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的“问答体”抗战宣传

2015-06-14 03:05吴碧蓉陈希亮
档案与建设 2015年3期
关键词:冯玉祥抗日抗战

吴碧蓉 陈希亮

(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18)

冯玉祥(1882—1948)是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抗战时期,冯玉祥进行了大量的文化和宣传活动,对抗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革前辈,也为纪念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兹对其“问答体”抗战宣传作一评述。

一、独具特色的“问答体”抗战宣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冯玉祥力主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又积极支持沪战。1933年5月,他更是亲自招集吉鸿昌、方振武等旧部,领导发起誉满中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之抗战。1935年底,冯玉祥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年8—10月又先后兼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然而由于冯玉祥一手创建的西北军已经解体,加之蒋介石的处处防范,冯玉祥虽然位居高位,却没有实权,至此他不可能再直接统帅军队驰骋抗日战场。然而,他凭着崇高的威望、广泛的影响以及卓越的工作,对抗战依然作出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多方面重大贡献,如敦促蒋介石联共抗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汪精卫集团卖国投敌,支持文化界抗战,营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督察国防工事,发起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开展社会慈善,等等。抗战宣传、民众动员,更是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重要方面。

《不忘国仇问答》

《冯副委员长抗战言论集》

全面抗战初期,冯玉祥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抗战宣传上。他发表了大量的谈话或演讲,创作了大量诗歌,编撰或出版了大量的抗战书籍。其中,他那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丘八诗”早已风靡一时,为各界所推崇。与“丘八诗”风格接近、交相辉映,同样独具特色的“问答体文”,却较少被人们所了解和提及,而这同样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何谓“问答体文”?它是文章的一种体裁,或称“问答式文”,就是采用问答形式发表的讲话或撰写的著作文章。“问答体文”早已有之,并非冯玉祥所发明,更非冯玉祥一人所使用,但冯玉祥用得比较多,比较得心应手,也比较与众不同。一般“问答体文”,具有明显的答疑解惑性质,其内容多是知识性或理论性比较强的议题,抑或是访谈类文章。冯玉祥的“问答体文”则与其“丘八诗”同出一源,相得益彰,大多是自问自答,比较随意、活泼、大众化、口语化,用于说故事、讲道理或陈述事实,是完全从宣传效果考虑的一种大众化传播手段。正如冯玉祥所说,因为他是“大兵诗人”,故其诗乃“丘八诗”;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因为他是“布衣将军”,故其文特别是“问答体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独具特色、更便于大众接受的“丘八文”。

二、冯玉祥“问答体”抗战宣传概述

1938年3月,冯玉祥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支持下,在汉口创办了三户图书印刷社,出版宣传抗日的进步书刊。该印刷社取“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典故,寓意为尽管眼下暴日很强大、中国贫穷落后,但抗战必胜。

抗战初期冯玉祥的许多重要著述,如《日本对在华外人之暴行》(汉口:三户图书印刷社1938年5月初版)、《不忘国仇问答》(汉口:三户图书印刷社1938年3月初版)、《抗日游击战术问答》(汉口:生活书店1938年2月初版)、《抗日的模范军人》(汉口:三户图书印刷社1938年5月初版)、《民众训练问答》(收入《民众动员问题》,汉口:独立出版社1938年4月初版)、《多一分准备,早一天胜利》(收入《冯副委员长抗战言论集》,生活书店1940年4月初版;另见1939年出版的《抗战十问图说》),都是采用“问答体”形式撰著的,其中大多数又是在他自己创办的三户图书印刷社出版的。据冯玉祥在1945年12月出版的《建国问答》中说,他在抗战初期还编过官兵爱民问答、官长带兵问答、学生抗战问答、工人抗战问答、民众抗战问答等“问答体”著作。

《日本对在华外人之暴行》共317个问答,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地列举日本侵略者对在华外国人(包括美、英、苏、德、意等国人)的种种暴行,如直接的人身伤害,破坏列强在华的经济利益,侵犯列强在中国的权利,破坏列强在华的学校、报馆、医院、教堂等设施;提醒友邦认清,日本是中国和列强共同的敌人,“征服中国”只不过是其“征服世界”的奠基石;呼吁列强明瞭中国抗战的意义和日军暴行的事实,不要迁就和纵容日本,与中国携手抗击侵略者。该书对诸如1937年8月26日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遭日本飞机猛烈的空中扫射和炸弹轰炸等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等,都有极为详尽的细节描述,读后令人震惊又令人信服。

《不忘国仇问答》共100 个问答,一部分根据已出版的报刊和专书上的记载,一部分根据抗日战场的亲身见闻,“把倭寇残杀我同胞、奸淫我妇女、劫掠我财物的种种暴行,一一宣布出来,使普通民众知道日本强盗不仅要亡我国家,并且要灭我种族,我们抗战则生,不抗战必死”。该书封面为刀穿心和剑戳骨的血淋淋的图案,警示国仇之“刻骨铭心”。书中在谈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时,特别列举了大批难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惨遭日军屠戮的事实以及臭名昭著的日军杀人竞赛——“百人斩”,这是有关南京大屠杀最早的报道之一,其出自冯玉祥之口笔,意义非凡。

《抗日游击战术问答》共101个问答。作者认为:“游击队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在抗日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游击队必须和强有力的正规军配合起来,才能把日本强盗打出国境。”该书回答了“抗日为什么要用游击战?”“游击战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游击战的战斗方法是什么?”“游击队怎样发动群众?”“游击战为什么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问题,并对中共领导的游击战给予极高的评价。

《抗日的模范军人》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以劣势的武器战胜强暴的侵略者,依靠的是军队和人民的奋斗与牺牲精神。”本书共500个问答,介绍了46个英雄个人或群体,他们中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吉星文、佟麟阁、赵登禹、王铭章、张自忠、郝梦龄等,有共产党高级将领林彪、聂荣臻、叶成焕等,也有闸北八百壮士、宝山三士兵等英雄群体,有范筑先等国民党的行政督察专员,还有“一个无名英雄”等平凡人物。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抗战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提高我国军民的抗战情绪,加深敌人厌战与反战的思想,赢取国际社会的钦佩、同情和实际援助。

《民众训练问答》共64 个问答。作者认为:“抗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既已抱定抗战到底的决心,就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此前我们还有很艰苦的路要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让每个同胞都起来参加抗战。”书中详列普通民众在抗战中可以做的事:为军队引路、挖战壕、捉汉奸、抬伤员、报告消息、帮助运输……作者提出,要让每个民众晓得自己在抗战中的任务和应担负的责任;要把全国壮丁个个训练成抗日的战士。

《多一分准备,早一天胜利》是冯玉祥在贵州省政府扩大纪念周的一篇演讲,文中详录了其每次对官兵讲话都要提到的自己编的十条问答。这十条问答是:

问:是谁杀死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兄弟?

答:日本鬼子!

问:是谁奸淫了我们同胞的妇女姊妹?

答:日本鬼子!

问:是谁烧毁了我们同胞的房屋工厂?

答:日本鬼子!

问:是谁抢掠了我们同胞的金银财产?

答:日本鬼子!

问:是谁侵占了我们的广大土地——东北四省、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汉口等等地方?

答:日本鬼子!

问:这样说来,日本鬼子是不是我们的仇人呢?

答:是的!

问:这仇大不大呢?

答:这是不共戴天的仇!

问:这仇有多深呢?

答:这仇比海还深!

问:这仇不报,我们还是不是人呢?

答:这仇不报,不但不是人类,而且连猪狗都不如!

问:既是这样,你能不能从今天起下一个新的决心去报仇呢?

答:一定的,一定去报仇!

以上十条问答,很有代表性,是冯玉祥“问答体”抗战宣传的缩影和典范。

三、冯氏“问答体”抗战宣传之评价

冯玉祥戎马一生,少小入伍从军,只读过一年多的私塾,文化基础薄弱,但他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勤奋自学,又延揽聘请了一批能说会写的文人幕僚时时请益,因而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功力,这使得他能够借助“笔杆子”幕僚的帮助编撰大量的著作文章。然而,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训练有素的文人,故他的著述不以文采见长,也不以理论见长。又由于他军人本色,性格豪爽,长于演说,办事果敢,因而文风质朴、明快,语言通俗、晓畅。此乃“问答体”的文字风格。

冯玉祥虽出身于旧军阀,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贯穿其一生。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他始终坚持抗战,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对日妥协和投降,也反对蒋介石的种种反共举措。他高度重视发动民众,坚持全面抗战,反对片面抗战。抗战救国是他这一时期所有作品(无论是诗歌、歌曲、绘画,还是演说、文章、小册子)共同的唯一的主题,此乃“问答体”的内容风格。

《建国问答》

《抗日游击战术问答》

冯玉祥的“问答体”抗战宣传作品几乎都有简短的自序和跋。在序跋中他反复提到,“问答体”的特点是“粗而俗”、“字句简单明白”、“易懂易记易温习”、“用简单的文字,写出熟悉的事实”。冯玉祥这里所说的“粗”并非粗糙,而是不事雕琢;“俗”并非鄙俗,而是通俗晓畅。冯玉祥曾说,他编选的抗战问答声情并茂,“虽没有两只脚、两个翅膀,而能飞到每位老百姓的手中、心中”,极适合在大众特别是军人中反复练习。他希望这些问答“能让百姓熟记,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以激发他们做出有力量的行动”,而且事实上“收到很大实效”。

在抗战中和冯玉祥有过密切合作的中共领导人对冯氏“问答体”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周恩来称赞冯玉祥:“先生长于演说,凡有集会,有先生到必满座,有先生讲话,没有不终场而去的。”“先生最喜接近大兵和老百姓,故能深知士兵生活、民间疾苦,也最懂得军民合作之利,这是近日抗战所必需。”“丘八诗体为先生所倡,兴会所至,嬉笑怒骂,都成文章”,先生“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为“抗战的中流砥柱”。董必武称其“语妙并州快剪刀”。郭沫若称其“丘八诗章石点头”。邓颖超称其“写诗写文章,亦庄亦谐如口出”。茅盾称其“文章入伍,文章下乡”。上述评价,有的虽是就“丘八诗”而立论,但对于主题、取材、文字、格调、效果都如出一辙的“问答体”也是完全适用的。

冯玉祥的“问答体”抗战宣传,以其抗日救国的鲜明主题、明白如话的文字风格、朗朗上口的语言特色、慷慨激昂的非凡气势、立竿见影的鼓动效果,为大众所需要、所欢迎、所接受,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独特的、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冯玉祥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冯玉祥智斗日顽
寄冯玉祥书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