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萍,朱笑夏,金 玥,陶庆文,邬巧玲,阎小萍⋆
(1.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风湿病科,北京 100029;2.免疫炎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新骨的形成是其主要特征, 可以导致韧带骨赘的形成、脊柱和骶髂关节的强直[1]。 近年来研究显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下降在AS 中普遍存在[2],所导致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频率为50%~92%[3]。 AS 并发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患者发病更早、病情更重,骨密度的下降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脊柱畸形、骨折的危险性[4]。阎小萍教授在总结焦树德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提出AS 的中医病名为“大偻”[5,6],并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寒热为纲”的辨证体系[7]。 本研究选取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各45 例进行观察,以探讨不同寒热证型AS 患者骨密度、疾病活动度的特点。
1.1.1 AS 诊断标准
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 年修订的AS 纽约分类标准[8]。
1.1.2 中医证候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风湿病协作组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结合焦树德教授和阎小萍教授长期临床辨证论治AS 的经验[7],综合拟定而成。
肾虚督寒证:证候特点为腰臀胯疼痛,僵硬不舒,伴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遇寒加重,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或脊柱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受限,可兼男子阴囊湿冷,女子白带滑寒,舌苔薄白或白厚,脉沉弦或沉弦细。
肾虚湿热证: 证候特点为腰骶疼痛, 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发热,四肢关节红肿热痛或伴有积液屈伸不利,目赤肿痛,口渴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呆,肢体困重,身热不扬,绵绵不解,大便干或溏软,或黏滞不爽,溲黄,舌红,苔黄或黄厚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1.1.3 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诊断标准[9]
绝经后的妇女和50 岁以上的男性,骨密度水平通常采用T-Score (T 值) 表示,T 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即T≥-1.0 为正常, -2.5<T<-1.0 为骨量减少,T≤-2.5 为骨质疏松。 儿童、绝经前的妇女和50 岁以下的男性,骨密度水平用Z 值表示,Z 值=(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符合上述AS 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男女均可,年龄在20 岁~45 岁。 排除标准:绝经妇女、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使用激素患者,合并有其它风湿病的患者。
90 例患者来自2012 年7 月~2014 年5 月在我院中医风湿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肾虚督寒证组(简称寒证组)患者45 例,其中男35 例、女10 例;年龄20~45 岁,平均31.2±7.8 岁;病程1.5~26 年,平均7.80±5.23 年。 HLA-B27 阳性38 例、阴性7例;骶髂关节X 线分级[12]:Ⅱ级8 例、Ⅲ级17 例、Ⅳ级20 例;肾虚湿热证组(简称热证组)患者45例,其中男41 例、女4 例;年龄22~45 岁,平均31.62±8.31 岁;病程2~23 年,平均9.28±6.34 年。HLA-B27 阳性38 例、阴性7 例;骶髂关节X 线分级[1]:Ⅱ级14 例、Ⅲ级9 例、Ⅳ级22 例。 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一般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实验室指标: 于清晨空腹采集2 组AS 患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
临床症状、 体征: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10]和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11],枕墙距[12](cm),颌柄距[12](cm),指地距[12](cm),胸廓活动度[12](cm),Schober 征[12](cm)。
骨密度:(1)用双能X 线法(DEXA)检测AS患者腰椎、 股骨颈、 股骨粗隆骨密度, 使用美国Lunar 公司的IDXA 型骨密度仪, 腰椎精确度误差<1/1000,股骨颈精确度误差<3/1000。 其中腰椎骨密度取(L1-4)平均值。 (2)超声骨密度:测量AS 患者双足跟T 值, 采用美国GE 公司Achilles QUS 系统超声骨强度仪,精确度误差<2%。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检验。
表1 示,热证组ESR、CRP、BASDAI 均显著高于寒证组(均P<0.05)。
表2 示, 寒证组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23 例(51.11%),热证组21 例(46.66%),2 组间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寒证组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左跟骨T 值均显著低于热证组(均P<0.05)。
表1 2 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体征的比较(±s)
表1 2 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体征的比较(±s)
注:与肾虚湿热证组比较,*P<0.05。
组别 ESR(mm/h) CRP(mg/dl) BASDAI BASFI 枕墙距(cm) 指地距(cm) 颌柄距(cm) 胸廓活动度(cm) Schober征(cm)寒证组 18.38±17.29* 1.44±1.23* 2.74±1.77* 2.00±2.66 4.50±7.09 16.3±14.07 2.88±3.48 3.52±1.78 4.79±1.93热证组 28.68±24.24 2.57±2.68 3.69±2.18 2.36±2.41 4.83±5.29 20.6±17.54 3.46±3.37 3.26±2.08 4.63±2.39
表2 2 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及骨密度比较 n(%),±s
表2 2 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率及骨密度比较 n(%),±s
注:与肾虚湿热证组比较,*P<0.05。
组别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腰椎BMD(g/cm2) 股骨颈BMD(g/cm2) 股骨粗隆BMD(g/cm2) 右跟骨T 值 左跟骨T 值寒证组 18(40.00) 5(11.11) 1.02±0.13* 0.97±0.21* 0.79±0.14 -0.96±1.67 -1.30±2.66*热证组 20(44.44) 1(2.22) 1.12±0.24 1.02±0.68 0.77±0.24 -1.22±1.75 -0.86±1.58
寒证组左跟骨T 值与年龄、指地距显著负相关 (r=-0.746、-0.005,P<0.01); 热证组股骨颈BMD 与ESR、CRP、指地距显著负相关(r=-0.301、-0.342、-0.372,P<0.05),左跟骨T 值与枕墙距、指地距、 颌柄距显著负相关 (r=-0.553、-0.666、-0.632,P<0.01)。
AS 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和不同程度累及外周关节的慢性炎性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 男性居多, 与HLA-B27 相关。 阎小萍教授提出大偻(AS)的病因病机在于“肾督阳气亏虚,风寒湿热诸邪深侵肾督而致”。肾督阳虚是本病的内因,寒湿之邪入侵是其外因,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盛,影响筋骨的荣养而致脊柱伛偻,形成大偻。此外,嗜食辛辣、久居湿热之地或久服温热药物, 亦可使湿热蕴结或邪气从阳化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热盛伤阴,筋脉失养,亦可生“大偻”。 因此将AS 中医证型概括为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提出了“以寒热辨证为纲要”的辨治体系。
本研究发现, 热证组的血沉、C 反应蛋白、BASDAI 明显高于寒证组。 有研究表明[13],ESR、CRP 在AS 活动期较稳定期有明显升高。 BASDAI是ASAS 工作组推荐的评价疾病活动性的指标。有学者[14]发现寒湿痹阻证的BASDAI 较其他证型低, 认为其出现在AS 发病早期或病情缓解期较多,而急性期较少。 本研究中,热证组的BASDAI显著高于寒证组, 提示热证组的患者疾病活动度更高。说明热证患者以邪气盛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急性期,热为阳邪,阳性主动,湿与热互结,湿热蕴结,留滞经络、关节,故热证常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AS 的骨质改变一方面表现为特征性的慢性炎症部位的新骨形成, 另一方面又表现为骨密度减低及骨折风险增加[13],研究认为,在AS 早期,脊柱活动度受限尚不明显时,骨质疏松就已出现[14],AS 继发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极为普遍,发生率为50%~92%[3]。 本研究显示,寒证组AS 患者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1.11%, 热证组为46.66%,与既往研究相符[3],两组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说明无论寒证热证均有较高的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的发生。 此外我们发现, 寒证组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热证组,且寒证组腰椎BMD、股骨颈BMD、左跟骨T值均显著低于热证组。 肾主骨,肾精不足,无以化生肾阳、肾阴,肾阳不足,肾失温煦,骨之生长失其动力;肾阴不足,骨失濡养,而质松质脆。督脉循行于背部脊柱,与AS 发病部位密切相关,腰为肾之府,肾督亏虚,外邪深侵肾督而致骨质受损,骨质受损与AS 引起的骨质疏松表现相符。 可以认为AS 患者以骨量减少为标志的BMD 的降低, 是骨质受损的外在表现,同时与肾督亏虚密切相关。督脉主一身之阳, 肾乃元阳之本,AS 寒证者感寒邪偏盛,阳气更为不足,肾精受损程度更重,因此骨密度减低表现重于热证。 提示寒证者正气更为不足,治疗中应更注重补肾壮骨以扶正。
本研究发现,寒证组左跟骨BMD 与年龄、指地距呈负相关,热证组股骨颈BMD 与ESR、CRP、指地距呈负相关, 左跟骨BMD 与枕墙距、 指地距、颌柄距负相关。说明年龄、疾病活动、肢体活动功能,是影响AS 骨密度的因素,与报道[4]相符。
[1] Sampaio-Barros PD,Keiserman M,Meirelles Ede S,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Rev Bras Reumatol,2013,53(3):242-257.
[2] Mullaji AB,Upadhyay SS,Ho EW.Bone mineral dens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J Bone Joint Surg (Br),1994,76(8): 660-665.
[3] Bessant R,Harris C,Keat A.Audit of the diagnosis,assessment,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Rheumatol,2003,30(4):779-782.
[4] 李雪,王俊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3034-3036.
[5] 焦树德 “大偻”刍议.中华中医药信息杂志[J].2000,7(6):1-3.
[6] 阎小萍. 强直性脊柱炎[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5-96.
[7] 陶庆文,徐愿.基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7):730-733.
[8] vander Linden S,Valkenburg HA,Cats A.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Aproposal For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a [J].Arthritis Rheum,1984,27(4):361-368.
[9]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2011 年)[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10] Garrett S,Jenkinson TR,Kennedy LG,et al.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disease statu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J].J Rheumatol,1994,21(12):2286-2291.
[11] Calin A,Garrett S,Whitelock H,et al.A new approach to defining functional abil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J].J Rheumatol,1994,21(12):2281-2285.
[12] 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1-162.
[13] Wendling D.Bone loss in AS:can we put the puzzle together?[J].J Rheumatol,2005,32:1184-1185.
[14] 周晓莉,张鹏,周伯炜.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2013,29(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