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读者来信告诉我说,他最近总感觉听力模糊,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经常生活在噪音污染下导致了听力衰退。但事实上他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并没有噪音,最后他怀疑与耳机有关,因为他经常塞着耳机听音乐。于是他把耳机拿去作技术检测,检验结果表明,他的耳机传出来的不是音乐而是噪音。
随着随身听的普及,随身听的配件也跟着火起来。尤其是耳机配件,10元、5元,甚至10元4条的耳机到处都能买到;如果有人花100元买了个耳机,还会招来无数疑惑、惊讶的眼神。购买耳机真的可以那么随便吗?
研究表明,10元以内的耳机几乎没有声音合格的产品。什么叫“声音合格”呢?底线就是没杂音、不刺耳、在音量稍大的情况下不破音。劣质耳机在整体上颗粒感严重,不顺滑流畅,你能感觉到声音里密布着沙砾;低音更是充满颗粒感,沙哑、不浑厚,音量稍微大一些,低音就会有“咝咝”的噪音。
声音如此之差的劣质耳机为什么能如此轻松地让消费者掏钱去买呢?
首先,中音区的表现往往是劣质耳机骗人的“法宝”。因为人声和流行歌曲主要声音大都集中在中音部分,而耳机产品比较容易表现中音的细节,虽然质量很差,但基本上也能听清楚在放什么东西。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劣质耳机的时候试听一下,感觉能听清楚是在唱什么就行了,这样你就容易上当了。
其次,一些消费者没有意识到劣质耳机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认为花几块钱买个耳机能听音乐就行了。这种想法让制造和销售劣质耳机的人钻了空子。
劣质耳机危害你健康
劣质耳机的危害就好像是你把一个建筑工地或钻头戴在了头上,如果你经常在噪音下生活,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劣质耳机的高音区是听力健康的杀手锏,过于尖锐的高音很容易在瞬间使你的听力过度疲劳,比劣质低音的摧残速度要快很多。许多人的听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衰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过多刺耳高频噪音的袭击。长此以往,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失去听力。
如何选对耳机
劣质耳机使用的制作材料比较低劣,且没有经过任何安全检验,所以有利可图。
但是一些原配的高价耳机也有不合格的问题。如今不少随身听的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拼命地在耳机等配件上做文章,哪怕是几十元的差价也能吸引消费者。所以作为消费者在提高危险防护意识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鉴别耳机质量优劣的技巧。
鉴别耳机好坏最简单的方法是试听10~15分钟,如果耳朵有涨痛感,头晕晕的,并且伴有轻微恶心感,那么这款耳机很可能是劣质产品。
在购买高价耳机时,我们一般可以通过查看耳机做工、试听效果这两个方面来鉴别耳机真假。原装耳机的做工非常细致,没有毛边,结合处非常光滑;耳机厂商的标记印刷非常清晰,没有掉字磨损;耳机线长度和包装上面描写的一致。假货做工则非常粗糙,印刷的标记手稍用力摸就会摸掉;耳机大多是采用胶水粘和的,上面可以看见明显的胶水痕迹,有的只要使劲就可以将耳机掰开;耳机线长度较短,用料较差,手感偏硬。
原装耳机在试听的时候效果非常的好,没有杂音,高中低音表现特别不错;而假货耳机一般听上去声音比较单薄,像是立体声广播一样,没有低音,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吱吱”的杂声,或是耳机听筒一个音量大一个音量小。如果你购买的产品出现上面这些问题,那么该耳机多半就是有问题的劣质耳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