,共念生态文明词,同唱生态文明歌,要厘清思路,既要算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账,又要算好生态文明建设账,善做生态环境破坏的“减法”,勤做生态环境建设的“加法”。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全局账、算综合账,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每个公民都要懂绿,以实际行为爱绿、种绿、护绿、兴绿,自觉同时书写好发展和生态两篇大文章。
要搞好规划,科学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无论是交通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还是城镇化建设和其他方面建设,都要按照坚守“两条底线”的要求,切实把发展和生态统筹规划一起推进,防止建设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或先建设(发展)后治理的“怪病”随之漫延,最后导致经济暂时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发展基础没有(脆弱)了。
要立法保障。我们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强生态立法,完善法规体系,细化法律条规,划清法律底线和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把发展与生态、金山银山与绿水清山纳入法治的轨道。务必做到,凡是重视发展忽视生态的地方、单位和人员,都要依法问责,依法处理,执法必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
要加强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全过程。要坚守住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得到有效保证,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才能有牢固的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贵州省社科院基地 责任编辑/任廷会)
作者(左一)在毕节市大方县核桃木寨调研(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