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江
自1912年毕加索率先尝试“拼贴”这一现代艺术手段,现实的概念就开始被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拼贴、拼接、合成等形式反复挑战。而现当代艺术中,总是充满“构成”“结构”“解构”等概念,这一方面表现了艺术对突破传统、谋求新生命的诉求,另一方面大概也与社会和人的经验愈加复杂而难以厘清有关。艺术家们对形象、形式、影像片段的截取与整合中,构建超越经验世界和现实图景的作品,以期表达自己的理解、困惑或想象。
摄影也早被卷入这样的艺术实践中。在数字化浪潮下,后期处理的便利更是为摄影师重组影像、创造“现实”提供极大的方便。重组后的照片和数字影像,一方面仍有摄影的写实感,一方面又难以与写实相对应。
那我们该怎么去观看和理解这些“似是而非”的影像?
本期专题,我们为大家呈现四位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它们依赖照相机对现实的捕捉,却又创造了超越真实的观感和体验。这些作品中,有的是容易理解与感受的,就仿佛我们在电影院中观看基于生活而又脱离生活的科幻片或动画片,比如于筱以儿童为主题的三部曲,从摄影语言形式到画面语境都比较直接。但更多作品是晦涩的,虽然影像元素以一种和谐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但难于轻易从中勾勒出主题的轮廓和画面的意义。
让·弗朗索瓦·勒帕热(Jean-François Lepage)试图使用传统的拼贴手段来重构之前作品的意义,从中寻找经历中“微妙”的情感变化,并认识“本我”。这个话题本身就充满玄妙,甚至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马克斯·德·埃斯特班(Max De Esteban)和尼基塔·皮罗戈夫(Nikita Pirogov)都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成图像或自己之前的作品进行拼接组合,而且看上去都比勒帕热更在乎作品的形式美感,也更在乎通过影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过,与直接拍摄的照片不同,主题或观点只能作为观者理解图像的起点,并由此开始一段没有结局的旅程。
因此,理解这些重组影像,或许也需要观者跳出以往观看照片的逻辑框架,让我们跟随摄影师们,天马行空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