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连队三五里外是小山,十几里外是大山。鄂族猎人常经过我们连,冬季上山,春季下山。连里的老职工、老战士,向鄂族学习,成为出色猎人的不少。
“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狍子也多。狍天生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故人叫它们“傻狍子”。当时,我在连队当小学老师两年。小学校的校长是转业兵,姓魏,待我如兄弟。他是连队出色的猎手之一。冬季的一天,我随他进山打猎。
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两行狍的蹄印。他俯身细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一大一小。顺踪追去,果然看到了一大一小两只狍。体形小些的孢,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灵巧,它分明企图将我们的视线吸引到它自己身上。雪深.人跑不快,狍也跑不快。等到那只大狍跑下动了,我们也终于追到猎枪的射程以内了。魏老师的猎枪也举平瞄准了,那体形小些的狍,便用身体将大狍撞开了。然后它在大狍的身体前窜来窜去.使魏老师的猎枪无法瞄准大狍,开了三枪也没击中。魏老师生气地说——我的目标明明不在它身上,它怎么偏偏想找死呢!
傻狍子毕竟斗不过好猎手。终于,它们被我们追上了一座山顶。山顶下是悬崖,它们无路可逃了。
在仅仅距离它们十几步远处,魏老师站住了,激动地说.:“我本来只想打大的,这下,两只都别活了。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
他说罢,举枪瞄准。
孢不像鹿或其他动物。它们被追到绝处,并不自杀。相反那时它们就会目不转睛地望着猎人,或凝视枪口,一副从容就义的样子。那一种从容,简直没法儿细说。狍凝视枪口的眼神儿,也似乎是要向人证明——它们是动物,虽被叫傻狍子,但却可以死得如人一样自尊,甚至比人死得还要自尊。
在悬崖的边上,两只狍一前一后,身体贴着身体。体形小些的在前,体形大些的在后,在前的分明想用自己的身涔挡住子弹。它眼神儿中有一种无悔的义不容辞的意味儿,似乎还有一种侥幸——或许人的猎枪里只剩下了一颗子弹吧?
它们的腹部部因刚才的奔逃而剧烈起伏,它们的头都高昂着,眼睛无比镇定地望着我们——体形小些的狍终于下望我们,将头扭向了大狍.仰望大狍。而大孢则俯下头,用自己的头亲呢地蹭对方的背、颈子。接着,两只孢的脸偎在了一起,两只狍都向上翻它们潮湿的、黑色的、轮廓清楚的唇……并且、吻在了一起!我不知对于动物,那究竟等不等于吻。但事实上的确是——它们那样子多么像一对情人在吻别啊!
我心中顿生恻隐。
正奇怪魏老师为什么还没开枪.向他瞥去,却见他不知何时已将枪垂下了。
他说:“它们不是一大一小,是夫妻啊!”
我不知说什幺好。
他又说:“看.我们以为是小狍子的那一只,其实并不算小啊!”它是公的。看出来没有?那只母的是怀孕了啊!所以显得大……
我仍不知该怎么表态。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鄂伦春人不向怀孕的母兽开枪是有道理的!看它们的眼睛!人在这种情况下打死它们是要遭天谴的呀!”
魏老师说着,就干脆将枪背在肩上了。
因此我才懂得了,俗——普通和平庸——也是上帝给人的一份福气,它不低贱、更不卑微。身为俗人的我们.可不能践踏了这份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