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朱 江
贵州做深做透做足茶文章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朱 江
目前,贵州省茶园面积689万亩(投产茶园423万亩),加工企业3040家,产量20万吨,产值202.8亿元;预计全年产量22万吨,产值220亿元,综合产值400亿元。
9月23日,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考察贵天下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黄晓青//摄)
9月22日,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在都匀成功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用好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规模的茶叶种植面积以及良好的茶叶品质等优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制(修)订、品牌培育,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以规模、品质、品牌为引领的全国茶叶强省。
9月23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黔南州人民政府、贵州省农委承办,以“绿色发展·传承跨越”为主题的“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在都匀市中国茶文化博览园举行。推介活动上,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向各方来宾宣布,贵州将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来重点打造,努力把贵州建成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茶产业基地。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都匀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把大力发展茶产业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举措,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深做透做足茶文章,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高山绿茶、生态绿茶和有机绿茶的重要产地,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但是,过去受大山的阻隔,这一产业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贵州的茶叶种植面积不大,品牌过多过杂,没有形成优势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与贵州茶的历史地位并不相符。
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跨越式发展贵州茶产业的宏伟目标和措施,明确提出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要达到500万亩的目标。
近年来,贵州省立足于打响“五张名片”,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围绕实施黔茶走出去战略,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向茶产业集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营,不断加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促进园区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
贵州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贵州茶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奠定了贵州作为中国茶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的地位,坚定了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的决心。
2014年5月,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重点支持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品牌发展,建设全国茶叶强省,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产量27万吨,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打造2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培育5个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的目标。自此贵州茶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举全省之力,贵州茶产业在全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仅用9年,便发展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茶园面积从当初的102万亩增加到2014年底的662万亩,连续两年成为全国茶园面积第一;全省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从当初的600多家到现在的近3000家,而且这些茶企在机械化、清洁化、现代化程度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不少来到贵州的茶商曾感慨,在市场上,同样的外形、同样的品质,“西湖龙井”比贵州绿茶好卖,价格还比贵州绿茶贵好几倍。
而这也是拥有600多万亩茶园面积、连续两年跻身全国茶园面积榜首的贵州的“困惑”。
由于品质较高,多年来,贵州茶一直是其他地方出口茶叶的拼配原料。
“这些年,贵州绿茶‘为人做嫁衣’的事例太多了。”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感慨说。
“没有品牌就没有效益,现在的竞争就是品牌竞争。”多次考察贵州茶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分析。
根据统计,目前贵州1392家茶叶生产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浙江、福建、安徽等茶产业大省。省外茶企在贵州建基地搞加工,产品直接贴牌进行销售。
“打造品牌,既是贵州茶产业加速发展的需要,也是贵州茶叶市场开拓的呼唤。”贵州省农委、省茶产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感概。
2014年2月1日,贵州茶人期盼已久的《贵州茶香》MV在央视综艺频道正式开播。无数观众正是通过这则广告,认识贵州茶,了解贵州茶。
《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以来,贵州省加大了对茶产业品牌打造力度和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国内平面媒体报道贵州茶产业动态2420条、广告1071条。
“品牌宣传给我们带来的是知名度和销量的大幅提升。”贵茶公司总经理胡清爽说,2014年,贵茶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
我省不少好茶都养在“深闺”不为人知,伴随着大力度的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贵州更多好茶飘香世界。
品牌推广,只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举措之一。为了更好助推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贵州省委、省政府还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聚焦重点品牌,推动产业链整合。贵州围绕“三绿一红”重点品牌,以省重点品牌和主要区域品牌为核心,推动组建黔茶联盟、黔茶控股、贵州贵茶等一批企业集团,集聚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建设专业基地、实现初精分离、建立营销网络,产业链整合步伐明显加快。
目前,“三绿一红”品牌覆盖茶园达201万亩,使用企业352家,省外销售网点3774个、网上销售点576个。2014年至今产品产量3.6万吨,实现产值70亿元。
瞄准目标市场,加快销售渠道建设。随着茶产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逐渐增加,贵州省将茶产业紧紧盯住往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以及华北、华东市场,推动企业抱团建设各类营销窗口。
目前,贵茶、贵天下等企业进入吴裕泰、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等大型商超系统7904个。在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阿里巴巴等主流电商平台,有贵州茶叶店铺1692家、单品9272个。英国茶叶著名的太古集团已与思南县签订了10万斤的绿茶采购合同。
据统计,今年1-8月,贵州茶叶出口1567万美元,同比增长50.2%。
实施新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贵州在积极规范茶叶加工环节,提升茶叶加工品质,引导茶叶生产企业开展QS、质量管理体系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的同时,今年3月,由省茶办制(修)订并发布的10个品牌27项地方标准实施,有效推动了茶叶加工的标准化、清洁化和量产化。仅贵茶公司今年已精制绿宝石、红宝石70万斤,年内可达100万斤,产品通过欧盟463项检测。
抓绿色防控,严守质量安全。贵州省在茶区大力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推广黄板、蓝板、杀虫灯以及生物农药的大面积使用,在全国率先全面禁用水溶性农药和草甘膦,去年以来全省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95.72万亩,今年贵州省农委、省食药监局抽检的1108个茶样中,农残等指标全部合格。
通过这些措施,目前,全省茶园面积689万亩(投产茶园423万亩),加工企业3040家,产量20万吨,产值202.8亿元;预计全年产量22万吨,产值220亿元,综合产值400亿元。
“贵州绿茶,是可以自由呼吸的茶。贵州茶是健康、绿色、有生命的。”胡继承说,贵州茶产业能在经济常态下跨越发展,得益于贵州生态好、环境好、山清水秀,空气洁净;得益于省领导的重视支持;得益于全省茶人的坚持和使劲。
(责任编辑/徐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