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兰
摘 要:有人单纯地把数学思维认为是数学的解题思路。其实在数学学习中,首先有一定的数学的相关知识概念以及公式理解与记忆的基础之上。而如何培养这种数学思维,并不是有这个基础就可以,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高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
关键词:数学; 思维; 障碍; 突破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每当老师讲知识点时,学生都会觉得听懂了,并不难,但是当自己拿到一道题来独自解答时,就会无从下手,费劲时间和功力也解不出来。可当老师来讲解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刚才怎么没有想到呢?”其实并不是这道数学题有多难,学生在解答题目时阻在半路,是其思维形式的不同,换句话说,学生存在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这种思维障碍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不正确,数学思维模式的错误,这样才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大脑短路现象。当然,出现这种问题也有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对知识点解析的不够透彻,或者引导学生的思路不对。因此,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学生数学学习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根据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识发展论来说,可以把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的不足之处,而一贯的灌输学生知识,使学生没有办法掌握。二是,小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能衔接,这是也会造成对目前所学知识的不能接受,从而影响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小学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学生数学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及思维惯性的不同,以下把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分为三类:
(一)不同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也许你问一个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小学生:“你数学为什么不好?”她也许会回答:“我从小就数学不好。”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还是没有什么错,数学兴趣是从小培养的,那么数学思维也是和小时候有衔接。这种衔接的差异性在初小学阶段更加的明显,从小学到小学,教学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有了很大的差异性,课堂老师教学的量也有增加,这些变化都让学生一时间没办法跟上,学生的思维也没法适应过来,课堂上思维动态也不能和老师同步。如果这种情况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改变过来,那么一切就不同。现在重要的是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存在数学上的思维障碍,对数学甚至有恐惧的心理,那么在小学就更加困难。特别是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小学不同,小学是以学生讨论为主,这个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加高。对于这样的转变多少学生没法适应过来,学生原来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状态了。如果学生要短时间转变过来是有困难的,特别是小学科目任务繁重,所以这种现象也就很常见,即使后来投入再多的经历也成效不大。
(二)数学思维深度不够
据我上课的经验来说,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对数学的一些概念、定理的认识掌握不够深刻,其认识的只是表面的一成,这样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而不能离开表象去进行深刻一些的认识,这样也就不能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把握。这样的话可能会出现以下的这些现象,这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运用心中仅有的表象概念来思考,而没有脱离表象进行抽象的深思,这也是思维不深刻的一种表现。
(三)学生数学思维成定势且消极
有些学生自己会认为学习经验丰富,解题思路也相当有能力,对于自己的一些想法解題思路从不抱疑惑,成为一种定势,一道题的解题思路会误用在下一道题中,或者表象题目中去。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解题思维就被阻碍而无法进行正确地解答。又如:学生在解答复数方程所要描述的图像是什么?很多学生会认为是椭圆,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根据椭圆的定理来的。很明显这是错误的一种想法。还有就是在刚刚学习立体几何时,学生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两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会相交。
三、如何突破数学思维障碍
(一)小学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跟小学有关,那么突破首先从开端小学起步,从进入小学后,小学的教学老师就要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在讲解新知识点时要从基础讲起,不能高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针对那些有数学思维障碍的人。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教师.特别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数学方面的意识。数学意识是强调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当怎么做,哪些需要做,哪些没有必要做,这样学习数学来才不会累,才会有一学就懂的效果。
(三)让学生消除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这些正确的观念,学生才会学得轻松。突破思维障碍时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小学学生对数学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就从寻找数学思维障碍原因,突破思维障碍开始,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走得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