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5-06-09 14:19郭丽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本院监护早产儿

郭丽霞

(乌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 内蒙古乌海 016000)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郭丽霞

(乌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 内蒙古乌海 016000)

目的:了解诱发新生儿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发生院内感染的危机重症新生儿病例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另选本院同期收治无并发院内感染的新生儿例数50例,分析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分离出菌株中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中心静脉置管、体质量、5min Apgar评分、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结论:引发危重新生患儿并发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强化监控和管理力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新生儿;院内感染;防范措施

新生儿病房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场所之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无论发病率或者致死率均相对较高,同时也是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早产儿指的是孕周不足37周便出生的胎儿,当前早产儿的存活率正在不断上升,但早产儿在出生后要在重症监护病房里面监测一段时间。为深入了解危急重症新生儿并发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本院近年来条件符合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并发院内感染的病例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无并发院内感染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例数50例,设为对照组。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63例;早产儿Apgar评分均在8-10分之间;胎龄均在30-37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3.2±2.1)周。顺产58例,剖宫产42例;住院时间为1-65天。

1.2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调查内容后设计调查表格,对早产儿围生期病史、体征、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菌分布、肠外营养和抗菌药物使用等进行收集并记录。

1.3 感染判断标准

主要以下列内容为判断依据:有明确的肺炎或者其他部位发生感染临床症状;血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出现体温波动、呼吸暂停、反应差、皮肤发花等感染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WBC低于6×109/L,T超过0.16,Plt低于100×109/L[1]。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新生儿的收集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感染疾病分布

有21例患儿为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患儿7例,皮肤黏膜感染患儿6例,胃肠道感染患儿2例,其他感染患儿14例。

2.2 病原菌分布情况

分离出菌株共有69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有43株;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有15株,其余真菌11株。

2.3 危险因素分析

2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中心静脉置管、体质量、5min Apgar评分、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两组新生儿各项因素分析,详情请见表1。

表1 新生儿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3.讨论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发现导致医院新生危重症患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中心静脉置管、体质量、5min Apgar评分、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Apgar评分较低患儿出现窒息缺氧概率较高,免疫系统功能容易受损;出生体重偏低的患儿其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不健全,出现感染概率较高;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和机械通气等都属于有床操作,也会提高院内感染概率。针对本次研究结果,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如下:

3.1 管理措施

具体如下:(1)规范手卫生管理。在进入重症监护房前需要擦手或者穿上防护服,避免外部细菌进入病房。但有学者[2]认为危重症新生儿自身就属于各种潜在病原菌集合体,病菌通过工作人员的手或者仪器发生传播,因此手卫生管理非常重要,在完成相关操作后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2)预防感染。让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自身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对院内感染的危机意识,新医生在岗前培训时应该说明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对护理用具需要认真检查,而吸痰管和呼吸机管道等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3)环境控制。病房内保证空气流通,床距之间不得低于90厘米,定期清洁空调滤网。让家长了解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并争取让他们配合工作。注意空气消毒和拖地工作;(4)强化新生儿管理。注意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发放宣传册、电话沟通、媒体制作播放等,新生儿探视方法可采取视频探视方法,向患儿家长耐心介绍关于医院交叉感染的知识和预防措施,限制入室探视的频率。另一方面要改善患儿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和环境清洁,定时消毒和开窗通风,对空气和物体表面等位置进行定时微生物监测。

3.2 小结

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本身免疫力不强且侵入操作是治疗重要手段,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较高。引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患儿并发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强化监控和管理力度,对于可能引发出现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所重视,通过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1]陈秀丽.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2,11(30):135-136.

[2]沈红五,丁敏,顾冬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3,16(08):148-149.

R715.8

B

1009-6019(2015)01-0158-02

猜你喜欢
本院监护早产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