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30多年来,这一影响着、改变了亿万人命运的考试,走到了改革的又一个关键路口。
近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正式公布,标志着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离现实更进一步。
在中国,高考改革备受关注,不仅是凶为这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还凶为高考有着基础教育“指挥棒”的特殊属性,每一次改革都将改变一批甚至一代孩子所受教育的理念与方式,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很长一段时间来,“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前步履维艰”“学生负担过重”“考试舞弊”“择校热”……种种顽疾,困扰教育领域多年却始终无法根治,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问题最终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指向高考。
从这个角度看,改革现行的高考模式,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促进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仅是全社会的期待,也是攸关民族素质的大事。
2014年以来,高考改革节奏加快。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纵览整个方案和配套文件,一个真切的感受是,高考正在从关注“冷冰冰的分”向关注“活生生的人”转变。
先说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方向是既覆盖高中所学全部科日,又给考生留出自主选择计入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日的空间;既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又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同一科日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考科日的机会。无疑,对于学校,这是一种压力——必须开齐丰富多彩的课程,将育人的方向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对于学生,这是一种空间——在达到所有科日的基本要求之后,可精心于特长学科,发挥所长,个性发展,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的制度设计,更会帮助学生减少焦虑,改变那种“一考定终生”的不合理性,缓解沉重压力。
再说综合素质评价。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兼顾其中,并尽可能量化,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谓重大创新。对于高校来说,提供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可能;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寻找到白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所在。
改革之难,不仅仅难在触动利益的制度设计,也难在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价值作为改革的思想支撑,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是通过考试制度下的“以分取人”把公平放在了首要位置,那么,当前透露的改革方向,则是在公平基础上,让教育更尊重个性、体现个性。这不仅仅是通过高考改革撬动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更是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推动着教育向“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最根本认知回归。
当然,要迈好这一大步,并不容易。在设计科学的同时兼顾公平,尽可能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准确、公正,还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但是,冉深的水也得蹚,冉难的关也得过,冉复杂的题也得解。毕竟,教育关乎我们的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赵婀娜/文)
“偏科”与“退学”都须谨慎为之
近日,一则“偏科退学,济南10岁女孩一年写了两本童话书”的消息见诸报端,引发人们热议。有人对10岁女孩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也有人就此提出了一些质疑,其中,“偏科”与“退学”是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从报道看,2012年这个10岁女孩凶偏科成绩太差退学后,母亲为女儿精心安排了课程——故事、探索和数学,每天让孩子在家上8小时的课。2014年,母亲又决定给孩子停掉了她“头疼”的数学课,也没有让孩子接触英语,而专攻故事、探索和孩子喜欢的手工泥塑。从中不难发现,孩子本身的偏科问题比较突出,而家长通过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助推孩子的偏科,从表面看是为了扬长避短。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低年龄段的孩子,目前她的长处和短处的显现真的可靠吗?孩子所表现出的兴趣是否真的能够持续?此时过分强调“避短”又是否为时过早?
事实上,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让孩子的所有学科平均发展。对于“打好基础”与“特长发展”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取消文理分科,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其主要寓意在于让学生普遍打好文理基础。将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纳入统一高考,突出体现了这3门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在强调打好文理基础的前提下,新一轮高考改革也关注到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培养,学生可以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选择3门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学科计入高考总分,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发展。从推进高考改革的视角看,注重“打好基础”与注重“特长发展”在制度设计层面并非不可兼顾。同样,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两者也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此外,报道中所涉及的让孩子退学“在家上学”的做法,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并且逐步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家上学”反映了家长的个性化教育诉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但我国《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定、质量限定和实施主体要求,采取“在家上学”的做法与《义务教育法》存在一定冲突。同时,现代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基于不同学科的内容体系、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从一些“在家上学”孩子的学习内容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科现象,这样的做法容易顾此失彼。此外,缺失了学校教育的同伴相处,也是人们对于“在家上学”的一种担忧。
当前一些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主要源白他们对当前学校教育模式和理念的不认同。应当承认,今天的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大班额”现象突出,培养模式单一,难以顾及学生的不同特点与需求,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养成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缺失。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规范办学行为,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国学经典引进校园、引入课堂,是当前学校教育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汪 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