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竹(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浅析女中音在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陈泓竹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女中音的声音与歌唱艺术中的声音同样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体验以及折射社会生活等。本文力图从音乐美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同构中去审视女中音的艺术魅力以及声音魅力。将女中音根植于声乐作品以及歌剧中,分析其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女中音;形象定位;美学思考
根植于社会基础的声乐艺术,其精神、情感的表达是非常清楚和明确的。作为自然人的女中音的声音与歌唱艺术中的声音同样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体验以及折射社会生活等。本文力图从音乐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同构中,将女中音根植于声乐作品以及歌剧中,分析其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声乐歌曲包括艺术歌曲、民歌、创作歌曲等。其中,民歌一般用男高音或是女高音来诠释。女中音在艺术歌曲以及创作歌曲中有以下一些音乐形象: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声乐作品,如《美丽的孔雀河》、《流吧,美丽的托玛尔河》、《驼铃》等;②感悟爱情的声乐作品,如《最后一个梦》、《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妹的心》等;③蕴含古典文化的声乐作品,如《水调歌头》、《乌夜啼》等;④描写生产生活以及赞美家乡的声乐作品,如《多情的土地》、《打起手鼓唱起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外国声乐作品也热衷于表达爱情与抒发情感的音乐主题。下面借用舒曼的《妇女的爱情生活》来解读女中音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音乐形象以及风格特征。《妇女的爱情生活》是女中音声乐作品的经典,它最能够展现出女中音的音色以及音质,能够使女中音的特色完美地表达出来。《妇女的爱情生活》由八首艺术歌曲构成,表现了一个妇女的一生,表达了其感情和婚姻的全部生活,刻画出其情感脉络与一生的心路历程。整部套曲在音域范围上几乎涵盖了两个八度,很多的旋律进行都在小字一组,这部分是女中音演唱最自然舒适的区域;在音乐的风格上,旋律音调富含语言化的因素,歌词含有朗诵式的语调,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细腻地诠释出音乐的形象;在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上,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融为一体,共同来诠释音乐的形象;在音色转换上,随着音乐的进行,主人公从少女变为了母亲,这需要深层体验来调节;在歌唱力度上,要做到“控制”,特别是在高音区需要控制,做到弱声,营造出空间感;在社会学角度,折射出妇女一生的情感走向。
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而歌剧则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歌剧将音乐、文学、戏剧以及合唱、交响和舞蹈融为了一体。中国的歌剧以民族歌剧居多,在民族歌剧中又以高声部为主要角色。女中音塑造的形象可以说是没有,或是以配角的形象出现。而女中音作为主角在外国的歌剧却非常多。如罗西尼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灰姑娘》;比才的《卡门》、多尼采蒂的《宠姬》;托玛的《迷娘》;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等。在这些歌剧中,女中音多以第一或是第二主角出现。
《卡门》在歌剧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卡门是一个吉普赛女郎,她是一个社会下层的工厂女工。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表现的是一个美丽、敢爱敢恨、风情万种的形象。从社会学视域来看,比才运用女中音来诠释这一形象,在歌剧中,让一个平民成为歌剧的主角这是背离于上层社会的审美价值的。当时的社会推崇的是由女高音担任的公主、贵妇等形象,然而当一个下层工人成为歌剧的主角时,在声部的处理上就对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进行了挑战,就是用女中音作为歌剧的主角。此外,用女中音来诠释卡门这个放荡不羁、充满野性低沉的艺术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参孙与达丽拉》中,由女中音来诠释达丽拉这个特殊的形象。她的魅惑之美的负面形象与传统的审美取向大相径庭,而女中音恰好将这个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歌剧中,女中音诠释的形象有以下几个类别:①母亲形象,如《原野》中大星的母亲、《预言者》中的费德斯等;②作为陪衬的形象,在大部分的歌剧中,女中音多以陪衬性的形象出现,如妻子、国王的妃子、占卜师、乳娘、劳动妇女等;③含有特殊含义的形象。如《卡门》中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卡门一角。
由以上可以看出,公主、皇后、贵族妇人等形象很少由女中音来诠释。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形象一般都由女高音来塑造,似乎是女高音透明、华丽的音色与这些形象趋于一致,而女中音在声音质地上与这些形象有些许的差别。
无论女中音在声乐作品中表达的是何种情感,在歌剧中塑造的是主角还是配角,她都给人们塑造出了美的音乐形象,拥有同样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能够折射出社会的某个层面,表达出具体人物的内心情感。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羊为军.中国女高音歌唱发展现状分析[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4).
陈泓竹,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G623.71
A
1007-0125(2015)05-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