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康明
推进贵州水务产业一体化
文丨金康明
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是贵州省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实现水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水务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进程中重要的民生工程、先导性基础设施。
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贵州省各市(州、新区)及大部分县(市、区、特区)已相继组建了水务局,基本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但防洪排涝、水源保护、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等仍未形成联动,水价改革相对滞后,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核定及水费计收管理办法执行还不到位,不利于管理水资源、整合水资金、盘活水资产、创造水价值。
在水务产业方面,行业市场化起步较晚、市场化率较低,供排水单位多为市县级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差、融资能力弱,建设投入不足、管网设备老化、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自1998年以来,汉氏、碧水源、北控、中信、威立雅等水务企业相继进入贵州水务市场,投资建设了一批水务项目,这种与国际、国内大型水务集团合作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贵安新区、新蒲新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供排水市场也相继组建了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为新区、园区提供供排水、污水处理服务,发展前景较好。
作者(中)在黔西南州调研骨干水源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作者供图)
2014年1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供水、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继印发了PPP模式指导意见、操作指南。国家积极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为水务产业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早在2005年,水利部就制定并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省各个市(州、新区)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2015年贵州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省水利厅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协商制定《关于深化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报省政府研究,为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加快推进城乡涉水事务管理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水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年底前全面实现市县两级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工作,分别设置了农业综合水价、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乡供水水价等3个改革专题,拟于今年分别出台《贵州省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及《贵州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及水费计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贵州省城乡供水水价改革指导意见》。贵州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为水务产业一体化提供了市场化运作基础。
处理之后北侧JC3、JC2稳定在现在的标高上,其他JC1、JC4基础平稳缓慢地被抬升但仍未达到规范要求。因此采用八台液压千斤顶加以电脑辅助顶升控制,井架快速回倾至规范允许值以内井架垫板下口加塞大截面钢板补衬,用C50高标号砼二次灌注。经矿方地测部门长期观测,井架未发生新的倾斜。
贵州省加快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将形成一批以城市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为主的供排水新兴市场,为改革初期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提供了主战场。
为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注资成立了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水投公司于2012年3月组建了贵州水投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投资合作方式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
贵州水务股份公司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带领全省各县市区水务一体化改革,盘活资源资产存量、突破资金资本增量。目前,水业产业基金已列为省内金融创新重点支持对象,水务股份公司已列为贵州省未来上市企业重点培育对象。
贵州水务股份公司采用PPP模式设立产业基金、股份公司的做法,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鼓励省水投公司积极探索完善该模式,成为全省示范。
以PPP模式推进贵州省水务产业一体化,有利于发挥贵州水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有利于培育本土水务企业做大做强并成功上市,有利于增强省水投公司去平台化后融资建设重大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为守住生态底线、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高标准的污水处理综合利用服务。
推进贵州省水务产业一体化,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明确相应的行业管理部门、事业单位、行业运营公司或其他相关机构,作为政府授权的项目实施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负责PPP项目的前期评估论证、实施方案编制、合作伙伴选择、项目合同签订、项目组织实施以及合作期满移交等工作。
全省水务产业一体化,需要多方发力协调推进。
一是省政府在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以省水投公司作为政府授权的PPP模式水务产业一体化项目实施机构,全面重组和整合区域水务类国有资产、业务、人员等行业资源,谋求行业的内生效益,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打造区域超级水务品牌。
二是在落实省水投公司注册资本金及后续注资时,除注入一定比例现金外,可考虑划转部分省属优质资产至公司,以增强其负债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水价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水务行业的战略利益、核心利益。水价改革成功,是扭转行业性亏损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和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是水价改革的关键内容。
推进水价改革,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原水水价形成机制。严格按照“保本、微利”和“新水新价、一水一价”的原则,合理核定新建骨干水源工程供水价格。原水价格实行定价期内“一次定价,分步调整”,原则上三年一调整、三步调整到位,第一步实施水价应满足项目运行所需成本费用,调价周期尽可能与自来水终端调价周期一致。由于原水水价上涨导致终端水费上涨,对低收入家庭造成影响的,可借鉴重庆部分地区的做法对水费采取补贴政策。
其次要逐步建立以水价可承受能力为基础、政府购买服务为补充的水价形成机制。鼓励原水生产单位按照“覆盖供水成本、费用”的原则合理核定新建骨干水源工程原水水价,结合用水户水价可承受能力合理分摊水费,超出用水户可承受能力外的部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集中支付给投资人,既满足了保民生、促稳定的需求,又保障了投资人的供水权益,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培育供水工程投资资本市场。政府购买服务部分水费按黔府发〔2013〕18号文件规定由省级财政按年平均支付给省水投公司,用水户承担部分水费按实际用水费扣除政府购买服务部分水费后据实支付。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自来水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以成本监审为基础,建立水价与成本之间的法治化、动态化的联动调整机制,逐步推行资源水价、水利工程水价和城市供水终端水价的联动调整机制。
(作者系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杨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