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广雨 张冰冰
关于全球化的话题,我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需要更多全球化的合作。这是因为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个是NGO的输出国,一个是NGO的输入国,中国输入NGO有6000多家,输出才100多家,比例不成正比。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是以开放带动改革,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应该把改革开放倒过来说,应该是先开放才有改革,在这个意义上,引进来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的公益组织要走出去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国际公益组织的发展过程来讲,包括美国和英国,这些大量输出公益组织的国家,并不是在公益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始做这件事,而是在公益行业发展早期,同步发展公益组织的“走出去”和“本土成长”。1920年,美国公益已经走出去,那时候,美国国内的公益组织也并不发达,但美国公益却走向了国际,我想没有一个国家是等到公益到了发达的程度,然后再走出去,而是国际化、本土化一并同时进行的。
第二,随着中国的经济成长,经济触角已经深入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社会组织,有责任把自己的公益产品推向世界。现在在东南亚,我们有十万以上的工人在那开发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在巴西,中国的经济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很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援助也好,还是公益组织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公益组织也是要走出去的。
第三,中国已经具备了能力走出去,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发展策略和公益重点,但是有一些组织已经走出去,而且走出去的效果还不错。中国的很多公益组织,其实并不热衷于参加论坛、年会等活动,他们更愿意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像廣东的佛协,大家可能都想不到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现在正在做垃圾分类。
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策略中,中国政府向外进行援助投资的步伐可能会越来越快,但是效果不一定非常好。例如中国到非洲投资,到东南亚投资,在当地所引起的正面和负面效果非常复杂,效果好坏还需要观察。
但是佛教界走出到东南亚却是非常好的契机,外界对来自于中国政府的投入可能心存疑虑,但更加容易接受佛教界的帮助,这也是过去3年佛协在东南亚能够开展很多项目的原因。基于佛协走出去并且服务国家和服务当地群众的做法,我想能够承担国际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也好,作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和专业倡导的中国公益组织也好,它们在国际舞台上应该有更大的声音,而且也到了要有更大声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