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森 李喜春 杨钰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林树森 李喜春 杨钰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该科静脉曲张患者98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CEAP)、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浅静脉血栓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CEAP程度分级有明显减低,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V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CIVI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TriVex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
静脉曲张;TriVex微创旋切术;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属于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中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高位结扎下肢静脉,分段剥脱,对于曲张静脉团以及分支曲张静脉采用切口剥离切除,这往往造成多切口、大创伤等副作用〔1〕,同时手术部位瘢痕明显、剥脱不全等影响治疗效果。本文观察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患者,共计142条肢体。其中男41例,女57例,年龄55~76〔平均(66.64±27.36)〕岁,病史2~42年,平均(22.64±19.79)年,单侧下肢静脉曲张54例,双侧下肢静脉曲张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患者中有74条血管合并皮肤病变,其中色素沉着31例,血栓静脉炎23例,肢体肿胀15例,蜂窝组织炎5例。按照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CAEP)分级标准分级。以2012年12月底作为节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n)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本研究所定的实验方案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同所有入组患者以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观察。入组标准〔2〕:均符合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经过彩色超声多普勒证实存在静脉曲张,并且在静脉瓣膜处存在血液反流现象。排除标准〔3〕:下肢深静脉存在阻塞,患肢血管畸形变,腹、盆腔存在肿瘤;外周动脉闭塞;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具有外科手术史者;活动期静脉性溃疡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采用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患者于手术台上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消毒铺巾后,从腹股沟韧带开始向内下方做5~8 cm长外科切口,深至浅筋膜,分离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的汇合口处,依次解剖分离股内外侧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与旋髂浅静脉,选择在距离股静脉约1 cm处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在小腿部消毒做切口,对大隐静脉进行远端结扎,针对不能消除的曲张静脉,采用分段剥离切除术。
治疗组: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采用美国Smith-Nephew公司生产的Trivex系统。腰麻76例,余下患者为全麻。
1.4 观察内容与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静脉曲张程度采用CEAP〔3〕评价标准,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以C0~C6表示病变情况;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采用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4〕标准进行评价,每项以0~3分进行评价;对患者的生活状态评价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进行评分,主要包含体能活动、下肢疼痛、社会活动和精神心理4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对各题目以1~5分进行评分,总分在80分以上为生活满意。
两组患者均正常完成手术,其中离院6个月后对照组有3例失访,治疗组有1例。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浅静脉血栓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CEAP程度分级有明显减低,但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V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CIVIQ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6。
表2 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CEAP分级比较(组间)
表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CSS评分比较±s)
与术前比较:1)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2)P<0.05
表6 两组患者CIVIQ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较:1)P<0.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2)P<0.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5
Trivex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已经逐渐完善,本术式符合外科微创治疗的特点,是目前下肢静脉曲张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手段,通过与多种治疗手段的结合应用,具有手术切口小、美观、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伴有小腿色素沉着、溃疡、皮肤湿疹样皮炎、出血但是无下肢肿胀病史的患者,均可以选用该术式〔5〕。在手术中,使用泡沫硬化剂能够避免在解剖膝下大隐静脉主干,以及在使用激光及射频时所造成的隐神经损伤,利用泡沫所产生的充盈效应,增加了硬化剂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闭塞大隐静脉,有效减少了传统外科剥脱术所造成的创伤。目前针对Trivex术已有的文献报道中,对患者并发症的报道较为多见,但是对患者术后的中远期疗效跟踪报道较为少见。
皮下瘀斑以及皮下血肿是Trivex手术最为常见的与操作紧密相关的并发症,本研究低于国外报道的35%~57%〔6〕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本组在操作方法上进行了改善:包括在结扎完大隐静脉后在游离过程中遇到分支一定要结扎,这样在注入肿胀液时能减少撕断分支后的出血;旋切时遇到深层的曲张静脉,要注入足量的肿胀液,使静脉充分闭塞;在旋切结束时,用肿胀液反复冲洗,直至液体澄清为止〔1〕;伤口包扎时从远端向近端叠加包扎,同时小切口不必包扎,起到引流肿胀液的作用。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使用了泡沫硬化剂,有效减小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因此泡沫硬化剂的应用减少了Trivex术的不足,同时Trivex术又减少了泡沫硬化剂易并发静脉血栓团块的并发症,二者优势互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大隐静脉在抽剥过程中容易损伤伴行的隐神经,从膝以下几厘米到内踝,有几条隐神经的大分支正好在大隐静脉上方交叉通过,因此这分支特别容易被撕裂,本研究结果低于Rudstrom等〔7〕报道的6%~53%的发生率,在操作中本组发现从踝部向腹股沟进行抽剥,黏附于抽剥器上的隐神经概率要明显低于由腹股沟向踝部抽剥,因此能够有效避免损伤隐神经;同时对于膝下的大隐静脉主干存在反流的患者,可以单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也可以避免解剖带来的隐神经损伤。
Trivex微创旋切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8〕:(1)设计操作切口时,要尽量在切口最少的情况下切除最大面积的曲张静脉。(2)操作旋切器时,要与照明棒的操作助手密切配合,且肿胀液注入剂量要使曲张静脉能够在皮肤上清晰显露为宜。(3)旋切过程确保吸引器压力选择在53.2~93.1 kPa为宜,负压过大容易导致皮肤损伤。
1 徐永波,禇海波,李 坤,等.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25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3):237-9.
2 陈茂林,李 智.TriVex旋切去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92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2):132-4.
3 余康敏,朱化刚,查斌山,等.TIPP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附59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8(1):26-8.
4 吴权辉,林少芒,张智辉,等.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广东医学,2014;35(7):1059-62.
5 刘小村,李 智,蔡仲达,等.透光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4):301-3.
6 Franz RW,Knapp ED.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 surgery for varicose veins:a review of 339 consecutive patients〔J〕.Ann Vasc Surg,2009;23(3):303-9.
7 Rudstrom H,Bergqvist D,Ahlberg J,etal.Insurance claims after vascular surgery in Sweden〔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11;42(4):498-505.
8 孙鹏飞,穆向明,胥 青.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53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712-3.
〔2014-11-11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林树森(1981-),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研究。
R543.6
A
1005-9202(2015)12-335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