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仙凡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ICU 湖南株洲 412002)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护理临床观察
陈仙凡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ICU 湖南株洲 41200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起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62.76±9.63)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关节僵硬2例,中枢性高热3例,继发感染1例,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起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护理
颅脑损伤指的是由于暴力导致头颅的损伤,包括了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以及脑损伤三分部的受损,一般是交通事故、工伤以及外力印发,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可高达70%,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一旦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1]。我院采用术后早期护理模式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外伤病史,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除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存在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7.29±4.1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7.75± 4.2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案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头高脚低位,建立深静脉通道补液,同时每日进行口腔护理,每隔2h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感染发生。
观察组:给予患者术后早期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方法:首先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护士要主动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抚触、语言给予患者安慰,当患者清醒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满足患者要求,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其次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后即开始认知训练,护士要呼唤患者名字,告诉患者护理和治疗目的,指导家属对患者讲述熟悉的事情,播放音乐刺激患者大脑促进苏醒;给予患者皮肤刺激,使用柔软毛刷刷动患者皮肤,由远至近,3次/d,每次5min,每晚给予患者全是温水擦浴和按摩;失语患者采用手势、书写等和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讲话,可从简单发音开始练习;早期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减轻对患侧肢体压迫,由近心端向远端活动关节3-4次,每个部位重复10次,先轻后重,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第三开展早期消化道护理,昏迷患者给予鼻饲管补充能量,给予易消化流质食物,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每隔4h注入一次,注意保持食物的温度,减轻对患者消化道刺激。第四加强口腔和眼部护理,每日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洗,保证口腔清洁,眼无法完全闭合患者使用红霉素眼膏涂抹,必要时使用凡士林纱布遮盖眼部保护眼角膜。
1.3 观察指标
记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变化。记录术后两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关节僵硬、中枢性高热、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变化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变化[珋±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变化[珋±s]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t=7.1305、10.8532,▲P=0.0000、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5 10.51±2.19 62.76±9.63★▲对照组45 10.47±2.24 45.82±4.1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由于头部受到外力大小、速度和方向不同可以造成头皮、颅骨以及脑部结构的损伤,一旦损伤的部位在大脑皮质运动区域或者运动传导通路均可能导致患者瘫痪,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2-3]。传统的护理模式仅是单纯的被动的执行医嘱,而一旦护理不仔细或者急救不及时容易延误诊断,错过抢救的时机,而且护士容易忽略患者的内心感受,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我院对患者开展了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护士通过主动地心理干预采用言语、手势、抚触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加强了患者的口腔护理和呼吸道护理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对患者积极地开展早起康复护理,让被破坏的大脑神经功能在运动反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促进了患者大脑功能的改善,肢体功能训练可以加速大脑组织中侧支循环建立,使得病灶周围的脑细胞发生代偿与重组,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4-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早起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术后早期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高艳敏,张小森.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感染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2):289-290.
[2]安静,王毓,韩博.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的护理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9(9):844-845.
[3]赵春玲.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4(8):271-273.
[4]熊飞.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6):25-52.
[5]董春燕.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7(9):127.
[6]韩艳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8):165-166.
R473.6
B
1009-6019(2015)01-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