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文获取幸福感

2015-06-12 07:23朱素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举人脸色科举

朱素琴��

[摘要]品读经典小说《孔乙己》,遵循从文章的细处入手,探索文章选材构思上的妙处这一教学思路,在追求课堂有效度的同时,也收获课堂的幸福感。

[关键词]孔乙己细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8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选入了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在备课之初,我最先的设想是最为常规的步骤,由学习字词到课文分层,再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分析课文。但是,现在的教学在追求课堂有效度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的幸福感。为此,我再一次深读课文,有了一段新的教学思路。

好的文章要善于抓住细节,抓住人、物、景的特色来写,力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那么,在学习经典文章的时候,为何不照此思路来分析呢?《孔乙己》一文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鲁迅曾说过,在《呐喊》的所有文章中,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先生这么说,必定有他的原由。在备课中,我思索其中的原因,有了自己的想法:《孔乙己》一文不到2800字,但是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描摹得淋漓尽致,将封建科举以及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批判得深入骨髓,那它在选材和构思上定有取舍。于是,我从文章的细处入手,探索文章选材构思上的妙处。

一、抓住人物典型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孔乙己本能写一手好字,能够凭借这一技能养家糊口,但他却是一个“好喝懒做”之人,有手不用来写字,却用来偷窃!因为“好喝懒做”,他偷,遭人取笑;又因为偷,他常被人打;还是因为偷,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断了生活之路。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本应该用来生活的手,却成为了他走向死亡的工具。鲁迅的高妙之处就在这儿,不写孔乙己的大事,只是抓住他的“好喝懒做”来做文章,让这一典型性格成为杀死孔乙己的帮凶,让读者对他产生可恨的情感。

二、截取人物特定生活场景描摹社会现状

孔乙己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他来了能增加大家的笑声,他不来大家也一样的生活。于是,小说中孔乙己在笑声中粉墨登场,在笑声中强自表演,在笑声中惨然谢幕。他的生活就和“笑”联系在一起。小说的高潮在孔乙己的最后一次登场,他由于偷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以手代步到酒店来买酒喝。常情之中,我们对孔乙己都是同情、可怜的态度,但是酒店掌柜和周边的邻居不仅不同情,反而仍在笑话他的偷,仍在念叨他欠的十九枚铜钱。我们甚至可以说,孔乙己的生命价值就是掌柜的粉板上那十九枚铜钱!鲁迅不写悲,却写笑,以笑衬悲,让我们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悲之所在。没有善意,没有温情,只有冷漠和麻木!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社会,而咸亨酒店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他折射出当时整个大的背景中的冷酷无情,这是杀死孔乙己的又一凶手。

三、选用对比手法深度揭露思想毒害

在不到2800字的文章中,要完整地体现一个人的一生,鲁迅抓住了孔乙己的脸来写。在文中对孔乙己的脸色有五次描写,从出场时候的青白,被取笑时候的涨红又恢复原色,到灰色,最后到黑色,每一次的脸色变化都是孔乙己的一次生活展示。他脸色青白,因为他难以维持生计,生活贫困;他脸色涨红,因为他遭受了大家的取笑,读了书却没有进学,还要去偷窃被人发现而挨打。在“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心中,读书就是为了考进科举而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孔乙己没有考中科举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疤,现在被人拿来取笑,他无言以对,脸色涨红,变灰色,直至最后,在众人的笑声中脸色发黑,漠然离去!众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而这种痛苦又通过他脸色的变化来表现。前后脸色的对比,全面展现了孔乙己悲惨的生活遭遇,而这一切都是封建科举和封建思想的迫害。但我们假设,如若孔乙己考上科举,那会怎样呢?面对孔乙己的偷窃,丁举人不打断他的手,而是打断他的腿,断了他的生活之路,可见,丁举人是孔乙己死亡的直接杀手。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他会和丁举人一样,成为科举的受害者,再来迫害他人。而封建科举、封建思想正是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由此看来,孔乙己和丁举人之间同样又构成了一组对比。所以说,鲁迅在文中通过对比来深刻揭露当时思想的腐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设想,在课堂上尝试着讲授自己的探索。我发现,学生听课有神了,我们一起分析“孔乙己和笑”“孔乙己和手”“孔乙己和脸”“孔乙己和偷”,一起批判掌柜、丁举人之流,一起思索孔乙己悲剧的根源……一节课下来,我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所有教学内容。但是,从学生享受的脸上和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思考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感受到了和学生一起探讨后的愉悦。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惊呼:“时间好快啊,就下课了!”“我正听在兴头上,怎么就被打断了呢!”我内心也充满了喜悦,教师追求的不就是知识、理念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吗?被学生认可,教师幸福;学有所获,学生幸福。这样的课堂,正是有效又有幸福感的课堂。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举人脸色科举
“科举”
杞人忧天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清末科举:实践背离严密制度的困局
看脸色
年羹尧:残忍将军爱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