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士大夫人格典范:阳明之父王华(一)
王阳明从小受父亲培养教育,在他后来一生出处进退行为中也有明显体现,反映家族累世积德的风气已潜移默化地积淀在他的内心,构成他一生思想品性极为重要的风格特征。
张新民
著名儒家学者,贵州大学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儒学会副会长。
王阳明祖辈历经六世,至父亲王华以进士起家,不仅标志着家族的兴盛发达,王家从此成为当地一大著姓。而且预示着浙学的耀眼夺目,浙中学术因此更多了一位后起之秀。
王华(1446-1522)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无事时便读书龙泉山,学者多称其为龙山先生。王华一出生就显得警敏绝人,其父经常抱着他逗乐,顺便口授古代诗歌,他居然一入耳就能成诵,受教读书后更是过目不忘。六岁时,他与一群儿童在河滨戏水,看见有一外乡客人来水边洗脚,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离开时竟丢掉了随身钱囊。王华拾取一看,里面赫然装有数十两金子。王华推测那人酒醒后必来寻取,同时又担心自己离开后,别人会来捡走,于是将钱袋投入水中隐蔽易检处,自己则坐在岸边等候。果然不久那人便哭着回到原地。他于是迎上去问:是不是找你的金子?同时指明钱袋放置地点。那人重获丢失的钱囊,高兴之余便取出一金作为酬谢。王华笑着拒绝说:我没拿走你的数十金,现在会要你的一金吗?那人既惭愧又感动。
王华自幼勤奋好学。一次母亲岑太夫人在窗下纺织,他端坐一旁安静读书。这时余姚城中正在举行迎春活动,四周邻里少儿无不雀跃欢呼,纷纷跑出去看热闹。惟独王华一人安坐家中读书不辍。母亲见状遂劝他说:停一会儿看书,也去看看热闹吧?他回答:母亲恐怕说得不对吧,看热闹哪有看书重要?母亲听后高兴地说:是我说得不对,儿子才说得对啊!
王氏家族以孝道世代传家,王华也以孝友闻名乡里。但他的孝友完全出于自然天性,决无丝毫的人为造作。例如他科考高中为官后,衣食之外的俸禄盈余,一概分给家族中的各位堂弟,把他们的子女看成是自己的亲女。对父母的“色养”更是无所不至。母亲百岁之时,他已年过古稀,但他还是无论早晚都像儿童一样,欢颜乐色地陪母亲说笑,为她按摩,扶她走路,寸步不离。一次受亲朋好友之邀,临时乘船外出,上船未久即念及老母年迈,蹙然心痛难忍,赶紧拨转船头,返家后才稍觉安心。母亲病殁后,他食不安,睡难眠,因哀毁过度,遂大病一场,卧床一年多才略有好转,从此身体日见衰弱,嘉靖元年(1522)逝世,享年77岁。
王阳明从小受父亲培养教育,父亲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好学、孝友等品格,在他后来一生出处进退行为中也有明显体现,反映家族累世积德的风气已潜移默化地积淀在他的内心,构成他一生思想品性极为重要的风格特征。其中影响最大者当然是他的父亲——王华。父亲的所作所为,直接与他的人生经历、政治生涯有关者,可举之事颇多。如论其影响最大者,则莫过于科举入仕对家族生活的巨大改变。
王华于成化十七年(1481)高中廷试榜首,成为进土第一甲第一人——状元。这不仅意味着王华自身的命运发生改变,从此踏上官宦旅途,而且也象征着整个王氏家族的兴盛发达,可以说是王氏家族成为地方显赫旺族的转折性标志。王阳明自幼跟随父亲,11岁父亲进京供职,他与祖父王伦跟随入京,直到17岁返归家乡转江西洪都娶亲,才算暂时离开父亲。京师的生活必然扩大了他的阅历眼界,使他有机会结交更多有识之士。而七日“格竹”失败的故事,后来传为中国思想史上的趣谈,便是他跟随父亲在京城官署,用生命行为做出的一次历史性实验。王华后来又参修《宪庙实录》、《大明会典》、《通鉴纂要》,又长时间充任经筵讲官,为皇帝及太子授课,讲过《劝学疏》,希望“圣德天健,自能乾乾不息。而宋儒程颐所谓涵养本原,熏陶德性者,必接贤士大夫之时多,而后可免于一暴十寒之患。”尽管规劝很严,但仍得到孝宗的赏识,以致一天连讲好几次,内容多为劝上亲仁贤,远邪佞,勤奋圣学,防戒逸豫。他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虽然王阳明后来多次卷入政治风暴漩涡中心,但父亲那里了解到的朝廷掌故,必然也成为他行为抉择的一个判断依据,构成他政治思想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王华气质醇厚,待人仁恕坦直,从不矫言饰行,谈笑议论,无论公庭私所,决无两语。人有片善,则赞不绝口;人有急难,则忘己救之;人有过恶,则直言规劝。一生诗文颇多,均信笔立就,不事雕刻,但取词达而已,撰有《龙山稿》、《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凡四十六卷。观父亦可以知子,从王华身上,也可看到王阳明的某些性格特征。故前人以为凡王华欲为而未能为之事,都在王阳明身上大有显发而得以用之。足以证明王华一生的行为事履,显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王阳明的精神世界。(责任编辑/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