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兵败大陆,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率残部逃往台湾,不久便诸病缠身。他曾向蒋介石申请去日本治病,蒋介石冷嘲热讽地说:“有大过的人,还想到国外治病,浪费国币!”让他就地医治。后来汤恩伯病重,终于获准前往东京医治,但因失血过多死在了手术台上。蒋介石得知后,反应极其冷淡,只说了一句:“死了也好。”
蒋介石为何如此冷漠?这还得从汤恩伯先害后救其义父陈仪说起。
汤恩伯早年东渡日本,求学于明治大学。勤工俭学中与同窗合伙做生意,因经商失败,负债累累。后来他休学回国另谋出路,四处碰壁,后经好友引荐,得以拜见浙军某主力师师长陈仪。
经过一番交谈,陈仪认为汤恩伯是可造之材,遂慷慨解囊为他偿还债务,并每月出资50元供他回日本完成学业。汤恩伯感激涕零,当场拜陈仪为师,后又认其为义父。此后,陈仪又将义女许配给汤恩伯。
汤恩伯重返日本后,刻苦攻读。1927年,汤恩伯学成回国,从此官运亨通,直至成为中外闻名的“中原王”。
陈仪早年与蒋介石结盟,后因政见不同而与蒋同床异梦。1948年春,蒋介石委任陈仪为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以年迈精力不济为由相辞。后经汤恩伯数番苦劝,才勉强赴杭就职。9月底,陈仪的旧部持周恩来的亲笔信前往杭州,劝陈仪脱离南京政府,迎接人民解放军渡江。深明大义的陈仪早就想弃暗投明,然而他认为手中只有一个保安团,这点兵力在国内影响不大,因此想到了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
1949年1月27日,陈仪特派外甥带亲笔信赶赴上海,劝汤恩伯临阵起义。汤恩伯阅信后,随即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带给陈仪,说不日将来杭州共谋起义具体事宜。就在陈仪翘望汤恩伯赴杭之时,汤恩伯却已将陈仪“谋反”的证据密送给蒋介石。蒋介石立即密令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毛人凤对陈仪采取“囚奸行动”。陈仪被密捕后,很快被押到台湾。因劝其写悔过书而遭拒,蒋介石决定杀一儆百。
自从汤恩伯出卖陈仪后,便背上了卖师卖父而求荣的骂名。蒋介石为了促使湯恩伯与陈仪彻底反目,同时也为了“教育”那些对“党国前途”丧失信心的“摇摆分子”,决定将汤恩伯从幕后推到前台,授意台湾“国防部高等军事法庭”对陈仪开庭审判。
自首次开庭审判后,汤恩伯就开始担心蒋介石会为泄私愤而处死陈仪。如果陈仪成了蒋介石的刀下鬼,这“卖师求荣”的帽子他将戴一辈子,连“将功补过”的机会都没有了。汤恩伯为了营救陈仪,前往台北晋见蒋介石,但遭拒见。焦急的汤恩伯四处求人,但因陈仪是“钦犯”,无人敢去触霉头。汤恩伯转求毛人凤去游说蒋介石。毛人凤在送别汤恩伯时表示一定竭力办好这件事。汤恩伯做梦都没有想到,毛人凤阳奉阴违,他用花言巧语“稳”住汤恩伯后,立马晋见蒋介石,力主杀掉陈仪。台湾军事法庭最终判决陈仪死刑。
陈仪被处死后,汤恩伯在寓所内设置灵堂,每天焚香跪拜,反复唠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后来,汤恩伯像被陈仪的冤魂缠住似的,他私下请人捉刀。为陈仪著书立传。蒋介石获悉此事,命人抄缴书稿,并将汤恩伯隔离反省。从此以后,汤恩伯彻底失去了蒋介石对他的宠信。摘自《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