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
不是圈钱,也非注水
每年5月是美国大学的毕业季,毕业典礼上历来会发给每个毕业生一本精美的小册子,列举所有毕业生的名字以及各位到场的贵宾。2015年5月17日,美国网上新闻媒體Buzzfeed发了一张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毕业生名册的截图,这张图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名单上的大多数名字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出现,可以断定82%是中国学生,港台的姓名拼写方式和大陆不一样,有6人,华裔学生是英文名加中国姓氏,有3人,如果加上日韩等地的学生,哥大统计系硕士班里的东亚裔达到了90%之众。
此图引起了许多网民的讨论,纷纷提问:为什么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硕士班一届有150名以上的学生?为什么中国大陆学生占了这么大的比例?
哥伦比亚大学对这次曝光的名单回应说,招生是按照哥大的全面标准进行的,不存在“圈中国大陆学生钱”和“学位注水”的问题。然而,到底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如此集中在统计系,学校却不愿置评。这符合美国大学的一贯作风:对他们的招生标准含糊其辞,除了本科生的SAT或者ACT这些入学考试的数据公开外,其他条件很少有公开的量化标准。
笔者认为,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里中国人扎堆,要从两个方面解释:美国学校的招生程序和中国人的职业选择。
与本科招生不同的是,研究生的招生一般归各个系自己抓,多数大学的研究生院不过是行政机关,只需要把关托福、GRE或者GMAT等这些入学试的入门线,到底让不让来读研、给不给奖学金都需要各系自行决定。这是因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质量和各系的学术水平直接挂钩,大学教授需要研究生当助教、助研,需要在他们的协助下进行研究项目,这决定了研究生和教授们的研究方向要基本相符,同时教授带研究生也非常辛苦,所以必须保证研究生招生能促进系里的学术发展,导致大多数美国大学的院系硕士招生人数每届只能在10到50人之间,学生多了系里没有资源来支撑,对学生不负责任,有损系的学术名声。可是例外在于,一些数理化专业的硕士班以上课为主,虽然也需要写毕业论文,但比博士论文的要求低得多,基本上和本科差不多,把课程上好就能毕业,统计学正属于这类。所以,这些系的教授经常是一个人带几十个研究生,实际上很少给予个别的指导。
那些名校咱的人都多
巧合的是,2014年哥大统计系请了两位外部的教授(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做了一次简短的审查,剖析了该系的现状,这个报告还公开在网上,揭示了好几条统计系的内部问题。让人吃惊的是,哥大统计系只指定了一位硕士班指导人,由他负责审查研究生申请人的材料,而每年申请人有多少呢?超过1800人!假设这位职员在每份申请上花5分钟,什么别的公务都不干,也需要花将近一个月才看得完这么多申请!众所周知,申请是有时间限制的,他在这个报告里坦诚地说,如此大的工作量,让他不得不根据申请人的本科学校进行快速的筛选,名校的毕业生出线的机会大得多。可怜学生花了多少心血来准备的申请书,事实就是人家根本没有时间读。据此推断,如果这些招生的职员已经熟悉了中国的名校,中国学生在系里表现良好,很有可能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入读。
另外,如果系里中国老师比较多,也会吸引大量中国学生去申请他们的研究生。这些老师也可能通过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建立和中国大学相关专业的合作关系,让他们帮忙招收理想的研究生。哥大统计系30位全职老师里,有8位华裔,比例的确远远高于其他专业。
不仅是在哥大,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等名校的统计系都挤满了中国人。不可忽视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情况稍微特殊。作为常春藤系列的私立名校,进入哥大的竞争激烈,导致硕士阶段不颁发奖学金的情况普遍(他们不需要用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而且哥大位于纽约市,吃住昂贵,要自掏腰包去读个花费高达近10万美元的硕士,这些学生除非出身富贵,否则必然要找个容易就业的专业,才能收回巨额投资。
纽约市最大的产业是什么呢?金融业!金融离不开统计学,名校招牌加上当地的人脉资源,进入日进斗金的华尔街并非难事。其他各行各业都需要统计师,据美国劳工部预测,这个趋势至少要持续到2016年。到美国留学的不少中国人希望在美国就业,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让背井离乡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不过有美国的工作经验还是有竞争力的。所以,从超级实用的择业理念出发,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哥大统计系中国学生如此众多。同时,硕士毕业率比博士高得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要少一半都不止,所以哥大统计系博士生里中国人比例就小得多了,只有30%。另外也有人指出,网上那张图片显示的是“Master of Arts in Statistics”,相比Master of Science(哥大的精算硕士)的课程要少6个学分,学时较短,可纸面上都是硕士,多数人都不明白M.A.和M.S.的区别。说明出于实际的考量,我们的留学生普遍选择读短平快的硕士。而出于学术的考量,哥大统计系对博士入学卡得紧。
人人都该学点统计
工业革命后,美国人越来越热爱数字,认定数字代表着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行行都需要人才分析大量数据,指导政策的制定、企业发展的方向等,比如所有的大学都设“学院发展办公室”(Office of Institutional Advancement),主要职能除了寻求校友捐款外,也必须用统计学的原理预测招生、毕业等趋势,为学校领导做每年的预算提供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平时生活中,市场调查、购买保险、天气预报、体育比赛甚至政治辩论中都经常会用到抽样、概率、误差、显著性差异等统计学术语。美国的政治家们尤其喜欢引用统计数据,显示他们接地气,并非信口开河。不过,学过统计学的人都知道,相同的数据可以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结论就可能完全不同。数字也会“撒谎”,正所谓一杯半满的水能解释为半空。如果不仔细分析数据,很容易被忽悠。当然理性的统计学知识能提高人们的辩证分析能力。
所以《纽约时报》称人人都应该学一点统计学,不仅统计学得好不愁就业,更会帮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做出更明智的生活判断。《华尔街日报》也称,目前最好的工作依次为数学家、统计师和精算师,无一不和数字紧密相关。但讽刺的是,美国人虽爱数学,但又不爱学数学,数学学得好的人被称为nerd,社交上受人排斥,不受欢迎,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说的就是这么一群聪明的书呆子。真正能体悟数学的精妙的人少之又少,美国年轻人喜欢跟着兴趣走,抛弃了看似枯燥的数学。相反,研究发现,汉语形容数字比英语简单得多,比如11就是十一,而不是和ten与one都毫无关系的eleven,所以容易记。许多中国家长也说,用九九乘法口诀来学数学,事半功倍。英语中没有这样的捷径,所以有人得出汉语为母语的人数学必然比英语母语的人学得好的结论。
以笔者为例,在读博时也上过一年的统计课。课程由一位韩裔老师教授(大学里数学系里东亚、东欧老师比例都奇高),班上有三位中国女生,剩下的大多是美国人。我向来怵数学,不过美国做任何科研都要涉及到定性研究方法,必须要懂一定的统计知识,否则连文献都读不懂,要搜集什么研究数据都毫无头绪,我才硬着头皮选了这门课。可是我发现,自己学得比其他大多数美国学生都要好,虽然一周要学厚厚的一个章节的课本,作业又多又难,但是基本上能够靠自己完成,最后也拿到A。另一个中国女同学更精明,读博的同时还兼修了统计学硕士,不仅对博士研究大有益处,而且为就业多开了一条路。
再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美国读书,最大的难关是语言。相比需要大量英语阅读和写作的社会科学专业,统计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容易学好。统计学里公式多,只要能用准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较为容易用英语解释,也能清楚得出对错,上课不需要反复讨论。中国学生最擅长勤能补拙,考试再不会,多做题也就会了。英语不成问题的印度学生多选择读医学或者工程,反倒很少学统计,就是明证。
著名的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早在60年前就预测,统计学知识最终会变得和读写一样,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统计学硕士这个学位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都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不过,还是得有兴趣去从事这个工作,才能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不是仅仅为了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