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5)02-0012-03
收稿日期:2015-01-05
作者简介:柳海涛(1979-),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一、时代背景
自90年代末期开始的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为我国的改革发展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过去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高考已不存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入了大众化时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因为学生规模的巨大增长而变得日渐繁重,而这不是靠加班加点或扩大管理队伍就能迎刃而解的。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和高职教育的“供需落差”,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绝不仅仅是学生规模的问题,而是要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做出改革和创新。
过去我们的高职教育是知识本位,主要关注的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的养成,学生主要是通过学科体系的学习再加上一些技术课程和专业实践锻炼,它注重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而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实用和技能的实践。这就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理论与实践脱节”、“高不成、低不就”等后果。这种模式其实是沿袭了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下的教育模式,学生的主要教育集中在知识教育上,学生管理工作除了思想工作、协助招生和就业外就剩下班务处理、日常管理等“勤务性”事务了。这使得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没有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应有的职责和效应。而今天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是不光具备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还必须有健康积极的职业心态和严肃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创新精神的劳动者。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还必须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1]。职业素质包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秉持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等等。这种职业素质的养成除了在专业课及实践课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外,更要学生管理者的积极引导与细心培育。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和深化:它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更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身上具有本科学生的一些时代共同点,更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个性突出。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渴望自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对于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划,甚至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每一个学生的性格都是那么棱角分明。他们可能为了个人的爱好而对于学习孜孜不倦,可能为了某项班级活动而热血沸腾全力以赴,可能是急公好义,团结同学的好人缘儿,也可能为了“装酷”而行为怪异特立独行,也可能因为性格或心理问题而消沉颓废、离群索居……这正是这一代学生人性突出的表现,他们不是桀骜不驯的一群,而是充满青春活力、渴望被尊重认可的,可塑性极强一群!个性突出并不是坏事,这与我们高职教育注重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人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并不相违。恰恰相反,经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个性的养成与提高更会促进学生向一个合格的职业人转变,将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取得更高的成就!
其次,高职学生更需要肯定和认可。不可否认,高职学生可能因为高考的“失败”而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可能对人生和前途感到迷惘,暂时迷失了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作为辅导员老师有责任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块有待发光的金子!每个人都能取得人生的成功!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异想天开的创意,可以肯定他们极具个性的才艺,可以肯定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可以肯定他们诚实、实在的品质……我们应该欣赏认可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我修养。
再次,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这与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性差;另一方面,他们不擅长理论知识学习,特别是对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比较抵触。因此辅导员老师应该为学生做专业引导和专业介绍,帮助学生认识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觉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来学习,帮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学习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会学习,爱学习” [2]。
三、对学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1.“不抛弃、不放弃”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目光就不能只着眼于最长的那几块板子,更要关注最短的几块木板!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抛弃他们,因为要想木桶能盛水,我们必须把所有木板紧箍在一起,否则就会散架,分崩离析!首先应该团结一切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感和团队意识。我们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应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体与集体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我们应该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包括落后学生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要充分利用先进学生的影响力,动员他们团结落后学生,激励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成长!其次我们应该对落后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进步提高。如班上的落后学生有的是缺乏学习动机,对职业背景不了解,针对这种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做专业介绍,带他们参观行业企业与本专业从业人员交流座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有的落后学生是痴迷于个人爱好忽视专业学习,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参加比赛或演出,肯定他们的个人价值,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进而引导他们用相同的态度在学业上也取得成功;有的落后学生因为家庭困难或性格原因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心态有些消极疲怠,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勤工俭学,鼓励他们积极学习获取助学金,多与他们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慢慢融入集体。总之,针对每一位落后学生,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努力帮助他们进步。
2.“以人为本,真情投入”
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在做任何活动和决策时,要考虑学生的利益和学生的感受。要多和班干部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心声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积极和专业课教师以及学校各部门协调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学生工作要真正的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高职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他们渴望被尊重和认可。给予他们真正的尊重,有助于他们心理的成熟和责任感的养成。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发扬民主作风,要依靠学生、相信学生,特别是在班委选举、助学金评选、集体活动时,要发动学生,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民主决策。在与学生意见相左时,不是凭老师的威严否定学生,而要站在平等对话的角度,客观分析,对于自己的错误要诚恳的道歉,对于学生正确的建议要虚心的采纳。同时要与学生知心相交,真情互动。古语说“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学生只有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才能正真认可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和学生交心知心的前提就是我们要真正的关爱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和学生交谈、QQ聊天等等密切联系,关心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消除年龄和心理上的隔阂,成为真正的亦师亦友!
3.“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为了“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成材”,学生工作者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和专业课教师一样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天然使命。作为学生工作者,首先就是要向每一位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和认识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认识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正能量电影的观看、组织学生辩论、请业内人士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社会知识,以身作则,积极学习,自我提高。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职场模仿活动,教授学生团队合作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标准并在工作中遵守。我们也应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困惑,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班级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快乐成长!
4.“科学管理,高效组织”
学生管理工作纷繁芜杂,既有查考勤、班会等日常工作,也有其它如招生、就业等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工作,还包括一些学生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等。只有对学生管理工作科学管理、高效组织才能有效完成管理工作。首先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和学生一起制订各项班务管理制度,做到事无巨细,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班务管理工作;依靠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制度,成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班委;形成定期的考核评价制度,做到人人有考核标准,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