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清
(宜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经济开放、市场化与入境旅游发展——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贺建清
(宜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随着经济开放步伐的加快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争创外汇收入的主渠道和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经济开放、市场化、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经济开放对入境旅游业发展具有持续稳定的正向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特征,即某地区的经济开放并非独立,必然与邻近地区发生一定的联系,表现出地理上的相关性和溢出特征;尽管市场化对入境旅游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开放水平间接影响入境旅游的发展。
入境旅游;经济开放;市场化;空间滞后模型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甚至有些地区把发展旅游作为脱贫致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入境旅游在旅游业中居于重要地位,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争创外汇收入的主渠道和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繁荣,国内学者也掀起了入境旅游的研究热潮。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关注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的文献较为丰富。庞丽、王铮和刘清春在考虑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就各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王良健等通过异质面板协整检验,发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发展与全国及所有省市的经济增长均有相互促进作用。此外,研究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文献也相当丰富。甘永萍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区域单元进行研究,发现导致入境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服务设施、区位及交通。黄爱莲利用引力模型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赵东喜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外部冲击的角度探究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因素,如朱明芳和刘思敏分析了SARS的影响;王铮等考察和诠释了历次重大事件对入境旅游的冲击。
上述关于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入境旅游发展因素的研究,侧重于入境旅游市场内部分析的文献较多,而从市场外部探究入境旅游发展的文献较少。中国经济发展已实现了两个转变:由封闭转向开放,由计划转向市场。因此,结合中国经济制度特征,将经济开放水平与市场化程度纳入入境旅游发展的分析框架,显得特别重要。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当匮乏,韩亚芬、孙根年和李琦以山东和陕西为例,利用1991至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经济开放度对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发现入境旅游会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获得同步增长;刘玉萍和郭郡郡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入境旅游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得出了入境旅游与对外贸易出口、工业产品出口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商务旅游与对外贸易进口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结论;赵东喜研究发现,国际旅游收入受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其自身及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受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的影响时滞较长。这些研究侧重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且没有将经济开放、市场化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入境旅游发展、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空间自相关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就经济开放与市场化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于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和速度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本文同时采用这两种指标,构建两个双对数模型如下:
其中,TR表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TP表示入境旅游人数。
IN表示经济开放程度,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GDP)是最常见的测定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此外,也有学者用进出口总额与利用外资总额之和占GDP的比重来度量。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部分省市利用外资的数据不完整,所以本文用贸易依存度表示经济开放程度。
市场化水平(MA),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和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重是衡量市场化水平常见的两种指标,考虑到每个劳动力匹配的资本数量的差异,本文采用前者作为衡量市场化水平的指标。
本文关于全国31个省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进出口贸易总额、GDP、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总固定资产投资额、各年度美元汇率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1)》。
(一)空间相关性分析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空间自相关的方法是Moran's I指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Moran's I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Moran's I≤1。该指数值越大表示空间集聚分布特征越明显。我们借助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1998—201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市场化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Moran's I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除2006年、2007年和2010年市场化的Moran's I指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年份各变量的Moran's I指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市场化四个变量在空间随机分布的假设被拒绝,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考察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局部地区空间集聚特征,我们使用Moran's I指数散点图和LISA地图来进行分析。限于篇幅本文仅给出2010年的检验结果(见图1和表2)
表1 我国国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市场化的Moran's I指数
图1 201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Moran's I指数散点图
表2 201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视角还是从入境旅游人数视角来看,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辽宁、上海、广西等16个省市自治区位于第一象限(H-H),表明这些省市都是入境旅游业发展程度高的省市被入境旅游业发展程度高的省市所包围;位于第三象限的河北、甘肃、青海等7个省、自治区都是入境旅游业发展程度较低的省市相对趋于与入境旅游业发展程度较低的省市相邻;内蒙古、云南、陕西3个省和自治区位于高—低集群区;吉林、江西、海南、贵州4个省位于低—高集群区。
(二)空间模型估计
1.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由于经济变量存在空间自相关以及入境旅游业发展具有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传统的线性模型回归会存在系统参数的估计偏差。因此,我们采用空间计量估计方法,根据Anselin的建议,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中的参数。
空间滞后模型SLM主要研究变量在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扩散现象,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X代表自变量向量,ε为向量误差项,ρ为空间自回归系数,度量了某省域地理上经济发展的区域集聚效应,Wy是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误差模型SEM主要通过空间误差干扰项度量相邻省域间自变量误差变化对本地观测值的影响程度,具体的形式如下:
其中,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λ为n×1阶的截面因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SLM和SEM的选择,我们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滞后检验(LMLAG)、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滞后检验(R-LMLAG)和拉格朗日乘数—误差检验(LMERR)、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误差检验(R-LMLAG)进行判断。
2.估计结果分析
表3同时给出了2009年和201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三种估计结果。2009年和2010年的Moran's I分别在10%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经典线性回归的空间依赖性很强。与此同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拉格朗日乘数—滞后检验和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滞后检验都通过了,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误差检验没通过,这表明选择空间滞后模型更为合适。估计结果显示,SLM模型的各种检验值均优于OLS和SEM,拟合优度Adj-R大幅提高、施瓦茨信息值和赤池信息值相对变小,空间滞后系数P大于空间误差系数λ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说明模型选择的正确性。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市场化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不能确定,2009年为正面影响,而2010年产生负面效应。2009年和2010年空间滞后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分别为0.365977和0.456781,且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这表明本省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对相邻省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拥有相邻省份越多的省市从本省和相邻省份经济开放中获得的正外部性越强,这意味着经济开放对入境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特征。
表3 2010和2009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估计结果
利用SLM模型对1998—2008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关系进行估计,结果见表4。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开放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回归系数在0.82~1.05之间,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而市场化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没有显著影响(1998年除外)。
2010年和2009年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估计结果见表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oran's I分别为0.149162和0.345552,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模型空间依赖性很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拉格朗日乘数—滞后检验和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滞后检验都通过了,但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误差检验没通过,说明应选择空间滞后模型。比较三种模型的估计结果,SLM模型的各种检验值均优于OLS和SEM模型,空间滞后系数P大于空间误差系数λ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于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对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不能确定,2009年为正向作用,而2010年产生负面效应。2009年和2010年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933和0.449904,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表明本省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对相邻省份的促进作用,拥有相邻省份越多的省市从本省和相邻省份经济开放中获得的正外部性越强,即经济开放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正向作用具有空间溢出特征。
表4 1998—2008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估计结果
表5 2010和2009年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估计结果
同样,利用SLM模型对1998—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关系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开放对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回归系数在0.58~0.82之间,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而市场化对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1998年和2008年除外)。
表6 1998—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估计结果
通过计算Moran's I指数,发现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无论是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还是从入境旅游人数的角度来看)、经济开放、市场化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并且我国入境旅游业的空间自相关性在不断增强,Moran's I指数逐渐变大;Moran's I散点图和LISA地图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是入境旅游业发展的“高—高”集聚区,“低—低”集聚的省域出现在西部地区(甘肃、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
通过两个拉格朗日乘数检验以及对OLS、SLM、SEM三种模型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经济开放与市场化的回归估计最适合的模型是空间滞后模型。从估计结果来看,1998年至2010年经济开放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和入境旅游人数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回归系数分别在0.82~1.05和0.58~0.82之间波动,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这种正面效应是持续稳定的。但市场化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和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1998年、2009年和2010年除外)。
经济开放对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外溢特征,即某地区的经济开放并非独立,必然与邻近地区发生一定的联系,表现出地理上的相关性和溢出特征。因此,我们在加大经济开放力度、发展入境旅游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经济强省、旅游强省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经济开放水平提高对入境旅游业发展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直接途径,即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各省市同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交流在不断地加强,而经贸文化交流推动了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认识,基于商务或文化交流目的来中国入境旅游的人数随之增多。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扫除了中国与东盟各国间人员来往的障碍,使各国之间人员流动变得更加方便,再加上中国和东盟各国间旅游产品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在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和东盟各国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给周边地区带来的旅游辐射效应是很明显的。据统计,在上海世博会的7300万客流中,有35%左右继续在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游览。二是间接途径,即经济开放度,特别是出口依存度的提高,对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长期发展及经济的稳定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建设,从而加快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步伐。鉴于经济开放对入境旅游的正向影响,我国各省市要充分利用对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平台宣传本地旅游形象、加大旅游产品的海外营销,全方位、立体式推动入境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尽管市场化水平对入境旅游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开放程度间接影响入境旅游的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壁垒和障碍逐渐消除,这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输出商品、资本、劳务和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升了经济开放度,促进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对于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化通过提高经济开放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
[责任编辑 王治国 责任校对 王景周]
F590
A
1000-5072(2015)10-0153-08
2013-12-10
贺建清(1973—),男,湖南攸县人,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稳定约束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研究》(批准号:11CJL018);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西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13YJQ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