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致苑
【摘 要】地方戏曲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须对鉴赏主体提出相应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与戏曲鉴赏能力。然而,地方戏曲鉴赏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的。
【关键词】地方戏曲;鉴赏能力;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17-01
中国戏曲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类别,集歌唱、伴奏、舞蹈、文学于一体。地方戏曲鉴赏是鉴赏者通过把握戏曲作品所表现的感性形象,产生联想,并调动艺术思维与审美情绪,具体地认识戏曲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本质,体会作者及表演者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的活动。地方戏曲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须对鉴赏主体提出相应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与戏曲鉴赏能力。地方戏曲鉴赏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的。
一、实践是培养与提高地方戏曲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方戏曲鉴赏的实践对培养与提高戏曲鉴赏能力十分重要。正如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美术作品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一样,多听戏,多看戏,听得多了,看得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只有在戏曲鉴赏实践中,鉴赏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熟悉和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才能准确理解作品
地方戏曲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应当将地方戏曲嵌入高校公共音乐课,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熟悉和掌握戏曲的种类、特征、行当、角色、唱腔、板式等。目前,我国有300多个剧种,京剧、昆曲、豫剧、川剧、粤剧等一向被看成大剧种,而赣南采茶戏则属于地方小剧种范畴。大剧种的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等程式手段完备,表现题材广泛,既能表现历史征战、朝野政治生活,又能表现城乡平民生活戏。小剧种只有旦行、丑行或旦、丑、生,演出的剧目主要是表现城乡平民的劳动、爱情生活或家庭琐事,表演以载歌载舞、生活情趣浓郁为特色。京剧和豫剧虽然都属大剧种,但又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表现在舞台艺术的总体上,而且表现在语言和音乐上,特别是在腔调上。高腔、昆腔、梆子、皮黄是大剧种的四大声腔,京剧属于皮黄声腔系统的剧种,唱腔曲调丰富、优美,表现力非常强。赣南采茶戏属于地方小剧种,唱腔丰富多彩,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可分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四大类,简称为“三腔一调”。由于戏曲种类繁多,各个剧种、曲种又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技法,因此,只有熟悉和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才能真正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提高大学生的地方戏曲鉴赏能力具有重大作用
很多传统戏曲演绎的都是历史故事,出自各种历史典籍。如:赣南采茶戏在《崇义县志》陈文瑞的《南安竹词》中有详细记载。传统剧目《茶童戏主》,是在赣南采茶戏最早的传统剧目之一《九龙山摘茶》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剧目主要以茶童对朝奉敬而不恭,对茶母关怀备至的行动线贯穿始终,他以幽默诙谐的性格,活跃了全剧的喜剧气氛。京剧《刺王僚》是一出传统名剧,剧中“说梦”一段的唱腔优美动听,脍炙人口。此剧的人物、情节皆于史有据,尤其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详细记载。《捉放曹》、《白门楼》、《击鼓骂曹》、《古城会》、《战宛城》、《长坂坡》、《群英会》、《龙凤呈祥》、《芦花荡》、《卧龙吊孝》、《单刀会》、《逍遥津》等戏目均取材于《三国志》或《三国演义》。如果不了解历史,也就不能很好地鉴赏这些传统戏曲。
四、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影响着鉴赏者对戏曲作品的审美欣赏
戏曲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地方戏曲鉴赏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者总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戏曲作品的。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戏曲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如果鉴赏者在生活经历中从未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相关内容,在欣赏戏曲作品时,就很难理解作品内涵。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在欣赏那些对生活作了高度概括的戏曲作品时,就更需要观众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同样一出戏曲,同样一个人,在天真烂漫的青年时期和饱经世事的老年时期,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和感受。
总之,地方戏曲鉴赏是人们在鉴赏戏曲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戏曲作品只有通过鉴赏,才能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地方戏曲鉴赏中,大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可以进行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还可以提高艺术修养,丰富文化知识和生活阅历,不断提高对地方戏曲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中会.戏曲鉴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2]童李君.戏曲鉴赏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4(16).
注:本论文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资助,课题号:JXJG-1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