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
“丸子,来,我给你看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三只小猪的故事。”
“咦,都看腻了。才不要看!”
“这个故事,跟过去的不一样,是大灰狼自己讲的。”
“什么,大灰狼自己讲的?那赶紧拿给我看看!”
这是在北京的“儿童阅读大世界”,我带着小丸子拿着《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时的对话。
结果呢,我们就站在那里,一口气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整本书;回家的路上,小丸子还一直好玩地模仿大灰狼说话:“借我一杯糖!借我一杯糖!”
我很喜欢这类“颠覆经典”的图书,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锻炼思维。
都说是大灰狼可恶地吹翻了小猪的房子,勤劳、聪明、勇敢及盖了石头房子的小猪,不仅救了自己的两个哥哥,还打败了大灰狼!那么,如果大灰狼来讲这个经历,又会怎么样呢?法庭上还允许原告被告互相申诉呢,凭什么不让大灰狼自己讲一讲与三只小猪的那次经历呢?
如果,大灰狼真的是为了给奶奶做生日蛋糕,去小猪家借糖,而小猪不仅不借给他,还侮辱他奶奶,碰巧这时大灰狼因为感冒,打了一个喷嚏……
如果他根本就没有想伤害小猪呢?
看完书后,小丸子问我“大灰狼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反问:“你听了大灰狼和小猪各自讲的经历,你说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应该没有绝对的答案,就像每个人心里都允许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孩子心里也允许有一个不一样的大灰狼。
无独有偶,一位留学法国的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法文版的《小红帽》:
“在中国,无论你在哪个城市买到的《小红帽》,永远只有一个版本。但法国的小红帽有各种外传。譬如在看外婆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孩子;小红帽是在十二月底的时候给奶奶送东西的,又因为从头到脚都是红色,所以孩子们误以为小红帽是圣诞老人,纷纷向小红帽要礼物……很多法国绘本童书都很随意、开放,处处能感受到创意和自由!”
是啊,许多爸爸妈妈都发现,很多特别经典的故事,给孩子讲了许多许多遍以后,似乎没有了热情,孩子听起来也似乎有些审美疲劳。
更为关键的,则是孩子就此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大熊猫是可爱喜感的;老虎是凶猛愚蠢的;狗熊是力气大而笨笨的;狐狸是虚伪狡猾的;大公鸡是美丽骄傲的……而大灰狼,无疑是凶残冷酷的!
真实的世界里,各种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但在童话世界里,我们没必要受此限制。如果每个角色只有一种特性,那实在太乏味了,我们完全可以更丰富多彩一些。比如,小红帽、妈妈、大灰狼、外婆、猎人……这些角色究竟可以发生多少种故事呢?据说,西方已经远远超过三百个版本。
我按照这位法国妈妈的提示,去北京的法国文化中心找那本法文版的《小红帽》,可惜没找到,可能被别人借走了。不过,我找到了另一本小红帽的法语绘本:在这个故事里,大灰狼是奶奶的好朋友,小红帽和大灰狼之间是一场误会。
说实在的,虽然没借到想借的那本,但我借到了另一本,这让我更为开心——因为,我知道,仅仅作为小红帽的故事,就有那么多的版本,这本身的价值,就已经不菲了!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被美国图书馆学会作为年度好书推荐,并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好书、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