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
孩子在旅行中,逐渐知道离开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里的山什么样,房子什么样,人什么样,他们怎么生活。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电影《罗马假日》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将旅行跟读书放在一起,意义一目了然。
年轻人旅行,往往说走就走;但是为人父母后,却顾虑重重,思量再三。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看什么都记不住,去了也白去。
如果父母持“有用论”的观点,譬如:弹钢琴有用,玩沙没用;学冰球有用,捉迷藏没用;上补习班有用,玩“过家家”没用……那么,旅行的确“没用”,因为它既加不了分,也不算特长。
可是这些父母其实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语数英的知识,或者钢琴、美术、体操等技能,而是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软实力。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核心竞争力却是软件。一个孩子的软实力,才是最重要、最核心、最影响他发展、最能给他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我有一位同学,一直想去南方闯荡,却屡屡没成行,原因竟然是从没有离开过家乡,惧怕一个人坐火车。我当然不能武断地说,他的命运受锢于小时候没有旅行过;但是,假如他的童年曾经旅行过,至少不至于害怕坐火车,不至于因为畏惧的心理,丧失改变人生的勇气。
带孩子去旅行,的确麻烦。光是准备他的行李,就足够折腾好几天,大到推车、各种衣物,小到奶粉、奶瓶、纸尿裤、玩具、药品,样样要准备。而出行中,这些大包小包还都要你扛;一旦他走累了,还会大喊“我不想走”,然后要你抱……“还不如待在家舒服!”也许你想想就打退堂鼓了。
可是第一,待在家真的就舒服吗?不一定,很可能一样麻烦不断;第二,就算麻烦,比起带孩子去看看这个大千世界,一起奔赴日出,一起捡拾夕阳,看他们挽起裤管在沙滩上奔跑,听他们追逐蝴蝶时银铃般的笑声,你会发现,那点麻烦,那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出门在外,当然会有意外;带着孩子一起,这种几率更大。他们抵抗力本来就不如大人,到了新的环境,作息变了,饮食习惯变了,各种不适应,就容易生病;旅游的地方人多车多,稍一闪失,孩子可能遭遇危险;最招架不住的是他们的各种哭闹:错过车子,不愿意等待,然后哭;周围环境嘈杂,想睡又睡不着,然后哭;缆车要出发了,突然说“害怕”,然后大哭……
但是,这不正是带孩子旅行的目的吗?
学着适应新环境,学习应对突发状况,学会等待,逐渐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勇敢……旅行,就是这么一堂无法替代的成长课。当你和孩子一起旅行后,发现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了,更勇敢了,能言善道了,这就是旅行的魔力所在。
如果说上面这些是旅行的好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旅行的价值:那些更宏观、更深远的意义。
几个月大的孩子,物体一离开视线,就被他认为不存在;幼儿园的孩子,把家和幼儿园当成世界的全部;没有离开过中国的孩子,总会怀疑外国的存在。总之,孩子常常以为自己看到的和经历过的,就是全世界。
旅行,恰恰是认识和感受世界最直观的方式。孩子在旅行中,逐渐知道离开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里的山什么样,房子什么样,人什么样,他们怎么生活;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通过跟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他们逐渐知道:世界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不同的信仰。
他们的世界,就这样越来越宽,越来越广。
鲁迅在《阿Q正传》里这样描述“狭隘”:“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
其实,真正可笑的是阿Q,是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人。
孩子如果走遍世界,就会知道鱼有很多种不同的做法,可以加葱丝,也可以加豆豉,或者辣椒粒,甚至西红柿;每种做法有不同的味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通过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才能消除狭隘,建立起多元的世界观。
很多人在旅行之中,发现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了自己心灵所属。
彼得·梅尔从纽约到普罗旺斯旅行后,改变人生轨迹,和妻子及两只爱犬隐居于此;黑塞在瑞士南部旅行后,定居于那里的小村庄,写出影响世界的文字。 孩子在旅途中,同样会把自己所遇与内心所思结合,形成对自己、对他人的独特认识,逐渐明白自己的需要和追求 。
因为,每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都会品尝异地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学习和陌生人相处,适应各种气候……这时,他们自然会想:这个和我们那里不一样,那个一样;这个比较好,那个不太好。
在比较中,他们睁大了眼睛,扩展了胸怀,变得更加宽容、坦荡,知道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差异。而这,就是旅行最伟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