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2015年3月5日,86版《西游记》弥勒佛的扮演者铁牛去世,享年93岁。《西游记》总导演兼制片人杨洁如今也是86岁高龄的老人了。回忆起拍摄《西游记》的那段艰苦岁月以及她与《西游记》摄像师王崇秋相恋的往事,被誉为“中国第一女导演”的杨洁无怨无悔。
嫁给比自己小14岁的摄像师
杨洁,1929年出生于湖北麻城。她从小就喜欢看电影,还在《华西日报》上发表过小说《禁闭室的女性》和《他有什么罪》。1958年,杨洁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到中央电视台。3年后,她专门负责电视戏曲节目。她执导的京剧《香罗帕》,曾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电视文艺节目。
鲜为人知的是,杨洁比丈夫王崇秋大14岁。在那个年代,姐弟恋堪称“惊世骇俗”。当年,年近40岁的杨洁与刚从部队转业到台里工作的麻城同乡王崇秋相识后,时常对这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感到意外:她的观点,他能理解;她的牢骚,他有同感;她感到恐惧时,他来相伴;加上工作上的默契,他们越走越近。1969年,杨洁与王崇秋结婚。他们的结合甚至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少人对他们的婚姻持怀疑态度,认为不会维持太久。哪料,他们一牵手,竟牵了近50年。
1981年11月,中央电视台时任副台长洪民生问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尽管感到非常意外,但杨洁还是接下了这项任务。当时,日本已经拍出了《西游记》。当领导说“只要比日本拍得好就行了”时,杨洁逗趣说:“领导,你的要求也太低了!”
当时,电视剧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特技应用更是一片空白。杨洁既没听说过三维动画,也没见过“威亚”,甚至连可参考的特技含量高的外国影片都看不到。她说:“接受这项任务时我感到最难的就是特技,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杨洁决定在“游”字上大做文章。她想通过“游”,把中国的名山大川、佛刹道观等景点在《西游记》电视剧里推介出去,同时,以景托情,加强它的审美价值,借此弥补特技短板,避短扬长。
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省。当时,国内旅游业很不发达,九华山、张家界等名胜景点尚未开发,山路奇险无比。她带着剧组上山后常无处住宿、无处吃饭,吃尽了苦头。实地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有一次,杨洁也差点儿从悬崖上跌下去。
那时,他们采用的特技手段实在“土得掉渣”。如“妖道和孙悟空对打”这场戏,他们要在地上打、半空中打,需要用到特技,却无法实现。杨洁只好到野外选择一块大的空地,从江苏体工大队借了几位跳水运动员和一张10米大的蹦床,两位运动员穿上孙悟空和妖道的衣服,在蹦床上表演腾空而起、兵器接触的动作,摄像师仰拍,背后衬着蓝天……
一台摄像机打造“神剧”
拍《西游记》时,王崇秋任摄像师。当时的拍摄条件特别简陋和艰苦,一台笨重的摄像机、一台死沉死沉的录像机、几把梯子、一捆绳子,可以说是《西游记》摄像组的全部家当。王崇秋是一个爱钻研、会想办法、为了艺术可以舍弃生命的人。
在青城山拍“人参果”那场戏时,王崇秋利用房顶和大树设计了一个滑轮,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俯拍镜头。在张家界拍“唐僧念紧箍咒”这场戏时,他让助理用梯子把自己扛在孙悟空头顶不停地转圈,以此拍出孙悟空头疼眩晕的感觉。在武夷山,因为没有平推轨道,他扛着摄像机坐在自行车上,由助理推着自行车,拍下了孙悟空和唐僧边走边说话的镜头。
当时,剧组只有一台摄像机,而且没有长焦镜头,要变焦拍摄时,摄制组的人就得跑着拍摄。在云南石林拍摄“智激美猴王”那一集里公主骑马追兔子的戏时,剧务买了两只兔子。开拍时,剧务在野地里把兔子一放开,兔子就一溜烟地逃走了。摄像师王崇秋扛着摄像机追着兔子跑,两位技术员抬着录像机跟着摄像机跑,摄像助理抱着监视器跟着摄像机跑,杨洁则跟着监视器跑,十来个人拉成了一长串,就为了拍一个追兔子的镜头。最后,兔子不见了,大家都累得瘫倒在地上……
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西游记》剧组比比皆是,几乎没有人懂特技该怎么做,所有的困难只能用“土办法”解决。他们不会吊威亚,就自拉钢丝制作“过江龙”;无法用机器实现人物的放大、缩小,就利用视觉的错觉原理一寸寸地抠像……现在看来过时的特效,当时可让无数观众大呼过瘾。
因为经费少、安全措施不到位,有一次,王崇秋抱着摄像机躺在地上,拍摄沙僧举着禅杖飞过来的仰视镜头。结果,钢丝断裂,饰演沙僧、170多斤重的演员闫怀礼连同禅杖一起落了下来,一下子把他砸晕了。
更严重的是,王崇秋还因拍片患上了白癜风。当时,剧组来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拍摄万马奔腾的场面。为了拍好这个画面,王崇秋一动不动地握着镜头,怕有闪失。这时,一只有毒的马蝇叮在他手上,虽然很疼,但他始终没有动。拍好后,他手上被马蝇叮过的地方肿了一个大包,后来感染化脓,慢慢地变白了,并从手臂开始扩散……就这样,王崇秋用汗水和智慧,为《西游记》拍摄了1万多个精彩镜头。
《西游记》拍完3集后在央视试播,杨洁意外地遭到各种质疑。有人说:“国家不该拿这么多的钱让她去游山玩水!怎么还跑到泰国、印度去拍了,国内没玩儿够?”有人说:“没有把《西游记》停拍,是最不明智的决定。”这些声音还真的让中央派了个调查组跟随摄制组进行调查。结果,三位调查人员跟剧组同吃同住不到一周,就吃不消了,面包常常是霉的,临时入住寺庙还闹鼠灾。尽管调查结果是“没有发现乱花钱、剧组很苦”,但是,此后没多久,台里就决定停拍《西游记》,说是15集已经花掉了300万元,预算用光了,不再继续投钱给剧组了。
杨洁愤然提出自己找钱继续拍摄。可那时,影视作品还没有商业化,虽然整个剧组的人都在努力,但都没有找到钱。演员们甚至想到了募捐。后来,剧组几经“化缘”,终遇原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慷慨解囊,借给他们300万元,拍摄才得以继续。遗憾的是,这300万元并没能支撑《西游记》拍完。因为物价上涨,除了剧组人员的片酬仍然是每集每人最高90元、最低30元,没有涨,其他消费都在增加。原定30集的《西游记》,杨洁只得忍痛砍掉了5集。endprint
一部长度仅为25集的电视剧《西游记》,从1982年7月在扬州开拍到完整播出,用了整整6年时间。有一次杨洁去日本参观时,央视领导还批评说:“你看人家日本人拍得多快!”杨洁回应说:“要像他们一样有五六台摄像机,我拍得比他们还快!”后来,日本NHK电视台的导演问杨洁:“你们的《西游记》角度变化那么多,用了几台摄像机?”杨洁重复回答了三遍“一台”,日本同行依然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2000年,《西游记》续集再次由杨洁操刀开拍。
对绝大多数“70后”“80后”来说,杨洁版《西游记》让他们刻骨铭心,当年万人空巷看《西游记》的场景已成为数代人共同的记忆。尽管之后不断有《西游记》翻拍出炉,但没有一部能逾越杨洁这部86版的经典之作。它是唯一一部两次获得金鹰奖的电视剧。
退隐后的幸福生活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并不能像现在一样,让导演一炮走红,迅速名利双收。《西游记》之后,杨洁还执导过《司马迁》《西施》《朱元璋》等不少电视剧。每一部都面临经费问题,她手里总是紧巴巴的。都说大导演大手笔,杨洁可从没享受过这待遇。
现在,杨洁和王崇秋这对工作上的好搭档、生活上的好伴侣,居住在北京南郊大兴一个很普通的居民区里。两位老人过着安静闲适的退休生活。拍戏那些年曾经门庭若市的家,现在除了儿女,偶尔只有些许密友往来联络。
杨洁家的客厅里有一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内容是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她和王崇秋形容他们现在就过着这诗句中一样的生活。平日里,杨洁和王崇秋会把很多以前保存的录像材料和照片编辑制作成一个个电视专题片,有回忆当年拍摄历程的,也有记录出门旅行的。摄像机是王崇秋熟悉的工具,编剪节目是两人的强项,他们一起把视频编好、配上音乐、加上字幕和解说,其乐无穷。
2004年,杨洁突患严重的心脏病,一度因急性病毒感染而几天昏迷不醒,医院连发几次病危通知书。当时,儿女都不在身边,只有王崇秋一人跑前忙后。因为杨洁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时已经61岁的王崇秋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医院规定夜晚不准病人家属陪床,在杨洁病情最严重的那天晚上,王崇秋无法进入医院的重病区,他便独自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坐了一整夜。他苦坐长夜,是怕万一她出了意外自己不在她身边……
最终,几度病危的杨洁回到了王崇秋身边。但她的心脏已经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属于“高危病人”,用医生的话说就是“病情不可逆转,保持现状就是胜利”。转眼间,11年过去了,由于王崇秋的精心照料,杨洁的身体状况竟逐渐有了少许“逆转”。
如今,王崇秋是杨洁的医生、护士、司机、保姆、秘书、厨师……多年来,他们两室一厅的小屋被王崇秋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家从来没有请过保姆或钟点工,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一切家务活儿都是王崇秋做,家里来了客人也是他忙前忙后地招待。
杨洁每天要吃的药有很多种,连她自己都记不清该吃什么药了,可王崇秋却记得清清楚楚,每次杨洁吃药时都是他把几种药按剂量搭配好递给她。每次要出门时,王崇秋都会跑到阳台上看看外边的天气和温度,然后把适合妻子外出穿的衣服找好。
近几年,夫妻俩一起参与录制过《鲁豫有约》《读书》《回声嘹亮》等电视节目。每次录节目的时候,王崇秋对妻子的体贴入微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4年后,在丈夫的鼓励下,杨洁开始写书。2012年,她写的《敢问路在何方》一书出版。接着,她又写了《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引来几家出版社争抢。最终,该书于2014年4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最令这位86岁老人难忘的是,前不久,在江苏卫视羊年春晚“西游女神三十年重聚”节目中,杨洁夫妇又和当年的一批同事相聚。他们都30多年没见面了,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更有意思的是,观众忽然发现,很多当红明星曾经都在《西游记》里玩了一把客串。如主持人周涛原来是小白龙化身的侍女,许晴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何晴就是菩萨化身要嫁给猪八戒的三姑娘,已辞世的小品演员赵丽蓉扮演了车迟国王后,而演员李成儒当时还只是场记。就连奥运跳水冠军熊倪也在剧中演了只水帘洞里乱蹦的小猴子,他客串完后还认真地写了封信给剧组,想退出跳水队做演员。当然,他最终没能如愿,否则,今天就少了一位奥运冠军。
如今,“中国第一女导演”杨洁与王崇秋已携手走过近50年的人生风雨路。他们的感情如陈年老酒,是那样的香醇、厚重!endprint