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跃“农”门
——鲤鱼村美丽乡村建设观察

2015-06-13 08:52张立人
当代贵州 2015年11期
关键词:鲤鱼广场总书记

文丨本刊记者 张立人

鲤鱼跃“农”门
——鲤鱼村美丽乡村建设观察

文丨本刊记者 张立人

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箐介绍鲤鱼村的近况,听说村民们经济建设热情度非常高,还建起了民族文化广场,村庄干净整洁。总书记听了高兴地说道:“王菁呀,你也代表我向乡亲们问好,祝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苗家处处赛歌场,歌声悠扬传四方。三农花开苗乡醉,民主和谐又富强。”

2014年12月6日,鲤鱼村村民在寨门举行盛大的迎宾仪式,送红鸡蛋、敬苗家小锅酒、整齐的队形、敲锣打鼓、跳着苗族板凳舞喜迎嘉宾,让来宾们都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浓厚的节日氛围。

这一天在黔西南州兴仁县鲤鱼村,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共同举办“好歌旅游节”,用民族山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村民们还举办了“摸鱼”、“赶鹅”、“斗鸡”等民族传统节目比赛,时下已寒冬,村子里却呈热火朝天的景象。

鲤鱼村因坐落在群山中的一片鲤鱼形状的平地上,又有盛产鲤鱼的鲤鱼湖,当地人都称这里为鲤鱼坝。

长期以来,“贫困”、“落后”一直是鲤鱼村的代名词。然而,通过新农村建设,鲤鱼村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崭新漂亮的居民房屋、修砌整齐的排水沟渠、公园式的健身广场、相映成趣的宣传墙面……曾经的蛮夷正在成为历史。

如今在这片坝子里,一幅崭新的美丽乡村画卷正生机勃勃地展开。

牢记关怀化动力凝心聚力建新村

2011年5月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鲤鱼村视察工作,带来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对鲤鱼村的发展作出了具体指示。

“你们一定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靠自己的双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支持的基础上,迸发出活力,产生更大的效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时时激励着鲤鱼村的村民。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鲤鱼村首先明确了以环境综合治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把优化村庄环境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乡风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鲤鱼村累计投入各种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硬化(油化)了通组路9千米、串户路3千米,通组路硬化(油化)已覆盖21个村民组,覆盖率达78%,鲤鱼坝、喳啦两个自然村10个组已实现串户路硬化全覆盖。

2013年,投资555万元建成了屯脚供水改扩建工程,并实施了鲤鱼村500余户供水管网安装工程,全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全村供电线路也进行了大改造,全部换成了节能电线,供电覆盖率达100%。村民们用上了放心水、舒心电。

“咱们村里目前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电磁炉等,农民现在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兴仁县屯脚镇党委书记胡光帅高兴地说。

村里还争取了城乡建设资金680万元,按统一格调设计,实施了鲤鱼坝民居立体改造165栋;利用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88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14户。

“安居筑梦”,鲤鱼村村民的感受越来越深了!以前鲤鱼村是典型的脏乱差,现在有了开阔大道和停车场,栋栋民居干净整洁,村镇管理到位,走在街上有了置身小城镇的感觉。

除水、电 、路、通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外,鲤鱼村投入各种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民族文化广场,新建了寨门广场、风雨廊桥、文化长廊、文化浮雕墙、民族博物馆等设施。

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人们在惬意地打球、下棋、健身,青山、绿树、文化墙等完美组合的乡村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遍布乡村……一组组令人欣喜的镜头,正是鲤鱼村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多种产业促发展富民增收百姓乐

2014年11月8日,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之际,省委书记赵克志第二次来到鲤鱼村进行调研。并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走访慰问过的村民王元洪家,与他一起回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视察的情景。

王元洪高兴地告诉赵书记:“上次总书记来,我们很激动,也很受鼓舞,非常感谢总书记对我们苗家人的支持和关心。总书记来了以后我们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搞多种经营,有的种薏仁米,有的培植姬松茸,有的养娃娃鱼,大部分老百姓都找到了致富路。

“在鲤鱼村干了四年村干部,从来没有享受过周末这个待遇。平时忙工作,周末就去跑项目。虽然忙点累点,但是亲眼目睹了家乡这几年的变化,还是感觉蛮欣慰的。”对于鲤鱼村的发展,村主任田景华充满了信心。

村民吴玉梅两年前开起了农家乐,依托越来越多的游客,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好歌旅游节这一天,她准备的饭菜下午三点多就卖完了。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的年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五万元,比原来强了不知多少倍。

“长在田里是一道风景,收获时都是旅游商品!”在鲤鱼村,这句话如今成为“流行语”。勤劳的鲤鱼村苗族同胞们正全力打造以观光农业、新型农业、特色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又以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探索出“土地流转,劳务挂钩”、“公司+基地+农户”、“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

如今的鲤鱼村已经形成了姬松茸、甜柿、五星枇杷、中华鲟、大鲵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民族乡村旅游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效应,每年前来考察参观、度假旅游的游客达20余万人。

2013年,鲤鱼坝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比2011年的4200元增加了42.9%。记者从兴仁县统计局获知,鲤鱼村2014年的数据正在统计中,预计人均纯收入可达7000元。

文化传承筑新篇和谐乡村好风貌

鲤鱼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一年一度的“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已连续在鲤鱼村举办了十三届,提升了知名度,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现在的鲤鱼村,村里组织村民们传承民族手工刺绣,开办苗刺绣培训班,开办乡村旅馆,扶持农家乐,村民们还自发的组织学习,将“板凳舞”、“打糍粑”、“摸鱼”、“斗鸡”等民族传统节目传承下来。

为了营造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氛围,鲤鱼村还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在科技致富星、热心公益星、家庭和睦星、邻里友好星等十项评比中,全村通过村民投票选举的方式,评选出10户“十星级文明户”。

鲤鱼村大凹组的张吉祥一家获得了十颗星的荣耀。“我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呀,我们一家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荣誉,再接再励。” 张吉祥表示。

讲文明、讲诚信、讲环保、树新风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村民们不光日子没有了烦心事,生活也越来越自在了。

到了晚上8点,吴玉梅带着一台随身小音箱,来到村里民族博物馆门前的广场,现在有10多个村民每天跟着她来这里一起跳“广场舞”了,卸下一天的工作后,村民们也和城里人一样开始享受生活。

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箐介绍鲤鱼村的近况,听说村民们经济建设热情度非常高,还建起了民族文化广场,村庄干净整洁。

总书记听了高兴地说道:“王菁呀,你也代表我向乡亲们问好,祝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责任编辑/任廷会)

苗寨盛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在鲤鱼村举办(刘国祥/摄)

猜你喜欢
鲤鱼广场总书记
布鲁塞尔大广场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鲤鱼旗装饰坠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广场
鲤鱼跳龙门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