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批评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批评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也直接影响到批评效果。为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批评艺术 良师益友 诱导鼓励 自尊心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只有很高的教学水平是不够的,还得有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不可。二者兼而有之,两条腿走路,才能正道而直行,你的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有的教师教学水平很高,得到社会、领导、家长、学生得承认,可是就是在管理学生方面欠缺,以致于自己上课都很困难,弄得自己焦头烂额,很是伤神,费了很大的气力,结果还是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情绪,甚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说,学会管理学生也是一门学问,也是我们教师的必修课!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批评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批评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也直接影响到批评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谈几点体会。
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触膝谈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我想是教师本身要放下架子,不要以为自己是教师,就高高在上,保持教师的那份尊严,让学生敬而远之。而应该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上做学生的良师;在生活上做学生的益友。和学生说话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面带笑容,让微笑赢得学生的好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在我们的教学实际工作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能再像以前教书先生那样,拿起一个戒尺,来打学生的手板,甚至进行各种各样的体罚。一是我们教育制度是不允许的,二是教师的职责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做。首先使用的方法,就是找学生谈话,这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常用方法。诚然,一次成功的谈话,往往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认识上的觉醒和精神上的鼓励。反之,也可能导致使学生消极、沉沦、萎靡不振,甚至破罐子破摔。所以,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做教师的要学会“看人下菜贴。”不同学生要用不同方法来对待,要学会分析客观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采取适当的谈话方法,讲究点艺术性,定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对犯错误的学生要采取诱导鼓励的教育方法,不用挖苦讽刺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诱导”,就是教师以“诱”为主,就是循循善诱,对犯错误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鼓励则更为重要。现代教育管理学家研究证明,教师以鼓励性的语气批评学生,可以激发学生自尊心和荣誉感,可以变消极为积极,使其潜在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大量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论对什么样犯错误的学生都适用。譬如说,有的学生学习比较好,就是对自己要不严格,不遵守纪律,常常好迟到、好打打闹闹。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使其再也不敢再胡来,这也可以,但是势必影响到他的情绪,使他一下子消沉下去;如果能找他进行单独交谈,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啦。先肯定他的优点:“你是咱班学习最好的学生,老师我为有你这样的好学生而高兴,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考上最名牌大学,让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这样赞许的话让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会更加努力去学习,之后在语重心长地说:“你美中不足的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纪律性差。毛主席都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个好学生那样都好才行啊!”在老师的幽默教导的话语中,学生高兴地离开,那会给这个学生多大的动力啊!可见,一句鼓励的话语宛如和煦的阳光,能温暖学生的心房;一句温馨的话语犹如宜人的春风,能吹绿学生的心坎;一句真诚的话语好似涓涓细流,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总之,我们教师要学会批评的艺术,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