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成为反恐主战场

2015-06-10 15:50李峥
世界知识 2015年7期
关键词:恐怖组织恐怖分子恐怖主义

李峥

从“伊斯兰国”的日益猖獗到巴黎针对《查理周刊》杂志社的恐怖袭击,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形式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推手以及恐怖组织主要的宣传渠道、组织方式和资金来源。网络恐怖主义已不再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新概念,而是已成为现实存在的威胁。西方国家和恐怖分子同步认识到了互联网的潜在风险与巨大价值,互联网将成为世界反恐的新的主战场。

暴恐视频:恐怖组织的宣传品

新一代恐怖分子已开始充分利用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伊斯兰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斩首视频”,拥有“官方网站”并定期发布运营报告。袭击巴黎《查理周刊》杂志社的恐怖分子则随身带着视频录制装备,将全部作案过程拍摄后上传至网上。这些暴恐视频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不仅成为媒体报道的头条新闻和最热门的点击视频,还将更多有暴恐倾向的年轻人带上恐怖主义这条危险的道路。在日本,曾有青年人模仿“斩首视频”,用刀子残忍地杀害了一名中学生。在我国,不少偷渡到海外参加“圣战”的犯罪嫌疑人也是受到了暴恐视频的蛊惑,其中一些人在观看了10余分钟视频后就决定加入恐怖组织阵营。

为何一段暴恐视频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暴恐视频是恐怖组织倾力打造的宣传品,恐怖组织严格控制着视频的内容、剪辑、声音,在视频中祛除了所有对其不利的内容,突出了“圣战”、“牺牲”、暴力反抗等核心思想。有媒体报道称,“伊斯兰国”在制作恐怖视频时甚至学习了好莱坞电影的技巧,使其视频更“美观”、更有冲击力。因此,恐怖组织绝不会让媒体记者进入其势力范围,向外传递不一样的声音。

其二,恐怖组织将大量极端“教义”掺杂在视频里,让收看者不自觉地将这些“教义”与现实的“圣战”行动联系到一起。恐怖组织甚至会在视频中制造一些特殊的视觉符号,为视频增加神秘感和神话色彩,或将一些并不存在的虚幻场景嫁接到视频中,用来描绘“天堂”的情景。

其三,网民的独特性也使暴恐视频的效力倍增。网络视频的收看者通常是单独观看,更容易陷入自己的“怪圈”和“偏执思维”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变得一意孤行。

其四,暴恐视频还起到了制造对立、制造愤怒情绪的作用。“伊斯兰国”通过暴恐视频向被绑架人质的国家政府索要赎金或交换筹码,一旦失败后就将人质公开斩首。这种公开的要挟是有意制造相关国家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将人质遇害的责任强加于人质所在国的政府。这可能也会对少数本来就对该国政府不满的人起到诱导作用。

招募人员、募集资金、实施暴行

暴恐视频只是网络恐怖主义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恐怖组织还有利用互联网的其他手段,如招募人员、募集资金和实施恐怖行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恐怖组织还通过开发网络攻击工具或购买黑客服务的方式发动网络恐怖袭击。这种行为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酿成比9.11事件更为严重的公共安全危机。

招募人员方面,一些恐怖组织都已经学会了建立“官方网站”,并在网站上发布其消息和宗旨,进而吸引其潜在支持者。据美国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7000家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建立的网站,每年此类网站数量都在以近50%的速度增长。此外,恐怖分子还学会了运用“推特”、“脸书”、“优兔”等社交媒体,这些媒体让他们更容易地与其支持者建立密切联系。为了招募单纯的青少年,恐怖组织还制作了网络动画、漫画和在线游戏,将恐怖分子描绘成漫画“英雄”,将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描绘成“恶魔”。据美联社报道,“基地”组织也门分支在2011年甚至拍摄了一段带有迪斯尼风格的动画短片来宣传该组织。“基地”组织还改编了一部类似“反恐精英”的游戏,名为“刺杀布什”。除了直接招募人员外,恐怖组织还在互联网上发布“恐怖行动指南”,指导极端分子制造恐怖袭击工具及开展行动,教授其如何出境参加“圣战”等。

募集资金方面,由于恐怖组织受到全球金融制裁,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资金,于是互联网便成为其最重要的资金渠道。一是利用互联网募集捐款。互联网上各种小额捐款途径给恐怖组织摆脱金融制裁限制带来了机会,恐怖分子可依靠出售虚拟物品、建立虚假的众筹项目等方式募集资金,这样做不易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二是利用互联网出售违禁品筹集资金。恐怖组织往往与贩毒、有组织犯罪、贩卖人口甚至器官等违法行为密切相关,而互联网则存在着一个交易此类违禁品的庞大跨国黑市。美国近期破获的“丝绸之路”就是此类黑市中规模较大的一个。“丝绸之路”在传统互联网之外的“暗网”运行,交易极为隐蔽,每年交易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三是利用互联网洗钱和藏匿财富。伴随互联网产生的新金融衍生品,逐渐成为恐怖分子转移财富、洗钱和购买必需品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美国司法机构一直担心比特币等互联网加密货币可能成为恐怖组织的“官方货币”,此类货币流通迅速,交易安全性好,难以追查交易痕迹,极为符合恐怖组织的需要。

除上述两方面外,西方专家最担忧的是恐怖分子运用互联网对现实世界发动袭击。在美国和以色列利用“震网”病毒摧毁伊朗的离心机后,美国也担心类似黑客武器会落到恐怖分子的手中,成为袭击美国水坝、电站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有效工具。此类担忧并非毫无缘由,在近些年的黑客大赛中,技术爱好者攻破传统安防设施的难度在明显减低,互联网安全问题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随着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广泛采用,黑客们很可能利用这些新设备突破传统的安全防卫,进入高度机密的敏感地区并发动黑客袭击。此外,恐怖分子还可能利用网络攻击散布假消息,制造社会恐慌,进而对国际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影响。近期黑客组织劫持美国中央司令部和合众国际社的社交网络账号等事件就带有此类性质,如果此类行动发生在两国关系的高度敏感时期,便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网络恐怖主义事件频发或成“新常态”

虽然面临个人隐私问题、财政拮据等困难,但西方国家政府仍在持续加强网络反恐的相关能力和机制建设。西方舆论认为,网络恐怖主义事件频发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在巨大威胁下,各国政府必须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今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等已经开始有所动作。1月,美国与英国签署协议加强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合作,两国不仅将联合展开“真枪实弹”的网络攻防演习,还计划培训“网络特工”并将其引入军队中,挫败恐怖分子的网络袭击。同月,韩国网络审核机构宣布重点打击有关恐怖主义的网络信息,监控相关网络发帖和社交媒体账号。《查理周刊》杂志社遇袭事件后,法国宣布将仿效美国成立网络反恐部队,行政部门可预先查封支持恐怖主义的相关网站。2月,美国宣布成立“网络情报整合中心”,该中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整合、分析各执法部门的网络恐怖主义情报,将其汇总后交由白宫统一应对。

与传统的恐怖主义不同,网络恐怖主义行动具有更为明显的跨国性和国际性,任何一国如果存在网络反恐的安全短板,都可能成为恐怖组织的大本营、跳板乃至最终目标。因此,终结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必须依靠各国的密切合作和统一行动。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各国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恐怖组织恐怖分子恐怖主义
以牙还牙
防控跨国恐怖主义犯罪的困境及应对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谁杀了那个恐怖分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恐怖组织?
AK—47为何成为恐怖分子的杀人利器
恐怖主义背景下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略论当代恐怖主义问题的社会根源
关注恐怖主义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